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攀鋼釩鈦為自己的鈦產業規劃了一個宏偉藍圖之時,這家中國最大的鈦業公司卷入了一宗涉嫌竊取商業機密的糾紛中。
2月8日,美國司法部公布了一份經過修正的訴狀,舊金山聯邦陪審團指控5名人員和5家公司參與經濟間諜和竊取商業機密活動,指其長期為由中國政府控制的公司獲取美國商業機密。
上述美國司法部起訴書披露,5家公司及5名個人受到指控共謀從杜邦公司竊取有關鈦白粉(學名為二氧化鈦)技術的商業機密。被起訴的5家公司分別是攀鋼集團、攀鋼釩、攀鋼集團鈦業有限公司、攀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以及USAPerformanceTechnologyInc.(USAPTI),USAPTI歸Liew夫婦所有和經營。
二氧化鈦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和許多用途的白色顏料,包括為涂料、塑料和紙著色。
起訴書稱,攀鋼集團得到了一些美國人的幫助,這些人拿到了二氧化鈦的商業秘密并希望賣一大筆錢。5個被起訴的人員分別是Liew夫婦、攀鋼集團鈦業有限公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副主管侯盛東(HouShengdong音譯)和杜邦公司兩位前雇員TzeChao和RobertMaegerle。
Liew夫婦以及杜邦公司兩位前雇員,獲取并擁有了杜邦公司制造二氧化鈦的商業秘密。據稱,這些人中的每一個都將包含杜邦二氧化鈦商業秘密在內的信息出售給了攀鋼集團,目的是幫助這些公司發展大規模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能力,其中包括計劃在重慶建造10萬噸的二氧化鈦工廠。
2009年,攀鋼集團鈦業公司、攀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和USAPTI簽訂協議,USAPTI將杜邦公司的二氧化鈦技術轉讓給攀鋼集團鈦業及其雇員。
根據起訴資料,Liews及公司以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的合約將二氧化鈦技術賣給了攀鋼集團。據稱,Liews從這些合同中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收益。這些收益是以Liews親戚的名義通過美國、新加坡,最后到了中國的幾個銀行賬戶。
杜邦向聯邦調查局報告稱其二氧化鈦商業秘密被挪用,聯邦調查局于2011年3月就此事展開調查。起訴書稱,傳票已發給每個被告的公司,并要求他們于2012年3月1日上午9點半出席舊金山法庭。
杜邦是一家國際知名的化學公司。20世紀40年代末,這家公司發明了氯化法工藝制造二氧化鈦,并從那時開始投入巨資研發改進生產工藝。
氯化法過程比目前在中國占主導的硫酸法過程更加高效和清潔。
侯盛東被控共謀經濟間諜,串謀盜竊商業秘密和經濟間諜未遂。侯盛東的逮捕令已經發出。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上周五就開始試圖采訪攀鋼釩鈦,至今未獲答復。
根據分析師的報告,攀鋼釩鈦所在的攀西地區擁有鈦資源儲量6.18億噸(以二氧化鈦計),占世界儲量的35%,占中國儲量的95%。
由于硫酸法污染問題較為嚴重,2011年3月,國家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制定了鼓勵“單線產能3萬噸/年及以上,并以二氧化鈦含量不小于90%的富鈦料(人造金紅石、天然金紅石、高鈦渣)為原料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限制“新建硫酸法鈦白粉”的產業政策,原則上不再審批新建硫酸法鈦白粉產能。
鈦白粉是攀鋼釩鈦重要利潤來源。攀鋼釩鈦計劃“十二五”期間鈦精礦產能達到100萬噸,鈦白粉產能51萬噸(其中氯化鈦白粉10萬噸),海綿鈦3萬噸(其中1.5萬噸今年投產),鈦材1萬噸。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