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十一五’期間,經濟對煤炭消費的相關系數回落至0.75。但仍然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平均值,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作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產消費國,中國的煤炭總量控制之路絕非坦途。一方面,在旺盛的市場需求拉動下,煤炭企業的發展仍然保持了擴大規模,以產能求收益、以規模求效益的慣性思維。另一方面,煤炭過度開采嚴重,安全和環境保障失控。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煤炭的市場需求與科學產能供應之間形成巨大量差,國民經濟煤炭生產與消費彈性系數久高不下,煤炭行業應嚴格控制總量增速。
科學產能目前僅占1/3
《中國能源報》:我國煤炭產量“天花板”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國工程院提出來的,為什么要設定這么一個“天花板”?
謝和平:目前我國煤炭的生產能力中相當一部分是非科學產能。根據中國工程院課題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我國煤炭綜合考慮生產安全度、綠色開采度、機械化程度三類因素下的科學產能僅為11.1億噸,只占目前煤炭產量的1/3,百萬噸死亡率高、機械化程度低、資源回收率低、對生態和水資源破壞嚴重的煤炭產量占煤炭產量比重的2/3。
煤炭的市場需求與科學產能供應之間形成了巨大量差。
《中國能源報》:所以從科學產能的角度來說,“天花板”其實是現實存在的。
謝和平:是的。煤炭行業必須找出一條符合中國煤炭實際生產產能的現代化發展新路子,采用我們課題組研究提出的一套全新的科學產能、生產安全度、生產綠色度,機械化程度的新觀念和新標準來規范和約束我國的煤炭生產和供應,轉變發展觀念,確保我國煤炭工業向安全、高效、綠色方向轉變,重新確立我國現代煤炭工業應有的形象和地位。
簡言之,就是樹立科學產能理念,嚴格控制煤炭總量增長速度。
《中國能源報》:我們需要為此做什么?
謝和平:將科學產能的標準作為煤炭企業的門檻,不符合科學產能標準不開礦、不落實安全條件不生產。
按照保持已有,改造一批,以新建礦井為主的原則全面推進科學產能的發展,保持已有1/3科學產能的穩定生產;新增產能嚴格按科學產能標準開工建設;爭取對另外1/3未達標的煤礦,從科技上進行攻關和技術改造,使其達到科學產能的要求;剩下1/3落后和不可改造的部分逐步予以淘汰。
《中國能源報》:今年一季度,煤炭的產銷量和鐵路發運量增速雙雙下降,從市場的角度出發,您怎么看煤炭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謝和平:隨著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的力度加大,未來煤炭需求的增長會逐步放緩,煤炭市場空間會進一步縮小。因此,煤炭行業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均要求煤炭開發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要利用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好的有利時機,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發展思路,提高發展能力,實現從“量的崛起”到“質的繁榮”。
煤炭消費彈性系數偏高
《中國能源報》: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生產消費和GDP之間有什么具體聯系嗎?
謝和平: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煤炭消費巨大,經濟與煤炭兩者唇齒相依。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增長與煤炭生產與消費增長的全過程,不難發現,兩者增長速度變化趨勢非常接近,波動周期也基本趨同,具有較大的相關特征。
我們對GDP增速與煤炭消費增速這兩組歷史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計算,計算結果表明:從1953年到2010年,我國經濟與煤炭消費增速之間的相關系數平均約為0.6左右。建國初期,由于我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高達95%以上,煤炭消費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關系數值較高。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煤炭消費與國民經濟的相關系數值相對減低,為0.49。2000-2005年“十五”期間又反彈至0.81。
“十一五”期間,經濟對煤炭消費的相關系數較上一個“十五”期間有所回落,降為0.75。但這一相關系數仍然偏高,超過了過去幾十年該指標的平均值。
《中國能源報》: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煤炭消費與國民經濟的相關系數曾降至0.49,“十五”期間為何又飆升至0.8以上?
謝和平:本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由于我國汽車、房地產業、重化工業、電力工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加上隨之而來的城鎮設施建設加快助長了高耗能行業的發展,導致以煤炭為主的粗放型能源經濟模式再次升溫,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系數逐漸增大。
這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高度依賴。
《中國能源報》:從國民經濟煤炭生產與消費的彈性系數來看,“十一五”期間也表現為逐步上升的趨勢。
謝和平:是的,“十一五”期間,我國煤炭消費的彈性系數高于過去20多年0.6的平均水平,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煤炭生產與消費增長相對經濟增長的敏感性逐年增強。
另外,同期萬元GDP煤耗強度基本保持在每萬元GDP0.7噸(以2005年不變價計算)左右的水平,與2005年相比略呈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不明顯,平均值與“十五”期間的煤耗強度不相上下。
《中國能源報》:作為主導能源,煤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有多大?
謝和平: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們進行了一個初步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煤炭生產和主要用煤行業對我國GDP總量和增量的總貢獻率達到15%和18%左右。
相對于油氣開發和電力與熱力生產行業,煤炭開發行業的GDP貢獻率指標增長速度較快,于2008年超過前者躍居第二,并逐漸向后者的GDP貢獻率水平靠近。
在這三個行業中,煤炭開發行業向國家上繳的利稅總額近年來增速最快。“十一五”初期,煤炭開發行業利稅上繳總額基本與油氣開發行業平齊,低于電力與熱力生產行業。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煤炭利稅上繳總額實現1758億元,接近電力與熱力的1823億元的上繳水平,且大大超出油氣的1150億元,巨大貢獻不可低估。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