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叫苦連天陷入困境的鋼鐵企業亟待尋找出路
近日,我國鋼結構住宅又一示范項目——杭蕭鋼構包頭“萬郡?大都城”竣工,業內專家給予高度評價。
“杭蕭鋼構鋼結構住宅專業體系為我國鋼結構住宅體系走向通用化奠定了基礎,我國住宅產業化發展更有希望了。”住建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說。
政策陽光灑進“鋼窗”
“公司已具備年產1000萬平方米鋼結構住宅的生產和制造能力。”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告訴記者。對“十年磨一劍”的杭蕭鋼構來說,今年最大的喜悅莫過于鋼結構行業終于可以沐浴到國家政策的陽光了。
4月27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將通過建立財政激勵機制、健全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推進相關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等多種手段,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作為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鋼結構住宅具備自重輕、建設速度快、性能好、節能、節材、節水、節地、抗震等優異性能,是對城市環境影響最小的建筑結構之一。
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平均兩天半到三天一層,不到兩年,一期27.5萬平方米已進入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和室內裝飾階段。”包頭萬郡?大都城項目總設計師方鴻強介紹。2010年,杭蕭鋼構開始在包頭市建設高度為96.6m,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的32層的萬郡?大都城建筑群。
由于采用型鋼混凝土核心筒體的混合結構體系,側向剛度大,對建筑平面的適應性較強,容易滿足住宅平面布局、防火、隔聲的功能要求。在筒體中設置鋼柱、鋼梁,不僅增加結構的延性,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而且可以調整施工順序,提高施工速度。
“工地的事情工廠做,室外的事情室內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危險復雜的事情機器做,污染環境的事情不做。”單銀木這樣總結鋼結構住宅的特點。針對現有不足,杭蕭鋼構研發團隊對構建選型、墻體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探索,找到了改進鋼結構住宅性能的一整套辦法。
“藏鋼于民”的最好路徑
今年鋼鐵行業叫苦連天,從“武鋼養豬”到“一噸鋼利潤不及一盤菜”的新聞,折射的現實是陷入困境的鋼鐵企業亟待尋找出路。
“我國3600萬套保障房,如果其中一部分建設鋼結構住宅,以每平方米用鋼30~50公斤計算,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能在商品房得以推廣,將是無比巨大的市場。住宅與鋼鐵聯盟,恰是中國鋼鐵業走出困境的正確道路,也是利國利民的選擇!”中國建筑金屬協會會長姚兵一直奔走呼吁。
“發達國家建筑用鋼量占鋼產量的10%~30%,我國每年建筑用鋼量僅2000多萬噸,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希望國家給鋼結構住宅試點工程適當補貼,鼓勵發展。”鋼結構專家陳祿如建言。
“雖然當下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但是從長遠考慮還是短缺,因為中國優質鐵礦石資源相對匱乏,現在每年進口鐵礦石花費的資金都是天文數字。從‘國家戰略儲備’角度來看,有目的地儲備鋼材,藏鋼于建筑,藏鋼于民,建造鋼結構住宅應該是最好的路徑!”眾多鋼構企業呼吁。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