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4點,9月7日的中鋼協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顯示,歷經18年漲跌輪回,鋼價回到起點之下。但是中國鋼鐵行業全行業虧損的局面才僅僅開了個頭。
中國的粗鋼產能已經超過9億噸,產能過剩超過1.6億噸,奇怪的是產能仍在持續增加。據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給本報提供的數據,全國今年年底前要建成的高爐還有58座,還將新增產能8440萬噸。
中國的鋼鐵產能歷經了短缺—局部過剩—結構性過剩—全面過剩之后,鋼鐵產能已經步入體制性過剩時代:價格低迷與產量增長并存,需求下行與產能擴張并舉,高庫存而高產量,低效益而高投資,市場總體供大于求而新建項目仍在上馬……存在于中國鋼鐵行業的諸多“悖論”已經不能用簡單的經濟規律來解釋。
開工開不起停產停不起
河北武安裕華鋼鐵公司一個600立方米的高爐剛剛停產檢修。這家鋼廠的負責人5日對記者說,眼下市場情況非常糟糕,現在是煉一噸虧一噸。上半年勉強湊合著生產,但7月份以來,鋼價繼續下降,已經受不了了。“按照成本算,煉一噸鐵水,基本上要2800元左右,但是鋼材的出廠價已經降到3100元了,而且還在降。這個是沒辦法做的。鋼廠成本再低,也沒有市場價格低。”上述負責人表示。武安裕華鋼鐵公司2010年12月已經歸屬河北鋼鐵集團。綜合產能680萬噸。有員工10500余人。
雖然鋼廠想著眼下應該停產,但是這位負責人說,停產檢修時間不會很長,更不能關門。“鋼廠要考慮停產之后員工失業怎么辦,銀行上門追債、不再給貸款怎么辦,還有政府,眼睛都在盯著企業,要完成GDP和稅收指標的。如果一停產,銀行就會上門,政府也會上門,職工也不會答應。現在是開工開不起,停產也停不起。非常糾結。”
日照鋼鐵和山東鋼鐵濟南分廠相關管理人員對本報表示,目前國內需求雖然低迷,但鋼廠所有生產線都正常運轉,最多也只是限產。
截至9月5日,中國聯合鋼鐵網統計,全國共有54座高爐已確定停爐或檢修,影響產量236.3萬噸。
但是鋼廠減產仍不及預期,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供需矛盾還在加劇。分析師對本報表示,今年已經連續5個月全國粗鋼產量都在6000萬噸以上,而去年市場好的情況下,也僅只有5月份一個月產量在6000萬噸以上。“市場肯定是承受不住的。目前鋼價已經接近歷史低點,仍然有看不到底的感覺。”
研究員把越虧損越生產這種現象稱為鋼鐵企業巨額虧損下的“自殘”模式。
產能釋放因由
雖然按照常理,由于低迷的鋼材價格、巨大的庫存和虧損額度,鋼廠會大幅減產尋求自保,然而,事情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為什么需求減弱、價格下行,產量卻還在增長?誰在增產?
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的判斷是:今年1-7月中鋼協會員企業的投資增幅為負值,產量也是負增長的。增量肯定都是來自一些地方鋼廠。
民營鋼企比較集中的河北武安,鋼廠直接燜爐熄火的不多,大部分處于限產當中,限產期間,高爐沒有熄火,只是等訂單來了,隨時安排生產。
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董事長萬喜河對本報表示,眼下大市場如此,要掙錢是很難的。“武安這邊的鋼廠,虧得厲害的,一噸鋼能虧300多元,一般的虧損都在100元以上。”現在大部分鋼廠都在虧,只是大家采取的措施不一樣,所以虧的幅度不同,尤其是那些大鋼廠,前期進的鐵礦石原材料價高,虧損更為嚴重。
但是限產好過停產,萬喜河說,停產的損失不是小數目。一個1080立米高爐熄火再點火的費用,就是1000-2000萬元。“所以大部分鋼廠采取的是限產檢修。就是根據市場的訂貨,再決定生產,原材料都是即用即買的,不涉及到庫存和資金占用,這是目前大家都在采取的做法。這樣也可能是虧的,但是至少不會虧太多。”萬喜河對本報表示。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目前有2000多萬噸的產能,2010年12月被河北鋼鐵集團收編。
與鋼鐵企業常年打交道的分析師認為鋼企產能擴張有多重原因。按照她的分析,鋼鐵企業產能擴大、產量提高的原因,首先是不敢停產,高爐封爐再點火,費用是很高的。要計算成本是否合算。其次,停產就意味著經營不下去了,企業貸款,就要告停,銀行不但不給貸款,還要追要前期貸款。保持產量就有一定規模,而規模是銀行貸款的一個基礎數據。這是經營上的需要。再次,現在整體經濟下行,地方要保證一定經濟增速,尤其華東、河北、東北等地,鋼鐵產業規模大,對當地經濟貢獻就大。要保證在當地的經濟任務的完成。還有,從社會責任上,停產之后,工人就要回家,會造成社會負擔。所以虧損也要生產。
分析師表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鋼鐵企業也有保證市場份額的考慮。如果哪家鋼企先停產,其他鋼企是不會停產的,誰能堅持到最后,就會把減產市場補上來,鋼企就失去一些客戶,所以只是喊著減產,并未見真正大規模減產。
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明知道停產限量對總體行業和總體利益有利,但是由于擔心自己減產為競爭對手讓出空間,反而會拼命保產。
與此同時,歸因于“4萬億”的滯后效應,新增產能也還在不斷達產。據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統計,全國今年年底前要建成的高爐有58座,這58座高爐的總產能達到8440萬噸。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對記者說,這個統計是很不完全的,寶鋼的梅山項目、山西的幾座大高爐都沒有計算在內。這些高爐中,絕大多數是新上項目,也就是新增的產能。真正為了落實國家的產能淘汰和結構調整政策的項目很少。即便是淘汰,也是拆掉小高爐,新建大高爐,這樣產能怎能不擴張呢?
而今年以來,得到國家核準的項目,只有寶鋼湛江項目和武鋼的防城港項目。其他的全部都是“先上車后買票”。
沉疴:體制性產能過剩
據本報了解,在河北的武安地區,民營鋼鐵企業總計有5000-6000噸產能,幾乎沒有國家正式批準建設的項目。
武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營鋼鐵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政策,所有新建高爐都是需要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的,但是武安地區沒有人上報。最近這六七年,甚至是10年來,國家發改委幾乎沒批過一個民營企業的鋼鐵項目。“但是過去5-10年行情非常好,一直處于高增長狀態,那么好的掙錢機會,很多民企不批也干。所以目前50%鋼鐵產能沒有備案,擴張的幾乎都是這些民企。”這位負責人說。
按照國家政策來說,新上的鋼鐵項目,只要是沒有經過國家發改委核準的,就屬于違規產能,從政策上講,違規產能是沒有電力保障的,地方政府可以不給你供電。但是很多沒有報批的鋼廠,最后不還是開得很好,地方政府畢竟要考慮到鋼鐵項目這么大的投資、財稅收入、就業等等,最后建起來的也都開工投產了。
分析師說,作為納稅大戶,地方不會對這些鋼鐵企業管得太嚴。有部分民營企業,索性在設計時盡量換大爐子,就能通過檢查,不用更換了。所以淘汰了半天,實質上產能更大了,因為民企為了生存,都是拆小的,換大的。有部分產能反倒擴大了。
而真正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審批程序來走的鋼廠,反而需要承擔巨大的時間和財務成本。
8月16日,重慶鋼鐵搬遷項目,歷經5年審批,終于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核準,獲得合法身份。重鋼搬遷始于2008年,此后的幾年間由于一直沒有得到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核準,只能通過大量的短期貸款來投資新廠,短期貸款意味著較高的融資成本。重鋼搬遷項目總投資300億,投資新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短期貸款而來,這造成新重鋼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
重慶鋼鐵一位高管對本報表示,眼下總共三座高爐的重鋼,一座2500立米的高爐已經停產檢修。重鋼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等原材料成本較高,加上沉重的資金成本,因此即便是最終得到獲批,重鋼依然高興不起來。
劉海民表示,現在還是有很多民營鋼廠在投資建設新的高爐項目。新上的鋼鐵項目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北、山西、江西、黑龍江等地。
在劉海民看來,民營鋼廠和國有鋼廠相比,有著不小的成本優勢,民營鋼廠的期間費用較低,包括管理、財務和銷售三項費用。對比來看,國有企業的期間費用在每100元的銷售收入中占比是3%-4%,而民營企業只有1%左右。國有鋼廠職工平均工資要比民營鋼廠每月高出1000元左右;而且由于國有鋼廠占用銀行貸款較多,所以財務費用也比較高。相反,很多銀行不愿意把錢貸給民營鋼廠,反而民營鋼廠的財務負擔較輕。
劉海民說,這些年鋼鐵產能的擴張,主要是以民營企業為主,今年以來尤其如此。今年1-7月,全國500萬元以上鋼鐵項目投資完成3496.8億,完成投資,資金來源合計3038.1億元(3496.8-3038.1=458.7億,應為鋼廠在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欠款)。其中非國有鋼廠資金來源總計2293.6億元,自籌資金達到了2051.3億元,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民營鋼廠投資的資金來源并非銀行貸款而是自籌;國有鋼廠的資金來源合計744.5億元,其中自籌資金為607.5億元。
“事實上,這些年超過一半以上的鋼鐵項目都沒有核準、沒有上報,這說明鋼鐵投資政策和產業政策已經成了一個擺設了。”劉海民說。
經濟下行“鋼”開始?
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官員對本報表示,產能無序擴張,從中央的態度上來說是不允許的,問題出在地方政府,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投資、GDP、稅收甚至就業等方面的考慮,對一些鋼廠的建設是一直默許的態度。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對違規產能的清理整頓正在按照國家的“十二五”規劃和鋼鐵產業布局調整規劃有序推進,將會逐步對那些沒有得到核準的鋼鐵項目,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河北新武安集團負責人萬喜河認為,鋼廠的投資其實不是政策決定的,而是市場決定的。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你讓他投資,都不會有人投資;但是過去這一段,市場好了,能掙錢了,還是會有企業繼續投資的,靠國家的政策根本控制不住。
業內研究人員也給出了答案。他們更傾向于依靠市場經濟自身調節來解決。分析師表示,鋼鐵行業眼下的產能過剩,再有三年也很難消化。靠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自身很難消化。這是一個經濟周期,是國際國內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按照經濟規律。只要產能過剩還存在,需求沒有大的改觀,鋼材價格就會繼續下行,直到一些企業因庫存加大、高產低效、虧損持續,直至資金鏈斷裂死掉,最終行業內產能減少,產量減低,重回供求平衡,鋼價才能重新穩住,市場才能重新回暖。”分析師表示。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現階段下中國鋼鐵行業要有效實現供需總量平衡下的自覺減產,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體制性的產能過剩不僅出現在鋼鐵行業,也出現在水泥、重型機械、船舶制造甚至風電、光伏太陽能等新興產業中,市場也在擔心,這些產業的問題如果進一步傳導到金融領域,將對整體經濟造成影響。
正如中歐商學院教授許小年以《經濟下行“鋼”開始》為題表述的:企業虧損,庫存積壓,三角債卷土重來。待銀行撐不住時,企業關門,失業增加,社會穩定堪憂。如果政府以XX版“4萬億”應對,就要多收稅,企業更加困難,惡性循環。不改革,這一關看來是過不去了。
來源:經濟觀察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