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收入國際三大礦山巨頭為會員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終于在昨天正式開市。當天共上線34個鐵礦石交易品種,基本覆蓋了鐵礦石市場上粉礦、塊礦、球團、造球精粉四類產品的典型品種和一般品種。
成交三筆交易
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昨天一天共有三筆交易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成交,第一筆交易標的為品位54%的礦粉,成交價格102美元,成交量5.7萬噸;第二筆交易標的為PB粉,成交價格145美元,成交量16.5萬噸;第三筆交易標的為品位65%的Vale粉,成交價格1080元人民幣,成交量2萬噸。
“三筆交易的成交價格與目前現貨市場價格差不多,不過總共24.2萬噸的成交量相對每天的和一年的實際需求來看并不大。”一位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昨天對記者透露,截至目前,已有138家企業加盟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成為交易會員,其中包括三大礦山以及FMG等全球最主要的鐵礦石生產商,以及寶鋼、鞍鋼、武鋼、首鋼、河北鋼鐵、中鋼集團、五礦集團、中化國際、中信金屬、中建材等國內鋼廠和貿易商。
“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在鐵礦石交易的規范性方面有了提高,同時由于鐵礦石現貨平臺的推進,加大了現貨交易的數量,這樣經過模型生成的指數有望更加科學客觀,相比當前根據極少的成交樣本采用估價的普氏指數而言,更能體現其合理的一面。”分析師說。
目前鋼廠從礦山企業采購礦石,主要采用季度定價,而定價依據則是普氏指數的加權平均,據統計,對于同品位的指數,普氏指數的年度均價要比其他指數高2~5美元/千噸。
不過,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平臺的開市意味著我國擁有了在制定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政策和細節上的主動權,不過最終是否可以爭得話語權,還要看在平臺上的實際交易量是否足夠大。
企業仍在觀望
對于這一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能否壓回礦石定價權,張佳賓對記者表示,該交易平臺的開市,對鐵礦石交易來說是增加了一種渠道,但對鐵礦石的供需格局沒有影響,而礦石定價權主要還由鐵礦石的供需關系決定的。同時,平臺的推進還加速了鐵礦石交易現貨化的過程,令鋼廠對原料成本的控制難度非減反增,鋼廠的利潤改善仍然堪憂。
一位行業內人士也分析,由于公司間一對一的鐵礦石貿易習慣早已形成,一時到平臺“透明”交易可能初期會有不適,況且還要支出一筆不小的“交易服務費”,這對目前已經微利的鋼廠和貿易商來說,可能還主要抱著觀望學習嘗試的態度。
一家國內鋼廠的高層也對記者指出,鐵礦石的現貨化趨勢,其實更符合礦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有利于礦山跟蹤鋼價走勢,使鋼廠更容易變成了加工廠,這樣對鋼廠來說,鐵礦石的采購節奏就變得尤為重要。
而對于是否真正參與已經開市的鐵礦石現貨平臺進行交易,上述高層表示也仍在觀望中,“由于利用平臺可能實現一船貨通過多個貿易商和鋼廠多次轉手交易的情況,如何盡量避免因此造成的礦價被人為推高,還有待繼續觀察。”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