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生產過程中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多,工人勞動環境差,又由于其生產規模大、投資大、生命周期長,技術進步、裝備進步緩慢、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這種現狀。但是,焦炭作為煉鐵過程的能源和還原劑,在可預見的今后幾十年內還很難被其他能源所替代。我國鋼鐵產能已超過6 億噸,2008 年生產生鐵4.6 億噸,社會消費焦炭3 億噸,而焦炭產能超過4 億噸,整體產能利用率不到75%,鋼鐵企業焦化產能利用率在90%上下,獨立焦化企業和煤炭企業焦化產能利用率平均為60%,社會資源存在嚴重浪費,焦化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在全行業面臨長期不景氣局面面前,政府、行業協會應如何引導焦化企業發展?是否是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有利于鋼鐵企業健康發展?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利用?是否是獨立焦化、尤其是山西獨立焦化企業失去了競爭優勢?本文從站在焦化企業角度和站在社會角度,以年焦炭生產能力為100 萬噸焦化企業為例,分析兩類焦化企業(煤炭企業焦化除煤源供應上有別于獨立焦化企業外,所面臨的其他問題與獨立焦化企業基本一樣、歸入獨立焦化企業)的發展優劣勢,是否屬于謬誤?敬請同仁商榷。
一、焦爐煤氣的合理利用
每生產一噸焦炭大約產生400m3 焦爐煤氣,焦爐煤氣中含 H2 含量55—60%,CH4含量23—27%,低位熱值16.5—17.5MJ/m3,是CO2 排放量最低的優質二次能源,也是生產甲醇、H2、CH4 的優質原料。
聯合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利用煉鐵過程產生的貧煤氣加熱焦爐,一個年產100 萬噸的焦化廠可利用4 億m3 焦爐煤氣替代天然氣和電,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獨立焦化企業煉焦過程中產生的焦爐煤氣大約有45%被焦爐自身消耗了,一個100 萬噸的焦化廠年可剩余2.2 億立方米焦爐煤氣。焦爐煤氣等效熱量排放CO2 僅為天然氣的60%,應該認為深度凈化后的焦爐煤氣作為城市燃氣是優于天然氣的優質燃氣,將獨立焦化企業較集中的山西、河北、山東、內蒙剩余焦爐煤氣深度凈化后直接并入西氣東輸管線,抵減從數千公里外進口天然氣量,其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完全可與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焦爐煤氣的利用相媲美;進口天然氣口岸價已達2 元/立方米,再輸送數千里到中東部用戶,其成本價將超過3 元/立方米,一個年產100 萬噸焦炭焦化廠年剩余焦爐煤氣相當于1 億立方米天然氣,目前中西部地區焦化企業可利用剩余煤氣超過100 億立方米;將獨立焦化企業剩余焦爐煤氣用于生產甲醇與國內天燃氣制甲醇和煤制甲醇比較其生產成本、建設成本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二、干熄焦技術的應用
以先進的干熄焦工藝代替傳統的濕法熄焦工藝,從赤熱的焦炭中回收顯熱,并可提高焦炭質量,降低環境污染,節約水資源。一個年產100 萬噸焦炭的焦化廠干熄焦回收的熱量可外供電1.2 億度或蒸汽38 萬噸,凈回收熱能折38000 噸標煤,6200 萬立方米焦爐煤氣;因焦炭質量提高,使煉鐵的焦鐵比降低,生產能力提高鋼鐵企業可獲得延伸經濟效益(約12元/噸焦),或者在相同焦炭質量情況下在煉焦配煤時,可多配入一些弱粘結性煤,擴大煉焦用煤資源,降低煉焦生產成本;干法熄焦與濕法熄焦比較噸焦可降低水耗0.5 噸,年產焦炭100 萬噸焦化廠年降低水耗50 萬噸;干法熄焦與濕法熄焦比較可降低熄焦粉塵污染80%以上,年產100 萬噸焦化廠年降低粉塵可達100 噸。焦化企業采用先進的干法熄焦代替傳統的濕法熄焦利國利民,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勢在必行。
聯合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采用干法熄焦不僅有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而且可直接獲得延伸經濟效益。我國聯合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采用干法熄焦已占到產能的70%。獨立焦化企業將剩余的焦爐煤氣制甲醇與干熄焦相結合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不遜于聯合鋼鐵企業焦化廠。一是利用焦爐煤氣制甲醇的制氧站為干熄焦提供惰性氣體,焦爐煤氣制甲醇和干熄焦共建一套除鹽水處理系統,可降低干熄焦投資10%,二是干熄焦產生的高壓蒸汽直接作為甲醇生產壓縮機的動力使用,減少發電過程能源轉換損失,可以提高干熄焦經濟效益10%以上,三是干熄焦可使焦炭M40 提高3—6%,反應后強度提高4—5%、M10 降低0.3—0.8%,反應性明顯降低,因而,獨立焦化企業配煤可適當多配入瘦煤,貧煤、1/3 焦煤、氣煤,即便僅降低配煤成本1%,年產100 萬噸焦炭焦化廠年也可降低生產成本近2000 萬元。
三、煤焦運輸成本
我國焦化企業產能已達到4 億多噸、2007 年共生產3.2484 億噸,2008 年后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焦炭產量隨鋼鐵產量下降急劇下降,全年仍生產焦炭3.2359 億噸,預計2009年全年可生產焦炭3 億噸,聯合鋼鐵企業自配焦化焦炭產能1.5 億噸,山西、內蒙、河北、山東焦化企業焦炭產能分別是1.6 億噸、3000 萬噸、5000 萬噸、4500 萬噸。由于各地煉焦煤資源的差異較大,焦炭質量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只有山西煉焦煤資源品種齊全、質量較好,依靠境內煉焦煤資源能產出一級、二級及鑄造焦,而其它地區則必須依靠境外調入部分煤種才能生產出優質冶金焦。鋼鐵企業焦化廠則多建在東部沿海地區,煉焦用煤完全依靠外部調入。
噸焦耗干煤為1.28 噸,耗濕煤1.4 噸,一個100 萬噸焦化廠年需耗煉焦濕煤140 萬噸,生產出90 萬噸冶金焦。顯然聯合鋼鐵企業自產90 萬噸冶金焦與外采購90 萬噸冶金焦比較需要多占用50 萬噸運力,噸煤運輸成本按120 元計,則年需要多支付6000 萬元運輸成本,全國鋼鐵企業特別是東部鋼鐵企業自產冶金焦炭9000 萬噸要多占用社會運力5000 萬噸。鋼鐵企業焦化廠用煉焦煤的70%要在300 公里之外采購,其中還有部分要在800 公里之外采購,由于原料煤為粉狀散料,其途耗大于2.5%,100 萬噸焦化廠年煉焦耗煤140 萬噸,則途耗達3.5 萬噸,損失4500 萬元,且會對環境造成粉塵污染,最終增加7 萬多噸CO2,東部鋼鐵企業焦化廠自產9000 萬噸冶金焦,則多排放700 萬噸CO2,而冶金焦炭則是成型的散料其運輸過程中的途耗則要低的多。
獨立焦化企業多建立在內陸富煤地區,煉焦用煤的70%能在80 公里范圍內解決,其運輸成本、運輸過程的途耗則要低的多。
四、水、電、人工成本
我國鋼鐵企業多建在東部沿海地區而獨立焦化企業多建在中西部地區,水、電、人工成本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按每噸焦耗水1.5 噸,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工業用水噸水價差超過1 元,年產100 萬噸焦化廠年用水成本相差150 萬元以上;按噸焦耗電55 度,東部地區與內陸地區工業用電度價差0.16 元計算,年產100 萬噸焦化廠年用電成本相差880 萬元;年產100 萬噸焦化廠用工600—800 人,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年人工成本粗差1—2 萬元計算,則年工人成本相差在1000 萬元以上。三相合計100 萬噸焦化廠鋼鐵企業自配與獨立焦化廠比較生產成本增加2000 萬元。
五、工藝技術、裝備、生產規模差別
鋼鐵企業由于其實力雄厚,自配焦化廠建設工藝技術先進,裝備先進,規模大,工程質量高,技術開發能力強,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焦化廠全生命周期利稅收益高,獨立焦化企業多數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起家的民營企業,建設規模小,工藝不完善、裝備落后、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投資低,短期經濟效益比較好,有利于投資在短期內收回,全生命周期利稅收益則較低。
獨立焦化企業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實力已有了一定的積累加之國家焦化行業準入條件的調高,獨立焦化企業(民企)已基本淘汰了4.3 米以下焦爐和規模小于60 萬噸的焦化企業。近年新建、改擴建的焦化廠建設的焦爐爐型基本上都是5.5 米以上搗固型焦爐和6 米以上頂裝型焦爐,建設規模都在100 萬噸以上,配套建設的備煤設施、煤氣凈化利用設施,公輔設施完善,設備裝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已培養鍛煉成熟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和技工隊伍,一批年生產能力超過300 萬噸獨立焦化企業正在成型。
綜上所述,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其發展優勢是:一是產品焦炭不存在市場競爭;二是資本實力雄厚、建設焦化廠規模大,工藝技術先進、裝備精良;三是工程技術人員和技工人才濟濟,四是利用煉鐵貧煤氣代替焦爐煤氣,可使優質燃料焦爐煤氣優質使用,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五是采用干熄技術可直產生延伸經濟效益。鋼鐵企業自配焦化廠其發展的劣勢是:一是自產焦炭與直接采購焦炭比較噸成本相差100 元以上;二是社會運力資源占用量大,東部鋼鐵企業生產9000 萬噸冶金焦炭與采購9000 萬噸冶金焦炭比較多占用社會運力5000 萬噸;三是煤炭運距遠,不僅運輸成本高而且運輸過程中途耗大,產生大量粉塵污染,東部鋼鐵企業自產9000 萬噸冶金焦與直接采購9000 萬噸冶金焦比較,途耗煤與途耗焦炭量差近300 萬噸。亦增加近300 萬噸的粉類污染,最終多產生600 多萬噸CO2。
中西部獨立焦化企業發展的優勢是:一是焦化廠建在煉焦煤資源地,尤其是山西,煉焦煤種齊全質量好,煤炭采購成本低,生產焦炭質量好;二是運輸距離短,多數焦化廠在100公里范圍能解決全部煉焦用煤,運輸成本低;三是水、電、人工成本低。三項合計噸焦生產成本與東部沿海焦化企業比較噸焦成本可低150 元以上。獨立焦化企業發展的劣勢是:一是目前規模普遍偏小,不利于剩余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焦爐煤氣沒有深度凈化,體現不出其作為燃料氣優于天然氣的本質來;二是采用干熄焦技術不能直接體現出延伸經濟效益,只有在干熄焦回收的熱能,高溫高壓蒸汽與焦爐煤氣制甲醇或制天然氣接合起來,與焦炭優質優價接合起來,才能體現出較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
從降低鋼鐵企業生產成本和節約社會資源,減少環境污染角度看,政府、行業協會應積極引導鋼鐵企業到煤源地組建有一定產業集中度(如300 萬噸以上)的大型焦化廠,實現煤焦鋼聯合,既有利于東部鋼鐵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又有利于推動中西部經濟發展,既有利于節約社會資源,又有利于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經濟;中西部地區應進一步加大淘汰4.3 米以下焦爐和產能低于100 萬噸獨立焦化企業力度,在產能不擴大的前提下,鼓勵獨立焦化企業兼并重組,建設焦炭產能不低于300 萬噸的焦化工業園區,加大對高污染高能耗焦化企業征收排污費(稅)力度,實行差別電價;鼓勵焦化企業深度凈化剩余焦爐煤氣,允許剩余焦爐煤氣并入國家天然氣西氣東輸管網,并給予同質同價,對于距西氣東輸管網較遠的焦化企業鼓勵其將剩余焦爐煤氣深度凈化后作為區域燃氣供應,或將焦爐煤氣制甲醇技術與干熄焦技術相結合進行剩余焦爐煤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