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掌握了國內最先進的煤制油間接液化技術,這項技術一旦商業化生產,我國將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保證能源安全有重要的作用。”伊泰煤化工集團總經理齊亞平日前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煤制油二期所需的600億資金以及人才已經都儲備好了,準噶爾旗已經為了我們預留了土地。水與公路等配套設施也非常完備,批文一下來我們就可以征地建廠。”
雖然伊泰煤制油非常希望上馬二期項目,但伊泰、神華和潞安三大公司新的煤制油項目都被國家緊急叫停,批文一直沒有下來。
此前,一些地區不顧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盲目規劃、違規建設、無序發展煤化工,許多煤企業上馬煤化工項目也只是借煤化工之名行圈煤之實。導致國家緊急叫停煤化工項目。有專家說煤化工行業的“十二五”規劃《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也未出臺,國家可能會在規劃出臺后再另行審批。
為何發展煤制油? 最近工信部對外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1.91億噸,對外依存度達55.2%,首次超過了美國,也超過去年53%的依存度。并且我國石油進口渠道目前還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等要害地方,這些敏感地方一旦出現變故,對我國能源安全極為不利。
我國多煤少油缺汽,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且開采成本很低,據伊泰煤制油的員工說,他們的開采成本只有70—80元,轉化為柴油的成本也遠遠低于進口石油,發展煤制油項目迫切而有必要。煤制油的產業化對緩解我國石油能源供需矛盾意義重大,對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神華與南非沙索就獲取煤制油技術談了8年,沙索公司就直接液化煤制油技術要10億美元,并且不愿意拿出最先進的工藝。如果我國不上馬這個項目,煤制油關鍵技術將來會受制于人,自主發展煤制油技術是煤炭儲量豐富的我國必要選擇。
目前伊泰集團已經獨立掌握煤制油技術,正試圖商業化生產。其在向國家發改委的匯報材料中提到,二期540萬噸/年的煤制油項目由三條線組成,每條線裝置能力為180萬噸/年,可行性研究概算總投資約606億元。煤制油項目是我國煤炭間接液化完全自主技術產業化的第一條工業化示范生產線,是企業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研發及產業化風險,加快推進國家煤制油能源戰略實施的重要工程。
根據利用間接液化技術的伊泰公司介紹,一期工程生產噸油耗水量為13.45m3,耗煤量3.48噸(以標煤計),耗電量794.67度。如果二期工程建設投產,單套系統生產規模達到180萬噸,就可達到經濟規模。噸油耗水量僅為5.15m3,消耗原煤(原料煤及燃料煤)2.82噸(以標煤計)。屆時,噸產品成本可降低到2602元,遠遠低于我國進口原油的價格。
據專業機構評估,原油價格在50美元/桶時,測算項目財務評價稅后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9.17%,原油價格在85美元/桶時,測算項目財務評價稅后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20.77%,7.6年回收投資。
齊亞平說:“該項目無論從自主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的開發利用,還是經濟效益來測算,都是一個大有前景的項目,可以緩解國家石油能源緊張局面的項目。但目前商業化生產遇到的困難是國家還沒有批準。”
獨立發展歷程 現在我國神華引進了南非沙索公司的煤制油技術,并且已經實現了百萬噸產能,但我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進行了煤制油技術研發,后中斷,至80年代重新啟動。我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2002年研究出間接液化技術。
煤制油技術攻關是我國863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9月千噸級“煤轉油”中試裝置成功試運轉,產出第一批粗油品。伊泰集團使用的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出來的煤炭間接液化技術。
2003年年底,中科院煤化所從粗油品中生產出了無色透明的高品質柴油,標志著我國具備了開發和提供先進成套產業化自主技術的能力,并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可以將煤變為高品質柴油全套技術的國家之一。
2005年8月,伊泰集團投資建設48萬噸/年煤基合成油項目一期16萬噸/年工程。伊泰16萬噸/年煤基合成油項目,概算總投資21.76億元,年產成品柴油、石腦油及液化石油氣總計為16萬噸。
2006年,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基礎上成立。該公司是中國唯一專業開展煤炭液化技術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催化劑產品生產和產業化技術支持的科研技術開發機構。目前掌握著我國最先進的間接液化技術。目前伊泰的間接液化技術就是使用該公司的技術。
2010年5月3日,伊泰裝置第三次開車成功,并于6月30日實現滿負荷生產。此階段一直運行到2011年5月15日,生產運行378天,目前日產量可以達到570噸以上,比設計值每天480噸高出90噸,實現了超負荷運行。
截至2011年9月30日,裝置開車累計運行660天,生產各類油品204423噸。煤制油產品分布為柴油64.5%、石腦油30%、液化石油氣5.5%。經實驗監測,產品柴油加入到柴油車輛中,尾氣排放符合歐洲Ⅴ號標準。
但在2009年年底,因部分地區盲目上馬煤化工項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抑制煤化工產業的盲目發展。煤制油也在這個時候被叫停。
中訊煤化工信息網資深分析師崔君說,雖然我國煤制油項目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目前煤制油項目離產業化還有很大的距離,而允許企業商業化示范項目上馬是產業化的必經歷程。
做好投產準備 據記者了解,我國制造煤制油的三大公司神化、潞安和伊泰都在等待批文。而在等待批文的幾家企業中,伊泰顯得尤為強烈。
齊亞平認為發展煤制油的任務應由國家承擔,伊泰不但替國家做了,并且還不用國家一分錢,希望國家對煤制油的二期批文盡快下來,越快越好,早一天下來,伊泰就可以早一天為國家進行石油替代產品的生產,讓國家能源安全早一天得到保障。
齊亞平一直在為自己的公司發展煤制油吶喊,他認為發展煤制油最好的位置就在鄂爾多斯,伊泰化工通過16萬噸綜試裝置的建設,已經解決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基礎設施已經建好,運輸所需的鐵路、公路通行,生活設施齊備,這些投資保守估計要60億元。尤其是緊缺的技術才人,我已經儲備了1300多人,這是別的企業不可能俱備的,在這兒建設煤制油項目,制造、運輸等各項成本都是最低的。
商業化項目所需資金伊泰已經初步安排好,據伊泰煤化工集團向記者介紹,該公司到2012年留利可達250億元。伊泰H股預計2011年內可完成發行,初步測算融資150至160億元港幣,之后一至兩年內擬再次增發,兩次募集資金約350億元港幣。在未來5至10年建成兩個500萬噸級商業化示范廠,需資本金合計約400億元,該公司完全有能力解決資本金的問題。
而人才方面,伊泰信心更足,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是集聚了總數500多人的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研發和工程設計專業隊伍。同時,伊泰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從項目建設到生產運營5年多的時間內也培養鍛煉出一支1300多人的生產技術隊伍。這兩支隊伍為煤制油下一步放大儲備了人才。
“我們現在16萬噸示范項目只需要600人不到,在人才儲備上我們一定要眼光放長遠。”該公司行政部副部長喬梁春告訴記者。他認為這一點,國內僅伊泰一家能夠做到,伊泰也儲備了國內最多的間接液化技術人才。
準格爾旗大路煤化工基地已為項目預留土地8.11平方公里,配套的凈水廠、污水處理廠、公用管線、道路、灰渣廠、220千伏變電站以及鐵路已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具備接入、接通條件。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于2008年2月召開主席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為該項目配置二期所需的水資源及煤炭資源,資源與水源已落實。
伊泰集團至今已在煤制油項目的研發和實施上投入資金近40億元,形成了從技術研究、工程設計、催化劑產品生產和大型化工裝備制造的產業化支撐體系,完全具備了大規模煤制油項目建設的條件。
“萬事俱備,只欠批文!”齊亞平向記者感嘆,“批文早一天下來,我們就可以早一天開工建設,為國家提供及時的能源保障,時間是最關鍵的因素。”
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