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的煤炭整合告一段落,內蒙古這個產煤大省今年上半年也正式拉開了整合大幕,不同于山西煤炭整合的“國進民退”,內蒙古煤炭整合正在引發著國企和民企的大對峙。
“近日國務院明確推進內蒙古國家能源基地建設,加大對內蒙古產業、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未來產業政策會向內蒙古傾斜。”國家發改委 一人士告訴記者,這無疑會加劇內蒙古煤炭整合的競爭,不過政府更鼓勵國有企業參與,鑒于這個能源產業的資源稀缺性,政府煤炭發展規劃明確了將組建大型煤炭集團,提高國有煤礦的絕對比重。
兼并主體不明確
6月22日,記者從內蒙古當地了解到,因之前內蒙古正式公布的煤炭資源整合、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方案中,并未明確兼并主體,目前內蒙古地區內外大型國有企業以及部分大型民營企業均虎視眈眈,籌謀參與內蒙古煤炭業兼并重組,在內蒙古煤炭業這塊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此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自治區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的通知》,內蒙古煤炭資源整合、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方案正式公開發布。不過與山西和河南等產煤大省的煤炭整合所不同的是,之前,山西、河南等省份的資源整合方案中,在和內蒙古一樣提出年生產規模在300萬噸或100萬噸以上的煤炭企業可以作為兼并主體的同時,均明確提出支持大型煤炭企業作為兼并主體,兼并重組整合中小煤礦。而此次內蒙古并未明確要求支持國有企業作為兼并主體,只是鼓勵區內有條件的大型國有企業參與兼并重組。
“這給我們的大型民營煤礦留下了機會。”內蒙古一家煤礦人士認為,在內蒙古的煤炭整合中,預計“國進民退”的現象不會很嚴重,國企和民營有望在同一個平臺上展開煤炭整合。
不過據了解,內蒙古對煤炭整合并未明確支持國有大礦兼并中小煤礦,并非是因當地政府要對民營企業放行,而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所作出的選擇。
資料顯示,在煤整前,山西省、市、縣直屬國有控股和參股煤炭企業產能占全省的一半左右,而在內蒙古,煤炭資源開發起步相對較晚,老的國有大型重點煤炭企業較少,現有的國有煤炭企業相當一部分是神華集團或者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在內蒙古企業,相反,受益于近年來煤炭產業快速發展,內蒙古鄉鎮煤炭企業快速發展,比如伊泰集團。
而在此次內蒙古煤炭整合開始之前,許多本地民營大煤礦就已經開始了并購小煤礦的行動,據記者從內蒙古了解,其中伊泰集團、匯能集團、內蒙古君正能源等本地大型民營煤礦早在去年就在積極通過各種渠道整合煤炭資源以提升公司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在盡量提高現有煤礦產出的可能性。
國有煤礦比重再增加
盡管民營煤礦在內蒙古煤炭資源大整合中利用本地優勢占得一席之地,但在政府的煤炭產業發展規劃中,未來中國國有大煤礦的主體地位將進一步被強化仍是毋庸置疑的。
從6月份開始,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草案)已經開始向各個部委征詢意見,據悉這份草案在8月初征詢完畢,預計年內將正式出臺。
根據草案可以看到,組建大型煤炭集團,提高國有煤礦的絕對比重,加快煤礦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將是本次規劃的重點內容。
上述國家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連續幾年頻頻出現的電荒和煤荒,凸顯了煤炭這個產業的資源稀缺性,政府鼓勵組建大型煤炭集團,提高國有煤礦的絕對比重,主要是著眼于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從目前塵埃落定的山西、河南和山東煤炭資源整合可以看出,煤炭資源正在向國有大礦集中。2008年山西煤炭大重組,突出了同煤集團、焦煤集團等山西六大煤炭公司的地位,六大煤礦年產量大幅度提高;2009年,河南煤炭企業進行“六合三”重組,組建了河南煤化工、平煤神馬集團等三家大型煤炭企業;2011年,山東六大煤炭公司合并組建山東能源集團,正式邁向大煤炭集團。
“自從山西、河南等產煤省煤炭整后完成后,煤老板和小煤窯基本上銷聲匿跡,煤炭資源基本上控制在了主要的國有大礦手中,便于政府控制國內煤炭資源,同時為下一步打造煤炭能源基地和儲備基地奠定了基礎。”五大電力集團一負責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