兩千多年以前,我國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包含深刻戰略思想的兵學圣典,在今天還深刻的影響著世界。而對于礦山、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以及相應的鐵合金、耐火材料、工程設計、建筑施工、科學研究等這一完善的鋼鐵工業體系在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經營環境下,為取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仍可吸納其深刻戰略思想。
世界鋼鐵指南中對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是從產品競爭力、成本競爭力、潛在競爭力等3大類指標來評價。針對國內鋼鐵業,只有合理的危機競爭戰略才能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筆者從以下方面來解析中國鋼鐵業成長戰略: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鑒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戰略:
◆世界鋼鐵生產能力過剩,生產重心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世界鋼鐵生產布局也相應地發生了重大變化,鋼鐵生產重心逐步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950年所有發展中國家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比重僅為2%,然而到2007年僅中國的鋼產量就占36.4%,西方發達國家的份額大大減少。
◆國際鋼材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競爭焦點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
在世界鋼材貿易結構中,板管材占貿易總量的70%左右,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鋼材出口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出口鋼材中,板管比達70%以上。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球板帶材產能仍將大于需求,冷軋板、不銹鋼板、鍍鋅板等設備的開工率只有70%左右,貿易價格波動大的狀況不會在短期內緩解,市場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鋼鐵產業與高新技術融合加深,技術創新步伐加快。
世界鋼鐵工業出現了兩輪大規模的技術創新高潮,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期間內,大致形成了三代煉鋼技術。技術創新活動大大提高了鋼材的產量和質量,推動了先進產鋼國從噸位擴張到結構優化的戰略轉移。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積極參與這兩次大的技術創新,使他們不僅成為世界產鋼大國,同時也使他們在世界鋼鐵市場上贏得了競爭優勢,成為了世界鋼鐵強國。
2、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又稱作低成本戰略。近年來,全球鋼材消費量的旺盛增長,刺激了鐵礦石、焦炭、能源和物流費用的大幅揚升,造成了在2008年金融風暴到來時,我國鋼企最大的困難不是鋼材價格的下跌,而是大量高成本庫存的消化。所以,四季度的全行業虧損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能夠有效控制上游行業的成本,企業的壓力將會減小很多。而對原材料控制主要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自身擁有鐵礦石、煤炭資源,可獲得比市場價格低的原材料;二是能夠通過長期協議鎖定原材料價格,可保持成本的穩定和可控;三是由于地理位置或交通便利可獲得低于市場均價的鐵礦石、煤炭等。
3、加強行業協調指導促進兼并重組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張曉剛談到:中國鋼鐵產業做到了世界第一,但卻沒有話語權。跟人家議價,對手在全世界只有三家,集中度非常高,結果導致每年人家要漲多少,你就得漲多少,你都得接受。日本和韓國只有兩三個鋼廠。如果中國有10個大型鋼鐵企業承擔80%的鋼材生產量,那也足夠了。而現在中國的鋼廠有1000多家。
實際上,國內鋼鐵行業的重組兼并早在上世紀末就已風生水起,1997年邯鋼兼并舞鋼,1998年寶鋼重組上海冶金(即上鋼)和梅鋼。然而此后卻一度停滯不前,直到2005年才又漸入佳境。政府在不同場合都表明了支持和鼓勵鋼鐵企業戰略重組的立場,企業層面的實質性重組逐漸升溫,2006年唐鋼、宣鋼和承鋼合并成立新唐鋼集團,2007年寶鋼收購八一鋼鐵,2008年濟鋼和萊鋼合并組建山東鋼鐵集團,唐鋼、邯鋼牽頭組建的河北鋼鐵集團,廣西與武鋼開展的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廣東與寶鋼開展的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種種跡象表明國內鋼鐵業的整合重組已進入全面加速期。
國內鋼鐵業重組并購最大的特色在于行業協會協調,政府有關部門推動。具體形式主要包括三種:政府資產無償劃撥、并購方增資入股、合作新項目。
觀察國內鋼鐵業的重組并購不難發現:
◆在重組對象的選擇上,市場與資源已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擁有豐富鐵礦石資源或在區域市場獨領風騷的鋼企絕對是各大巨頭爭搶的目標。
◆秉承國際鋼鐵業從區域內重組向全球化重組過渡的發展思路,國內鋼鐵業跨省市、跨地區的兼并整合正悄然提速;
◆早期的以鞍本集團為代表的松散型聯合將逐漸被資本和產權層面的實質性重組所替代。
筆者認為,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對企業并購重組應給予大力支持,要幫助重組企業理清復雜的管轄關系、所有制、稅收問題。要考慮到地區和地區之間合理的利益要求,要考慮到人員就業及合理的收入。雖然中國鋼鐵企業整體陷入經營寒冬,不過對一直沒能順利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鋼鐵業來說,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迅速蔓延,或是加速行業整合的好時機。希望國家在鋼鐵行業兼并重組中,再出臺一些有力的措施加快推進產業集中度的提升。
4、堅持鋼材“精品戰略”
我國鋼鐵企業前期粗放的發展模式,導致企業研發能力普遍不足、技術水平較低。所以我國要堅持“精品戰略”,通過技術創新確保汽車板、電工鋼、鋼簾線、不銹鋼、鍍錫板等精品鋼材的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減少精品鋼材的進口。
由上個世紀90年代鋼鐵行業推廣“節能降耗”,轉而到世紀之交的“清潔生產”,直到目前發展“循環經濟”,鋼鐵行業才真正找到了與社會和諧生產的新的降低成本方式。循環經濟與前兩個過程不同在于它不僅產生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更重要的是產生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工序:
◆燒結工序:采用原料層燒結和燒結尾礦余熱回收技術,提高生鐵產量,降低能耗。
◆焦化工序:采用干熄焦(CDQ)技術,即采用惰性氣體與紅熱的焦炭在息焦爐內進行熱交換,將惰性氣體的熱能轉換為蒸汽,蒸汽再去發電,既節能又利于環保,還能提高焦炭質量。
◆煉鐵工序:采用高爐精料技術,提高產量,降低焦化;高爐爐頂煤氣壓差技術(TRT),降低煉鐵工序能耗;熱風爐煙氣余熱回收技術,富氧高風溫大噴煤量技術、噴吹塑料等廢棄物技術,節能降耗,還有利于環保。用煤作還原材料進行粉礦還原的還原鐵制造法,替代現行的高爐還原鐵制造法,可節省設備費用30%,并可獲得金屬化率接近100%的高質量還原鐵。
◆煉鋼工序:采用轉爐頂底復合吹煉技術,提高鋼水質量、金屬收得率和轉爐爐齡;轉爐煤氣回收利用技術,可實現負能煉鋼。
◆軋鋼工序:使用高效蓄熱式加熱爐技術、連鑄爐熱送熱裝和直接軋制技術、酸洗冷軋聯合生產技術、鋼材在線熱處理技術,都可提高產品質量和成材率,又可實現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