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乙烯工業通過改擴建與新建相結合、獨資與合資相結合,生產能力迅速增加,裝置規模快速擴大。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共有乙烯生產企業22家,生產裝置24套,裝置平均規模已由2005年的39.5萬噸/年提高到54.1萬噸/年,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全國乙烯產能已由2005年的785.9萬噸猛增至2010年的1488.9萬噸,增加了89.4%,超過日本,由2005年的世界第三位升至第二位。預計今后5年,我國乙烯工業將持續推進規模化、一體化、基地化、多元化“四化”發展,努力實現由大走強的新轉變。
行業增速將趨緩
“十二五”期間,我國乙烯工業仍將持續推進規模化發展,通過武漢乙烯、撫順石化、大慶石化、揚-巴工程、上海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惠州乙烯二期等項目及一些煤制烯烴示范項目投產,預計2015年我國乙烯產能將增至2100萬~2300萬噸,2020年將增至2800萬~2900萬噸,自給能力將有較大提高,國內自給率2015年將達92.3%,當量消費自給率將從2010年的47%提高至2015年年底的70%~75%。2015年國內乙烯裝置平均規模將從目前的54萬噸/年增加到60萬噸/年以上。同時,2015年我國乙烯的當量消費量將增至3500萬噸。“十二五”期間,乙烯年均增長率有所趨緩,但仍將在11%的較高水平,繼續保持產銷兩旺的態勢。
下游產品多元化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以上世界級的大型煉油基地,全國煉油企業平均規模將達600萬噸/年以上,因此我國乙烯工業向“煉油-乙烯-芳烴-動力-高端產品”深度集成的一體化模式發展成為可能。預計,未來我國乙烯工業建設和發展中,將注重調整下游產品結構,向高端產品發展。今后將鼓勵具有延伸產業特色的乙烯和芳烴產品加工新方案,加強碳四、碳五和碳九副產品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加工的研究與生產,發展國內緊缺的有機原料和合纖單體的生產,發展各類高端聚合物生產、樹脂專用料、ABS樹脂、特種橡膠的生產,提高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二醇的國際競爭力,促進通用合成橡膠(丁苯膠/順丁膠)的高端化改性。同時,全面提升乙烯下游有機料生產技術水平,強化綠色工藝,擴大適用緊缺產品產能并努力提高裝置單系列的規模。由于原料的優化、煉化一體化裝置的建設,裝置規模的擴大,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乙烯收率將由現在的31%升至33%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外資企業的更多進入和中方與外方合資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和批準立項建設,外資在華乙烯權益產能將進一步增加。同時,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外,一些國內同業公司和煤化工公司還將新建成部分產能。由此,未來國內乙烯工業經營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將進一步發展,但三大公司仍將起到主導作用。
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
隨著我國乙烯產能產量的迅速增加,全靠國內煉油裝置生產來滿足乙烯原料需求將越來越困難。未來,我國乙烯主要原料石腦油、輕烴等的進口量將進一步增加,并會盡量利用油氣田輕質資源,盡可能擴大系統,內部互供,以滿足供應。同時,隨著我國新興煤化工在國家支持下穩步有序健康發展,我國煤基甲醇制烯烴示范工業化項目、煤制乙二醇等,未來還將會有若干個項目在有條件的地方建成投產,以緩解國內乙烯原料緊張的壓力。此外,部分沿海企業還將嘗試走進口甲醇制烯烴或重油熱裂解制烯烴的發展道路。總體看,我國乙烯原料將進一步向輕質化、氣體化和進口來源多元化方向發展。
未來,我國乙烯工業將在密切跟蹤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與國產化率,努力實現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加大催化劑的研發和國產化力度,努力降低“三劑”成本。
進口壓力和挑戰增大
憑借豐富而廉價的天然氣原料,中東現已成為世界乙烯工業投資最集中的地區,2010年中東新增產能超過450萬噸,乙烯總產能達到2360萬噸。成本優勢使中東乙烯和衍生物生產裝置很有競爭力,加上中東不少裝置是與跨國公司合資且裝置規模普遍較大,技術水平也高,因而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但由于中東市場容量較小,因此其新增能力的80%面向海外市場,2010年中東乙烯及其衍生物出口量達1900萬噸左右,其中近400萬噸出口歐洲,1500多萬噸出口亞太地區。中國已成為中東最主要的目標出口國。這必將對我國相關產品構成嚴重的威脅。為此,我國乙烯企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提升國際競爭力,積極應對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于非常規天然氣的崛起與成功開發,美國乙烯產業又獲得了一批跨國石油石化公司的青睞,已有一批乙烯改擴建計劃開始實施或浮出水面。由于原料價格較歐亞低且具有技術優勢,未來美國的乙烯工業也將對我國市場構成一定的威脅,產生一定的影響。
來源:中國化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