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中國化工產業蓬勃發展,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總產值和行業總產值長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1.3%和21.4%,總產值達到8.88萬億元,其中化工產業總產值5.23萬億元,超越美國達到世界第一。
如此快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問題又帶來了哪些機遇?廣大石化企業在十二五期間應如何面對挑戰抓住機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隆眾資訊采訪了業內頂尖專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以及十二五規劃制定者之一、中國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
要明確目標預防先首先應認清十二五期間行業面臨的重大難題,對此兩位專家總結為以下幾點:
產能結構過剩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大發展,國內化工產業的產能已完全滿足了國內的需求,并產生一定的盈余,例如,2010年我國甲醇平均開工率不足45%,尿素平均開工率不75%,聚氯乙烯平均開工率僅為54%。孫偉善也舉例子說:“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各省市規劃新上PVC項目4000萬噸,我們現在已經2600萬了,現在的產能化肥也就70%多一點,再加4000萬的產能做出來賣給誰。”產能過剩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產業相關資源緊張,孫偉善說:“煤化工產業密集的青海,新疆等地,缺乏產業所需的水資源。今年我去過新疆某地,當地一個水庫附近規劃了若干個煤化工企業,而這個水庫的水也就能長期支撐兩個企業。并且還要保證民用水。”另據隆眾資訊了解,今年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決定對重點用水行業實行配額制,控制用水量,這將對部分資源粗放型企業造成極大的影響。
創新力相對不足據隆眾資訊調查,國內化工產業企業科研投入僅占銷售收入的1%左右,而發達國家企業對科研的投入平均為3%以上。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孫善偉說:”中科院的成果很多經過鑒定之后直接進數據庫了,沒有被咱們企業利用起來。”產業集中度偏低據統計,2010年合成氨生產企業423家,平均產量僅11.73萬噸;農藥行業規模企業985萬家,原藥產量僅為0.24萬噸;無機化工原料制造業多達2480價,平均產值僅1.39億元。產業集中度低,嚴重影響行業競爭力。
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據隆眾資訊的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石化產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14億噸標準煤,占工業能源總消費量的17.48%,雖然在十一五期間化工行業提前兩年完成了節能減排任務,但是十二五期間國家要求石化行業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0%以上。就此孫偉善說:“這個任務很難完成,十一五期間成效非常明顯,到了十二五骨頭上的肉已經不多了。”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階段,全球化加劇貿易摩擦增加等都是我們直面的問題,相關文章較多,本文不去累述。
但是特別的,白院長表示:國內化工產業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頑強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世界同行對我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國外同行對我們的態度由以競爭為主轉變為戰略合作為主。正因如此,國內石化企業也應具有國際化視野,對此有所準備;另外,十一五期間國家均是按原油價格80美元/桶的水平對各個項目進行評估的,而十二五期間應按100美元/桶的原油價格進行評估,相關項目顯然會遇到不小的困難。
另一方面,白院長透露說,中東的化工產品將在2013年左右陸陸續續進入全球市場,中東坐擁巨量原油,勞動力成本亦并不高昂,其化工產品對世界的沖擊可想而知。
面對這些問題,國家的規劃針對上述問題十分清晰。十二五期間按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部署,統籌國內外兩種資源,以滿足內需為主導,以保持平穩增長、增強行業競爭力為目標,以保障國內有效供給、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節能節拍為工作重心,以淘汰落后產能和增強自主創新力為突破口,積極推進產業發展。
同時對石化產業有三個方面的要求:從發展基礎化工原料向發展高新化工品方向轉變;從規模化發展初級化工產品向發展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方向轉變;從粗放型生產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明確了困難與方向,兩位專家進一步闡述了面對十二五大局,行業應做出的改變和企業的發展方向摒棄油頭化尾,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質量白院長表示,在十二五期間國家肯定會對傳統行業進行大力調整,所謂傳統行業主要指傳統煤化工行業和鹽化工領域的純堿、燒堿行業,以及部分煉油和傳統精細化工產業。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可能會遭到政府強制關停。
據隆眾資訊的資料顯示,我國仍有數百家企業采用落后的工藝,如:小合成氨裝置、小尿素裝置、小磷肥裝置等。這些裝置生產效率地、綜合能耗高。石油煉化中也有許多本世紀出投產的煉油裝置還在運行。對此白院長表示:“研究企業的發展不能只看企業本身,還要從政策的角度看企業的發展,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政策的執行力度將是前所未有的”國家從這個方面調控具體措施是:1進一步集中產業規模,對裝置規模進行了具體的限定,如:煉油廠平均規模要達到600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要達到60萬噸/年,并提出建成若干個2000萬噸級的煉化一體化基地等目標,另一方面化肥、農藥、氯堿、純堿、電石、涂料等傳統行業的落后產能將堅決淘汰,提高產業集中度;2對于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中并不落后的部分實施產業優化,提高產能利用率,節約資源。
而對企業的發展方向,白院長表示:“由于政策十分嚴格,貿易保護已經沒有意義,所以瀕臨淘汰的企業應盡快尋求出路;而大企業則應挖掘化工方面的潛力,摒棄以往油頭畫尾的產業結構,在化工產業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同時也是低碳的要求。”對于產業集中,白院長說道:“國內很多產業是產品做出來再去找下游,這是很不合理的。國外沒有一個基地是單獨制造一個品種,再找另一個品種去產下游的。”眾所周知,而乙二醇要合成下游的聚酯后經濟效益才體現出來。筆者從隆眾資訊的資料中得知,近期在中部地區大量新上的乙二醇項目大多產品單一只產出乙二醇,而需要從外部尋找PTA去合成聚酯,這樣顯然既無規模優勢,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同時,白院長也透漏,作出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環境保護的一個手段,國家要求十二五期間所有新上化工項目必須建在化工產業園區內。
把握成長機遇,培育高新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對于技術水平低,技術利用率低的問題,白院長表示:“經過十一五的發展,產品數量短缺的問題已基本解決,取而代之的是高端產品的‘結構性短缺’。傳統產業很好做,但做出來就是過剩,相反的在合成材料、化工材料和專用特種化學品這三個領域尤為嚴重,相關企業可以在這些方面尋找突破口,尋求利潤增長點與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對于科技投入方面,白院長表示:“企業不應滿足于現有產品的生產,應加大研發的投入,爭取能自出研發有市場潛力的產品,也可以購買現有的技術提升自己的產品競爭力。”據隆眾資訊了解,相對于封閉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競爭激勵,僅在民用汽柴油方面,歐美每隔3至5年就會有一次產品的更新換代,而國內油品規格變動較慢較小,差距十分明顯。
增強核心能力,打造優勢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現在仍處于告訴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交通、房地產等領域仍舊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部分石化產品在這些領域仍可謂有利可圖、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對此,白院長詳細解釋道:“成品油、烯烴、芳烴、鉀肥等剛性需求較大的行業目前仍有一定的缺口。現在中國市場是世界市場的焦點,我們也希望中國企業更多的占領咱們自己的市場空間。但是占領需要一定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的企業要有足夠的國際競爭力,如果沒有競爭力宏觀市場就不是你的。”據隆眾資訊的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乙烯產量為1418.9萬噸,當量消費量約2600萬噸,自給率約為54%-55%,預計到2015年乙烯當量消費余額達到3800萬噸/年。另預計到2015年合成樹脂需求量預計為5840萬噸,年均增速5.9%;合成纖維需求量打3250萬噸,年均增速5.2%;合成橡膠需求量達390萬噸,年均增速5%左右。可見國內化工產品市場仍有巨大的空間可供挖掘。
隆眾資訊也就此問題做過研究,現僅拿乙二醇這一產業舉例。現在國內有許多煤制乙二醇項目上馬,看重的是國內的大市場。但是許多項目沒有考慮到煤制乙二醇比油制乙二醇成本高很多,要使兩者成本相近需要是煤炭的價格降至500元/噸,這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對此白院長補充道:“更不用說中東的乙二醇了,據我們調查,國內做乙二醇的幾乎都沒有考慮過與中東的國際競爭問題,很多(國內的)煤制乙二醇根本就沒有競爭力”最后,關于產業調整,白院長對山東地煉特別關注,對其提出了專門的建議:
重中之重: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需摒棄”油頭化尾”白院長對此進行了三點陳述:
1.隨著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軟著陸,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煉油能力增速放緩,走純煉油的路線肯定走不通,搞化工型的要注重把化工做大。
2.中小煉油企業不應再淡出擴大規模,二次加工改造方案續作優化,DCC、CPP、MCC、MEP等催化裂化技術的應用方案選擇需做優化。
3.如前文所述,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壓力較大,而且國家即將征收排碳稅,受其影響煉油成本大增,出路就是煉油下游的化工。對此白院長強調說說:“山東地煉很多企業都在進口重油、燃料油進行煉油,重油、燃料油屬于高碳資源,用這些來搞‘油頭化尾’做出來的那點化工產品背不起那么多的碳稅”。同時白院長還強調應加強“油頭化身高化尾”的利用方案研究,所謂“高化尾”就是指的高精尖化工,也就是加大技術投入,制造高端產品搶占市場。
最后,白院長透露:“十二五期間油頭化尾絕對走不通,因為十二五期間很多成本都會增加,所以必須從提高產品技術水品和附加值方面入手,尋找企業發展機遇。”
來源:全景網絡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