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威寧縣東風鎮,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在利益的驅使下,該鎮非法采煤窩點泛濫,最多時達1000多座,僅拱橋村就有300余座。
東風鎮的村民介紹,他們在地上挖一個坑,很快就能采到煤,從他們的祖輩至今,都是這樣生產和生活。面對資源保護、安全生產、村民生存等的問題糾葛,東風鎮該走怎樣一條發展之路?記者趕赴當地進行了調查……
到處都是“炸藥廣告”
從水城縣進入威寧縣東風鎮的馬姚公路,處在100多公里長的煤礦和鉬礦的礦產帶上,其中有水城縣的大灣鎮和威寧縣的猴場、二塘和東風等鄉鎮。
在馬姚公路9公里處,記者目睹一堵宣傳土地政策的墻上,用黑油漆寫著“炸藥 139*****”的聯系電話。一路上,在猴場、二塘鎮等地都可看到這樣的聯系電話。記者按照其中的一個號碼撥過去,一名自稱姓楊的男子說,他的炸藥火力猛,絕對正宗,已經銷售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前來他這里購買的都是非法采煤窩點的人。記者約他見面詳談時,男子稱,3月19日威寧縣東風鎮出了一起瓦斯燃燒事故,當地在取締“黑煤礦”,他這個原料供應商不敢露頭,并要記者兩個月后再聯系。
在二塘鎮,一位叫李成鋼的“摩的”司機告訴記者,3月19日以前,他可以帶人買到“黑煤礦”出產的煤。李介紹,“紅煤礦”(指有證礦)出產的煤700元/ 噸,“黑煤礦”出產的煤只要300元/噸,但必須用當地的煤車進行運輸,有人專門進行“黑煤”的收購,但是一車“黑煤”要付200元的費用。“這在猴場、二塘和東風等鄉鎮都是‘黑煤’交易的潛規則。”聽到有人要買“黑煤”,很快有幾名村民圍著記者,愿意提供出周邊鄉鎮“黑煤”的相關線索。“但是現在政府在打擊,要隔一段時間才能采煤。”村民們按照以往打擊非法采煤窩點的“死而復燃”的經驗猜測。
省安監局黨組書記李尚寬介紹,威寧縣的二塘、猴場、爐山、新發、迤那、龍場、石門、哲覺等鄉鎮非法開采亦十分嚴重。“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未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取締、關閉,非法開采處于無政府狀態。‘3·19’事故后,威寧縣石門鄉、哲覺鎮又相繼發生兩起非法采煤窩點事故。”
隨便挖個坑,就能采煤”
威寧縣東風鎮,是這次整治非法采煤窩點的重點,該鎮拱橋村更是重中之重。據省安監局調查,東風鎮有非法采煤窩點1000余處,拱橋村就占了300余處。進入拱橋村的道路泥濘不堪,小車無法行駛,村民龍小軍說,這都是近年來運送“黑煤”的超載煤車所致。
記者步行兩個多小時后,進入村內,在一戶村民家的房屋旁看見一個僅能容一人佝僂著腰進出的小洞。村民陳某說,這就是他家開采的“黑煤礦”,類似的“黑煤礦 ”在許多村民家都有。陳介紹,他們村祖上幾代人都是在房前屋后采煤,用作自己的生產生活用煤,此況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我們這里的煤層埋藏淺、煤質好,只要在地上挖一個坑,很快就能采出煤來,一個人一天采一噸煤不成問題。”陳說,這里的煤礦還有一個特點:瓦斯含量高,易引發事故。
村民們介紹,東風鎮“黑煤礦”猖獗至今,是從2002年煤價上揚開始。東風鎮政府的林主任告訴記者,該鎮近年來一度流傳著這樣的教育語言:“讀不好書,爹媽買個背篼,下井采煤致富;不想種地,借錢買輛車,運黑煤發家。”
村民劉某介紹,由于多年來“黑煤礦”私采濫挖加劇,導致地底下被村民們挖得四通八達,綿延數十公里,“猶如地下迷宮一般。”去年夏天,一名從云南來東風鎮一“黑煤礦”進行采煤的男青年,在進入礦井后,由于里面“阡陌縱橫”,男青年入礦進井后,忘記了出來的道路,在里面走了兩天一夜,才從幾十公里外的水城縣的一個煤礦走出來。“男青年被嚇壞了,回到工棚后收拾行囊,就回老家了。”村民們說,有的“黑煤礦”甚至挖通了“紅煤礦”。
杜絕黑煤窯路在何方
戴勇志,今年3月21日從威寧縣公安局副局長調任東風鎮黨委書記。“從警20多年來,我一直從事的是打擊犯罪工作,這次調任在東風鎮搞經濟建設工作,是一次轉折。”戴說。“其實,戴的任職還包含著治理和打擊‘黑煤礦’的重要意義。”鎮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4月9日,戴指揮著工作人員,已經炸毀“黑煤礦”191個,抓獲“黑煤礦”礦主21人,收繳雷管147枚,炸藥9包。
東風鎮的工作人員介紹,該鎮從2005年起,因非法采煤窩點頻發事故,5年內先后換了6任書記、鎮長。“由于在東風鎮任職,承擔的仕途風險大,好多人都不愿意來,如今,鎮黨委和縣安監局聯系,希望派安監員來開展工作,但無人愿來。”據悉,2006年5月2日20時,東風鎮一非法采煤窩點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經省安委會調查,威寧縣公安局打拐中隊中隊長馬超,在該礦以入干股的形式充當保護傘。該事故造成時任東風鎮的黨委書記、鎮長分別受到撤職、降級處分,時任威寧縣的縣長引咎辭職。
戴告訴記者,由于多年來的私采濫挖,造成東風鎮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貧瘠化嚴重,村民在地里種洋芋、包谷,收入較少。村民陳某介紹,他在“黑煤礦”打工一個月,可以賺取3000多元錢,但是在家里種地,一年的收成才有10多背篼包谷,還不如在“黑煤礦”上干一個月。“其實,真正賺錢的是‘黑煤礦’的老板。” 村民們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東風鎮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大力打擊非法采煤窩點的同時,恢復植被、畜牧、種植等東風鎮的傳統農業尚需一個過程。該鎮面積約109平方公里,有4.1萬人,屬于人多地少,加上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外出打工人員都回到家鄉,形成新的生存問題。
該鎮的工作人員認為,該鎮藏煤豐富,但是只有三個有證煤礦,難以容納眾多的青壯年勞力。“爭取政策,或是為村民創建新的煤礦,或是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從根本上幫助村民發家致富,才是杜絕‘黑煤礦’的有效辦法。”
來源:貴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