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應重點建設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乙二醇、煤基精細化工、煤制油五大產業鏈。”記者上周末從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了解到,一份名為《轉變我省能源發展方式將陜西建成現代煤化工產業強省》的研究報告,為陜西調整產業結構、加速發展現代煤化工指明了方向。
據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郭衛東介紹,2011年陜西省決策咨詢委通過深入調研論證,形成了這份報告,引起了陜西省高層重視。
據了解,陜西發展現代煤化工具有資源、技術、政策等優勢,比如煤炭探明儲量1700億噸,遠景儲量約3850億噸,位居全國第三。同時陜西化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眾多,科研實力強,已取得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烴(DMTO-Ⅱ)、煤制油等一批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府谷、榆神、榆橫等九大煤化工園區產業主體基本確定。
但目前陜西煤炭轉化率仍然較低。2010年原煤產量3.61億噸,其中銷往外省2.3億噸,省內化工用煤僅1335萬噸。現有的煤化工產品除1,4-丁二醇外,大部分屬于初級產品,精細化工發展緩慢。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認為,在五大特色產業鏈中,煤制烯烴應依托陜西擁有的DMTO-Ⅱ技術,通過煤制甲醇深加工,沿甲醇向烯烴(乙烯、丙烯、丁烯)及其下游延伸,重點發展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工程塑料以及醋酸、醋酐、草酸、聚醚多元醇、醋酸乙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鄰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酸二辛酯、二甲基酰胺等化工產品。
煤制芳烴產業可采取兩條路線,一是由甲醇直接制取。中國華電集團在榆林的萬噸級煤基甲醇制芳烴示范裝置去年3月已開工,成功后將擴大到百萬噸規模。二是煤焦油分離制取,陜西煉焦和蘭炭副產品焦油豐富,通過提取芳烴作為化工原料,可以向對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二甲酯、雙酚A、苯胺等下游產品發展。
煤制乙二醇要大力發展下游加工產品,同時推動乙二醇與芳烴鏈結合向工程塑料、滌綸等延伸。目前,陜煤化集團準備實施2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
煤基精細化工產業鏈則更加多元化。可經甲醇向醋酐、醋酸乙烯、1,4-丁二醇、甲醇蛋白、甲醛、聚甲醛、脲醛樹脂、EVA樹脂、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高檔涂料等下游產品延伸;1,4-丁二醇向四氫呋喃、氨綸、聚氨酯等產品延伸;EVA再向熱熔黏合劑、樹脂改性劑、收縮薄膜等產品延伸。此外,也可通過煤制合成氨向三聚氰胺、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等下游產品延伸。
陜西發展煤制油極具地方特色:一是煤間接液化制油,即合成氣采用高/低溫費托工藝生產燃料油和高端石蠟,兗礦集團、金巢公司均采取這種技術路線;二是煤焦油低溫加氫制油,可生產高品質燃料油、潤滑油等產品。
圍繞五大產業鏈,陜西正在或準備啟動實施神華陶氏榆林煤炭綜合利用、兗礦榆林煤間接液化、延長靖邊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華電榆橫煤制芳烴、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煤制烯烴、大唐榆林煤電化一體化、中煤集團煤制烯烴、煤干餾多聯產煤化一體化等八大項目,總投資3714億元,全部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2579億元、實現利潤515億元。其中已有4個項目列入國家示范工程,1項被列為聯合國示范工程。
報告建議,陜西煤化工產業加快技術創新,搶占煤化工發展高地。由陜煤化和延長石油等大型企業牽頭,組織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參與甲醇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醋酐聯產醋酸、水煤漿添加劑、甲醇與碳四/碳五耦合反應制烯烴、甲醇催化轉化生產芳烴催化劑、中低溫煤焦油改質及其綜合利用、長焰煤催化熱解提高煤焦油收率等技術聯合攻關,力爭拿出一批科技創新成果。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陜西將著力構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化工產業,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達50%以上,現代煤化工在石化工業總產值中占比達到45%。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