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十五屆科博會的重要活動,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23日在北京開幕。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發言時指出,能源政策機制尚未完善,能源價格沒有完全反映資源稀缺性、不可再生成本和環境污染治理成本,特別是終端能源價格偏低,造成能源資源過渡開采、浪費使用和低效率配置。
從成績來講,中國節能水平在穩步提升,中國以比較低的能源消費支撐了經濟較快的發展。十五期間,我們國家GDP年均增長11.2%,能源消費年均增長6.6%,能源消費的彈性系數有比較大的回落,在十一五期間彈性系數還在1以上,到了十一五降到0.07%。單位GDP能耗也是在實際下降。
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比較突出,主要是上大壓小,累計關停7653萬小機組,使得30萬千瓦機組占火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70%以上。
電力行業的環境保護取得了成效,全國脫硫機組達到5.7億千瓦,占煤電裝機比重由05年的17%增加到86%。單位二氧化硫排放也減少了50%,燃煤電場平均除塵效率提高到了99%以上。
煤炭行業成績也是比較顯著,主要是關閉淘汰小煤礦,累計關閉的1萬多處,淘汰落后產能5.7億噸。
煤炭生產集約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國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達到32億噸,占全國煤炭總產量90%以上。到去年底,全國億噸級煤炭企業達到7家,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煤炭企業達到18家,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51%。
能源資源綜合利用也取得了進展,重點講一下煤炭行業。有11家煤炭企業列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在11年全年煤層氣抽采量114億立方米,利用量48億立方米。
清潔能源比重在不斷增加,去年水電裝機突破2.3億千瓦,裝機規模是世界第一。
核電也是穩步建設,現在在建有26臺,裝機容量2924萬千瓦,占全世界40%以上。
太陽能產業發展比較快,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去年底達到300千瓦,比上一年增長3倍以上。
生物質能開發利用也得到了積極推廣,現在生物制裝機達到450萬千瓦,其中秸稈發電200萬千瓦。
節能科技水平在顯著提高,我們還在搞IGCC,就是煤氣化聯合循機組發電,現在煤化工進展也比較好等等,在十一五期間能源科技裝備水平進展的特別快,對節能環保有重大貢獻。
第二方面是我們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體有這么幾個問題:
一個是能源效率總體仍然偏低。國內生產總值占全世界GDP9%左右,但是我們能源消費翻了一番,達到了19%。我們國家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2.5倍,美國的3.3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這和我們國家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聯系。
主要產品的能耗與先進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像鋼差距在11%左右,水泥綜合能耗差距在23%左右,造紙行業差距更大。
總體來講,我們國家能源生產和轉化過程用能高達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11%,資源回采率和轉化效率也比較低。
經濟結構制約能效提高,一產占10%,二產占47%,三產占43%,五高能耗的二產占的比重比較大。
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如果我們降低第二產業一個百分點,相應提高第三產業一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以降低一個百分點。四大高能耗產業能源消費約占全社會接近一半,47%。四大高能耗產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最高的,達到3.28噸標準煤,這是節能的重點所在。
第四是能源結構亟待優化。我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約40個百分點。
最后是能源政策機制尚未完善。能源價格沒有完全反映資源稀缺性、不可再生成本和環境污染治理成本,特別是終端能源價格偏低,造成能源資源過渡開采、浪費使用和低效率配置。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還不完善。還有一些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對調結構、轉方式重視不夠。能源消費和污染物排放計量、統計嚴重滯后,監測、監管能力亟待加強。
最后講講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效期待的一些重大舉措。一個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最后是推動能源設計和利用方式變革。我國能源消費增長比較快,去年消費2.3億噸標煤,相當于意大利和墨西哥一年的消費量,世界也僅有13個國家的能源消費總量超過該數字。
中國這樣長期下去,勢必要影響嚴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簡單的測算,2020年我們國家要消耗55億噸標煤,2030年要消費75億噸標煤,相當于目前OECD國家消費總量的總和,他們總和也就是75億噸標煤,所以這是非常驚人的。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在十七屆五中全會決定當中講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也明確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確定總量控制目標和分解落實機制。
去年底中央經過工業會議部署“抓緊出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實行強度和總量雙控制”。
溫家寶總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進一步提出,要抓緊制定出臺合理控制能源總量的工作方案,目前這個工作方案已經制定出來,而且也經過了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的審議,正在按照審議的意見來修改完善,下一步還要報到國務院批準和實施。
一直以來,我們能源發展都強調保障供給,強調能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新形勢下,在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要由能源保障供給轉變到科學調控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發揮能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反作用關系,通過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性倒逼機制,促進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以能源的科學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實行總量雙控制對節能減排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十二五期間,我們既要繼續制定積極的節能耗定量目標,也要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加強需求側管理,保障基本用能,限制過渡用能,鼓勵節能用能,著力提高能源生產轉換和利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走新型工業化和綠色城鎮化道路,以盡可能少的能源消費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重大舉措是推進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一個是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可以離網運行,也可以并入電網,避免了電力系統遠距離輸電的線路損失和極端環境變化的影響,具有非常好的經濟、節能和減排效益,應大力發展冷熱電三聯動機制,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分布式能源發展滯后,有包括技術、經濟及市場等方面的約束,主要是分布式能源作為一種新的能源供應系統,遭遇一系列傳統觀念、行業利益以及制度和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問題,必須破除政策、體制和法律障礙,為發展分布式能源創造良好環境。
第二點重大的問題是推動煤炭生產和利用方式的變革,因為我們國家比較特殊,煤炭戰略比重大,占了70%,所以做好煤炭大文章是我們國家節能減排的關鍵,所以煤炭生產方式變革就是地面開采以后造成地面塌陷,怎么讓地面不塌陷,不對環境產生影響,就是搞礦井充填。還有要搞煤炭地下氣化工業化。
煤炭開采容易造成水資源流失、造成地面層塌陷等很多社會問題,所以通過充填開采,原來公路面煤采過去以后,上面的地面就拖落下來,造成地面水系破壞,造成地面沉陷。如果把采煤空間充起來以后,不造成水資源流失,不造成塌陷,煤炭開采就可以做到和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目前這項工作在全國也是在發展過程當中,剛剛起步,下一步要大力發展。這個圖就是井下用高水膨脹材料充填體的實景。
還有煤炭地下氣化工業化,把電解、生產和氣化形成一體,現在世界上也在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有3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進行探索,我們國家在內蒙古現在就有在生產。地下氣化會在下面形成一些空間,空間里煤灰就不上來,在地下就作為充填料。還有一些研究,把二氧化碳制成水泥,或者把二氧化碳儲存到地下氣化開采空間,我們能夠做到地面不塌陷,又解決了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但是地下氣化有一個使用條件的問題,以及對環保的影響等等很多問題要研究,但是是非常有前景的,值得我們高度研究和發展。
能源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提高能效、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的關鍵因素,總書記在05年11月17日指出,中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的改進和更替。
今年1月16日,溫家寶總理在世界能源峰會上指出:科技決定能源的未來,科技創造未來的能源。從長遠看,最終解決未來能源問題,并不取決于對能源資源的擁有,而是取決于對能源高科技的擁有,取決于能源科技革命的突破性進展。
來源:新華08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