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雙雄:“非常”撞線
兩大臨海基地的獲批對寶鋼、武鋼提升競爭力意義重大,但對深陷產能過剩的中國鋼鐵工業來說,又多了一層憂慮
如果你參加的是一場歷經30余年的長跑,撞線的那一刻,會是怎樣的心情?
眼下,湛江市市長王中丙就是這樣一位“跑部錢進”的“運動員”。5月24日下午,剛剛走出國家發改委大門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手捧批文,深情一吻。湛江本地媒體的報道甚至將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精確到了分鐘:“5月24日17時08分,從國家發改委傳來好消息:全市人民企盼已久的湛江鋼鐵項目經報請國務院原則同意之后,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批復。”
與寶鋼湛江項目同時獲批的還有武鋼防城港千萬噸級鋼鐵項目。湛江作為鋼鐵基地,歷經30余年考察論證。即便是從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同意湛江和防城港項目開展前期準備工作算起,也已等待四年之久。期間,受金融危機影響,兩大項目一度被發改委暫停核準。
四年時間,中國鋼鐵行業一直因產能嚴重過剩而屢遭詬病。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下上馬兩個千萬噸級項目,究竟意味著什么?
寶鋼的新藍圖
與市長毫不掩飾的激動相比,兩大鋼鐵巨頭雖然內心亢奮,但刻意掩飾。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告訴《中國企業家》,“現在需要的是低調。”據說,這也是國家發改委提出的要求。
寶鋼湛江基地5月31日舉行了開工儀式,邀請媒體的數量只有十幾家,不在受邀之列的媒體一律被冷冷地拒絕。記者在湛江參加完開工儀式后,馬不停蹄趕往防城港,當地發改委官員一臉警惕,“你們媒體是不是想把這事再攪黃啊!”
低調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產能過剩的陰影籠罩著中國鋼鐵行業。2011年,中國鋼鐵產業產能已近9億噸,生產了7.3億噸,賣出去的只有6.85億噸。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現了21世紀以來的首次全行業虧損。在這個“非常時刻”,還要開工建設兩個1000萬噸級的鋼鐵基地,風險和壓力陡然增大。媒體也廣泛質疑國家發改委為何要在此時發放“通行證”。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面對經濟越來越明顯的下滑趨勢,發改委是希望通過擴大投資“保增長”,而真正的產能釋放要兩三年后才見分曉。
外宣上的低調,并不妨礙儀式現場的高調。近1000名來自北京部委、全國各地的嘉賓,受邀參加湛江基地開工儀式。廣東省委書記、省長亦親臨現場。從湛江市區到東海島鋼鐵基地的道路兩側,懸掛著慶賀條幅,路邊也遍插彩旗標語。寶鋼集團副總經理、寶鋼湛江公司總經理趙周禮表示,籌備多年的湛江基地終于獲準建設,想到這些他感慨萬千。
湛江作為鋼鐵基地的考慮,最早始于冶金部1978年在廣東省的布點規劃。即便從1992年寶鋼等企業到湛江東海島考察基地算起,時間也已過去20年。后來到1998年,寶鋼因為海水淡化成本過高等原因,放棄了在東海島的發展計劃。據稱當時有湛江的大學生得知老家即將建設鋼鐵基地,放棄了在外地的工作機會,回到湛江。沒想到的是,湛江鋼鐵基地的建設一波三折,直到第五次上報,才終獲核準。
2003年,廣東韶鋼集團希望能在東海島開辟新的陣地。當時,韶鋼集團與湛江市政府達成協議,計劃在東海島興建300萬噸的鋼鐵產能。接著又提升為500萬噸。之后韶鋼集團派駐到東海島200余人,并開展了三通一平工作。
但資金瓶頸問題隨之顯現。該項目需要用200億到300億元才能完成建設,規模有限的韶鋼集團力不從心。當時,韶鋼集團希望與粵海集團共同出資建設,以解決資金問題。但從事貿易的粵海集團與規模偏小的韶鋼集團的結合,沒能讓廣東省政府下決心予以支持。
2004年,廣東省政府決定引進寶鋼集團這家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整合省內的韶鋼集團和廣鋼集團,接手湛江鋼鐵基地建設。2006年,寶鋼集團、韶鋼集團與湛江市政府簽約,決定成立合資公司運作該項目。
到了2011年,湛江基地改為由寶鋼集團獨資建設,韶鋼集團則由廣東省政府劃撥給寶鋼集團成為一級子公司。
寶鋼集團看中湛江有兩點原因,一是原料供應之便。從巴西進口鐵礦石,30萬噸的貨輪可直接停靠湛江東海島新港,每噸礦石運費比寶鋼現在經洋山港接駁到長江吳淞口碼頭要少8美元,僅此一項,每年節約的航運費用就約10億元人民幣。
二是貼近市場。廣東省經濟總量全國第一,年鋼材消耗量超過5000萬噸。其中60%要從外省購入,本地的韶鋼、廣鋼無法滿足當地需求。而且坐鎮湛江,還可以出口東南亞國家。
上海緊張的用地環境和城市發展的要求,也讓寶鋼集團思索新的發展空間。此前,因為世博會,寶鋼位于浦東的浦鋼即進行了搬遷。到廣東沿海建設基地,是寶鋼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
按照規劃,寶鋼湛江基地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同時預留二期發展空間。主要生產的品種有熱軋薄板、熱軋高強度板、普冷板、熱鍍鋅、熱鍍鋁鋅,面向汽車、家電、機械、建筑、造船、集裝箱、鐵道、石化等行業。產品定位體現低成本、精品化。
寶鋼集團副總經理趙昆表示,湛江基地建設,將會把寶鋼30年來積淀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大批專利和技術訣竅進行系統集成和再創新。寶鋼還將在湛江基地投入80億資金和116項先進成熟的節能環保技術,實現國內領先的噸鋼綜合能耗575千克標煤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世界效率最高的綠色碳鋼薄板生產基地。
至于曾讓寶鋼一度卻步的淡水供應問題,當地政府計劃建設鑒江供水樞紐工程,通過地下水管從幾十公里外吳川境內的鑒江引水上島,建成后每年可供水2.8億立方米,以滿足鋼鐵基地的淡水需求。
武鋼的生命線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北重南輕”,長江流域以北的產能占到中國鋼鐵產能的85%,而作為經濟重地的長江流域以南鋼鐵產能只占中國的15%,消耗量卻占全國的一半左右,北鋼南運,浪費了大量物流成本。從原料供應看,中國鋼廠所需的鐵礦石67%要從海外進口。因此,到南方、到沿海發展布局,成為近幾年中國鋼鐵業發展布局的基調。
而同為南方臨海鋼鐵基地,防城港項目對于鐵礦石近80%依賴進口的武鋼意義更為重大。難怪其總經理鄧崎琳將之視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發展工程”。
武鋼地處中部腹地,環境制約很大,每年其為武漢青山區的環保投入近20億元。加上武漢整塊大面積的土地稀少,武鋼在武漢的投資成本很高。而到廣西防城港建廠,土地成本較低,鐵礦石到岸價更低,還可以開拓西南市場。
2002年起,武鋼即開啟到沿海發展的夢想。2005年,武鋼在防城港開始土地和環評等準備工作。
武鋼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總投資為639.9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此外還預留了2000萬噸發展空間,總規劃產能3000萬噸。目前武鋼集團旗下鋼鐵企業的產能為4000萬噸,防城港基地如果建成,幾乎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武鋼。經濟落后的廣西,更是對此項目寄予厚望,將其列為一號工程。
在中國鋼鐵業版圖上,武鋼一直希望成為“中西南地區霸主”。2005年提出中西南戰略的時候,西南地區的鋼鐵需求量每年近6000萬噸,而彼時西南地區的鋼鐵企業產能只有幾百萬噸。到2010年,廣西、四川、重慶、云南、貴陽等西南地區年鋼材消費量達到6280萬噸,而這一地區目前鋼材年產量仍不足2600萬噸,市場空間巨大。
但隨著之前對湖北鄂鋼、云南昆鋼和廣西柳鋼收購參股完成,想要再上一層樓,可以收購整合的對象已經很少。自建防城港新基地,是武鋼贏得新的規模優勢的重要選擇。
降低物流成本曾是武鋼集團到防城港發展的首要考量。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2005年之后,通過在防城港建設基地,提升集團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的觀點在武鋼內部逐漸占據上風。目前,雖然中國的鋼鐵企業產能規模已經超過了國際巨頭新日鐵和蒂森克虜伯,但技術水平、單位耗能等方面與這些巨頭相比仍存差距。
“在中國如果論技術先進,主要是寶鋼的寶山基地和武鋼的青山基地。”武鋼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收購企業,只能輸出武鋼的資金、管理、技術,不能對武鋼集團整體的管理和技術提升帶來多大作用。而新建項目,可以在白紙上畫出最美的藍圖。
據透露,防城港基地生產的產品比重為,25%的熱軋板、40%的冷軋板、寬度達到5米以上的中厚板,還有汽車板、硅鋼片、家電板等國內大量需求的優質鋼材。
其中,造船用的中厚板鋼材是武鋼寄予厚望的品種,它需要具備高耐腐蝕、高耐候的品質。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國內所需的這種鋼材多從蒂森克虜伯和新日鐵進口。武鋼集團有關人士認為,中國未來要拓展海洋發展空間,武鋼防城港基地所產的高端鋼材市場空間巨大。
不過,雖然項目已被核準,武鋼集團位于防城港建設銀行大廈的辦公室目前還并不熱鬧,只有其中兩層樓的三四個辦公室開著,幾名財務和綜合管理部的員工在此辦公。有消息稱,武鋼集團有相關技術人員已經被要求待命,準備開赴防城港。按照規劃,920萬噸產能的防城港鋼鐵廠,自動化程度較高,僅需要5000到6000名員工。武鋼屆時可能會派出500到1000名骨干到此,其他則從當地招聘。
從建設基地的資金壓力看,武鋼比寶鋼更大。按照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為50%,對武鋼而言就是近320億元。而武鋼集團2011年的收入為2100億元,利潤只有35億元。有說法稱,武鋼集團還在多方面籌措資金。
過剩時代的競爭
從2003年開始,中國鋼鐵行業大干快上,產能迅速擴張。最近幾年,鋼鐵產能已經翻了兩番。“從1億噸產能開始,中國即有聲音說產能過剩了,現在已經到了9億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現在的過剩不是僅僅低端鋼鐵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也過剩。”鋼之家網總經理吳文章說。面對這樣的境況,寶鋼和武鋼集團管理層心里也在打鼓: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投資數百億資金,的確考驗兩家集團的智慧和勇氣。
“產能置換”是主管部門應對產能過剩的一條鐵律。為了獲批湛江項目,廣東將在已淘汰1164萬噸省內落后鋼鐵產能基礎上,繼續推進廣鋼環保搬遷,按計劃有步驟地關停廣鋼白鶴洞和珠江鋼廠,以及省內其它落后鋼鐵產能,擬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同時,寶鋼將分步實施上海地區鋼鐵業結構調整,淘汰650萬噸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而防城港項目將在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用生表示,應該大規模生產更多優質高端鋼材,如此,落后的產能才會被淘汰出市場。
但實現起來并非易事。“實際上,前幾年沒有核準湛江和防城港基地,也可能是個好事。”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主任曾節勝告訴記者。首鋼搬遷到曹妃甸后現在處于虧損之中。鞍鋼的鲅魚圈項目,也難言盈利。
新建項目虧損的原因,一是新設備折舊數額大,二是需要償還巨額貸款利息,三是一些流程工藝剛開始銜接不一定那么順暢。還有,高端產品的需求空間有限等。這也造成一個現象,即老廠盈利,采用了最新設備、技術的新廠卻虧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原首席分析師李世俊表示,未必高端就能賺錢,適應市場才能盈利。以前油井管是中國進口最多的品種,國內自給率只有12%。2010年,油井管的自給率,達到了97%,將進口產品幾乎擠出中國,但利潤也隨之大降。中間,相關生產企業經歷了從賺錢到不賺錢的過程。這種情形也出現在了管線鋼和硅鋼產品上。
而且,湛江和防城港鋼鐵基地直線距離只有200公里,都提出了打造高端產品基地的目標,都在考慮生產高端船用板等產品,業界對于兩者未來可能形成慘烈競爭表示擔憂。
業內人士認為,湛江和防城港的鋼材產品未來可能有一半出口到東南亞等地。但由于臺塑在越南建了鋼廠,其它鋼鐵巨頭也在印尼等地布局,未來東南亞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防城港發改委的一位官員表示,目前在中國不過剩的行業很少,這才是市場經濟,鋼企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百煉成金。
有消息稱,目前兩項目是在穩步推進建設,兩家鋼鐵企業迅速建設項目的積極性并不高。
湛江和防城港基地開建對業界其它競爭對手威脅無疑是巨大的。河北是中國第一鋼鐵產能大省,其產品部分南運到廣東、廣西銷售,寶鋼、武鋼基地建成后,將對河北省的鋼鐵企業造成沖擊。
有的民營鋼企,則對政府只是核準國有鋼鐵企業的項目存有意見。河北一家鋼鐵企業負責人否認了民企主要是因為環保不達標等原因而不能得到核準。他認為,有些技術改造,更新設備的審批,政府也應該給予考慮。
來源:《中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