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煤化工到新型煤化工,這個行業掀起的投資浪潮從來就沒有平息過。
但是煤化工的前景迷霧在能源局高層的講話中袒露無疑卸任前夕,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對煤化工的發展現狀表達了“兩難”:政策不鼓勵技術,會錯失發展良機;但是鼓勵的話,現在的技術和路線還都不明朗。“現在各地"有煤必化"的趨勢,長期下去是很危險的。”他說。
在新型煤化工的背后,是如影隨形的資本競逐。伴隨著這個行業的沖動及狂熱,由資本創造的盈利神話尚待檢驗。
角逐財富神話
2010年12月29日,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商神華集團,在煤化工轉型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據悉,神華集團年產300萬噸煤制油項目將落戶新疆,這也將是中國最大的煤制油項目;除此之外,神華在煤制天然氣、煤制丙烯、煤制乙烯等其他煤化工領域都已經有所布局。
神華的煤化工版圖幾乎涵蓋了新型煤化工的整個產業。所謂煤化工,就是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這個行業從早期的焦化產品到遭遇產能過剩的煤制甲醇,現在已經發展到以煤制油、煤制氣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
日益上漲的國際油價、長期短缺的國內天然氣,賦予了煤化工更多的投資魅力。“在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現代煤化工在未來必然成為國內一個龐大的產業。”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指出,“煤化工較強的盈利前景和市場回報預期,使之成為資本關注的主要領域之一。”
根據粗略測算,一噸煤的銷售利潤約為150元,若轉化成電能,其利潤可達500元;若轉化成甲醇,其利潤約為800元;若再轉化成下游產品,則利潤可高達5000元。
“煤化工是一個資金、技術密集,高投入,高回報,高產出的行業。”亞化咨詢公司表示,煤化工的利潤極為豐厚,大量的資本也涌入這個看起來很“暴利”的行業。
目前,除了手握煤炭資源的神華、大唐等傳統資源央企進行煤化工布局之外,一些擁有資源優勢的民營企業也蓄勢待發;而擁有化學優勢的外資企業,如陶氏等也即將與神華合作共同推進煤化工項目,就連IT巨頭外界普遍認為在煤化工領域缺乏明顯技術優勢的聯想控股也將180億元投向煤化工。
“神華計劃到"十二五"末期,構建超過一千萬噸原油的替代能力,不存在市場的問題,因為油在全世界都是短缺的。”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以后希望達到煤炭和其他煤轉化的清潔產品、服務業產品并駕齊驅的局面,“預計2015年,神華非煤炭收入會超過50%”。
此外,煤炭型城市的轉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地方政府無一例外地都把煤化工作為一把撬動轉型的“鑰匙”,因此盡管國家發改委三令五申,但是煤化工項目盲目引進、投資的勢頭還是難以遏制。
遭遇商業化難題
但煤化工只是“看起來很美”。
“煤化工項目屬于大化工,對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盈利能力要求很高,要想建一個具有經濟規模的煤制油和煤制氣廠的話,投入不會少于100個億。”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新奧科技有限公司氣化采煤首席科學家梁杰指出。
同時,煤化工項目的投資期也會比較長,盈利預期一般在6~12年。以神華的煤制油項目為例,2001年國務院批準神華做煤直接液化的示范工程,到該集團2009年百萬噸級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裝置試車成功,中間經歷了8年的時間。
但對于企業而言,即便實現了工業化,商業化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成本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前車之鑒表明,煤化工產品受國際市場波動較大,尚難保證穩定的收益。2007年由于油價飛漲,大量企業進入煤制甲醇領域;但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由之前近150美元/桶跌至70美元/桶以下,煤制甲醇的優勢蕩然無存,甚至企業出現無利可圖的局面。
事實上,制約煤化工發展的最大障礙還在技術。“煤制油要實現市場化問題還比較多,比如能源轉化效率并不高,單從發熱量來看,一噸煤的發熱量是5000大卡(煤炭行業常用術語,含熱量為1000大卡的1千克煤炭相當于0.143千克標準煤),油是10000大卡,轉化后是增加了一倍,但是三四噸煤才能制出一噸油,因此能效并不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周鳳起認為。
更重要的是,煤化工可能會帶來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煤化工對水資源的需求很大,同時是否達到低碳化使用還不能下定論。”周鳳起表示。
比如煤制氣的最終產品天然氣雖然是清潔能源,但是在制氣過程中卻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進行碳捕獲和碳封存,而這一技術還存在不足。此外,煤化工在生產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污染問題和環境壓力,更是低碳經濟背景下的發展硬傷。
誰在瓜分奶酪?
正因如此,國家對煤化工項目的審批尤為慎重。據悉,神華煤制油是唯一得到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制油項目;同樣,為了防范煤制氣的一哄而上,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稱,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核準。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強項目管理,不得擅自核準或備案煤制天然氣項目。
“煤制油和煤制氣,是作為能源安全的技術儲備,產業化肯定還有一個過程。”周鳳起說。
盡管煤化工的市場化前景未卜,但是有些企業卻在煤化工的發展短板中找到了自身發展的機會。比如煤化工存在的水資源和環境壓力,使得環保節能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契機。萬邦達(300055,股吧)就是獲益企業的縮影,這是一家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工業水處理為主業的高科技企業,2010年9月該公司與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亞化咨詢公司在報告中亦指出,在煤化工的市場化還沒有完全到來的情況下,上下游的企業反倒有一個充足的發展機會。“項目建設階段,這些企業的機會是最多的,等到項目都建成以后,這些配套需求反而會比較少了。”在該公司看來,包括設備、技術、環保、基建、設計等企業尚存在商機。
來源:中國經營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