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連續兩年突破國際公認警戒線的背景下,海洋油氣特別是深海油氣對中國能源安全有著特別意義。
2010年12月20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國內石油天然氣年產量首次超過5000萬噸。新華社報道稱:“這意味著我國藍色國土上誕生了一個海上‘大慶油田’,我國已跨入海洋油氣生產大國行列。”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3%,連續兩年突破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預計2015年我國原油進口量將達到2.6億噸,原油進口依存度達到55%。在這樣的趨勢下,這一數據具有特別的意義。
向海洋要油氣
據統計,海洋石油資源量約占全世界總儲量的45%。迄今全球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在進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其中對深海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的有50多個國家。目前全世界共有1.4萬個海上采油平臺,全球石油產量的1/3以上來自海洋,預計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達到45%。
我國陸上油田勘探程度較高,特別是東部一些高產油田已進入開發后期,如第一、第二大油田大慶和勝利油田,自1960年以來連續40年維持高產,近幾年遞減率加快,產油含水率上升,維持高產越來越難。為解“原油”之緊,海上油氣開發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油田產能一般經歷上產、穩產和產量遞減三個階段。全球范圍內,由于陸地和淺水石油勘探程度較高,近幾年,全球新增油氣儲量近50%都來自深海。
我國的海洋油氣資源儲藏同樣豐富。目前,我國在渤海、南海、東海擁有80余個油氣田,油氣產量不斷攀升。從產量增長幅度看,近10年全國新增石油產量超過一半來自海洋,2010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85%。2010年全國石油總產量約1.89億噸,中海油在國內生產的5000萬噸油氣產量占了總產量近1/3。海洋油氣正成為我國油氣產量上升的主要領域之一。但受客觀條件限制,多年來我國只在渤海、東海和南海近海進行油氣開發。南海南部深水區至今沒有實質性油氣鉆探,而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資源帶之一,石油地質儲量約230億~300億噸,號稱全球“第二個波斯灣”,油氣資源潛力大,勘探前景良好。
業內專家認為,“海上大慶油田”的建成表明,中國海域已成為陸上油氣開發最重要、最現實的接替區,標志著我國能源開發步入“海洋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還將迅速增加。前兩年中海油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抓住機遇,在大型裝備建造和油氣田勘探等方面加大了投資,在未來幾年經濟好轉的情況下,這些項目陸續投產,正好趕上行業發展的上升周期。
深海油氣開發雖然前路崎嶇,但大勢已定。據BP能源報告預計,到2012年,全球將有一半的油田發展項目來自深水領域。
走向深海
由于陸上及淺水油氣產量的下降、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及深水油氣田平均儲量規模巨大,世界各國對開發深海石油寄予厚望,眾多石油公司競相涉足深海,展示了世界海洋石油工業良好的發展前景。據BP能源報告預計,到2012年將有一半的油田發展項目來自深水領域。
說到深海油氣,很多人會想起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帶來的影響。業內人士一般認為,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發生,將促使各石油公司和各國政府提高海洋油氣作業的安全技術標準,由此開發成本也會相應提高,深海油氣的利潤回報率將有所降低。但是,隨著陸上石油增長乏力,海洋油氣特別是深海油氣,將是未來接替世界油氣資源的重要區域,走向海洋索取油氣資源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對中國而言,在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中,約有360億噸石油資源量,其中約40%蘊藏于深水海域。中海油已將向深海發展作為重要戰略。“十一五”期間,中海油規劃建設“海上大慶”,將油氣產量提高到5000萬噸油當量。期間,中海油的勘探工作量持續大幅度增長,5年間自營勘探發現20余個大中型油氣田,占我國新發現地質儲量的60%。
“十二五”期間,深海油田勘探開發將成為中海油的重點發展方向。中海油提出建設“深海大慶”的目標,將油氣產量從“十一五”末的5000萬噸油當量提高到1億~1.2億噸油當量,其中,國內油氣產量達到6500萬~7000萬噸油當量(近海建設5000萬噸產能,同時有2~3個深海油氣田建成投產),海外達到2000萬~3000萬噸,進口液化天然氣達到1500萬~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達到80億~100億立方米。
為實現“十二五”目標,中海油將建立深海實驗室和深海作業船隊,加大深海勘探開發力度,總計投資2500億~3000億元。其中,計劃投入300億元建造第二批海洋工程裝備,比“十一五”期間增長1倍。
來源:中國能源信息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