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4日召開2012年第三次信息發布會,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面臨粗鋼表觀消費量增幅大幅回落、原燃材料價格難以大幅下降、鋼鐵行業虧損加劇、企業資金緊張等突出問題。近期國家加大了穩增長的措施力度,鋼材市場有所反應,9月下旬以來鋼材價格小幅回升,鋼市已出現逐步好轉的跡象。不過,由于鋼鐵產能明顯大于需求,當前鋼材價格回升乏力,繼續保持回升態勢的難度加大,市場能否穩住,尚有待于觀察。
一、鋼鐵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粗鋼表觀消費量增幅大幅回落
今年1-9月,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1027.61萬噸,同比只增加330.26萬噸,僅增長0.65%,而去年同期表觀消費量增加4695.55萬噸,增長10.38,增幅回落了9.73個百分點。主要用鋼行業中鐵路建設投資和房地產(新開工)開發投資均是負增長,造船工業完工量、新接訂單、手持訂單等均大幅下降,機械、汽車、家電行業工業總產值(產品產量)弱增長或增幅較大回落,鋼鐵市場需求疲軟的態勢沒有大的轉變。
2.原燃材料價格難以大幅下降,企業盈利空間大幅壓縮
據鋼鐵協會統計,1-9月份鋼鐵企業財務結算價格同比下降15.64%,而同期企業原燃料采購成本除進口鐵礦石降幅為18.43%(大于鋼材結算價格降幅15.64%)以外,煉焦煤、噴吹煤等原燃材料的采購成本同比僅下降7.67%和3.41%,致使企業產品盈利空間大幅壓縮。9月下旬以后,鋼材價格略有回升,但原燃材料價格也出現了快速反彈,如進口鐵礦石的現貨價格反彈了每噸180元左右,鋼鐵企業繼續面臨高成本壓力
3.鋼鐵行業虧損加劇,企業扭虧任務艱巨
今年以來,雖然鋼鐵企業在開拓市場、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大中型鋼鐵企業仍處于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今年除3、4、5月份略有盈利外,其他月份均處于虧損狀態,且虧損額逐月增加。9月份虧損23.76億元,環比減少虧損18.2億元,主要是由于投資收益增加19.66億元,鋼鐵主業虧損并未減少;虧損企業虧損額63.97億元,環比增加16.87%;虧損面達到52.5%。1-9月份,累計虧損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6戶,虧損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4戶,虧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2戶。
4.企業資金緊張,周轉困難
雖然今年國家采取了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增加貸款額度,并兩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等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措施,但受鋼材價格大幅下跌,虧損增加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資金仍然緊張。1-9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財務費用612.19億元,同比增長29.18%。9月末資產負債率68.49%,同比上升2.02個百分點。銀行借款同比增長12.23%;存貨資金占用比年初增長5.92%;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8.68%,應付賬款同比增長6.11%。鋼鐵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困難局面,個別企業虧損額已經超過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到了企業的正常經營。
二、當前鋼鐵行業的形勢判斷及主要工作
近期國家加大了穩增長的措施力度,鋼材市場有所反應,9月下旬以來鋼材價格小幅回升,鋼市已出現逐步好轉的跡象,鋼鐵企業要認清行業面臨的形勢。
1.四季度市場鋼材需求形勢有所好轉
國家發改委9月份新批25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13個公路項目,鐵路新開工項目增加13個,由年初定的9個增到22個,鐵路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由5160億元增至6300億元。因此,第四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將顯著增長,鋼鐵市場需求比前三季度會有回升,鋼材需求疲軟態勢有所改觀。
2.鋼材價格繼續回升難度加大
由于鋼鐵產能明顯大于需求,隨著鋼價回升,一些已停工的設備又陸續開動,全國日產粗鋼9月份193.15萬噸,環比增長2%,10月份190.63萬噸,雖然比9月份略有下降,但仍然高于8月份水平。另外,隨著冬季的到來,北方鋼材銷往南方市場的數量將有所增加,區域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難避免,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目前鋼材價格回升乏力,繼續保持回升態勢的難度加大,市場能否穩住,尚有待于觀察。
3.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將跟隨鋼價波動
今年以來,只要鋼價稍有回漲跡象,鐵礦石、煤炭等冶金原燃材料價格會立即跟漲,而且漲幅較高;而鋼價下跌時,原燃材料價格卻往往滯后很長時間,且降幅有限。由于這種同漲、不同跌的價格走勢,把鋼鐵行業僅有的一點利潤全部吃掉了。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努力控制鋼鐵產量,促使供需基本平衡,促進價格合理回升是改善企業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全行業要繼續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工作主線,認真貫徹年初理事擴大會確定的“穩市場、控產量、調結構、保盈利”的工作目標,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低于制造成本不銷售”的經營原則,促進供需回歸平衡和鋼材價格合理回升,切忌盲目生產,嚴格控制庫存和資金占用。
同時,要加大對標挖潛力度,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目前,企業的競爭就是成本的競爭,對標挖潛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鋼材價格難以大幅提高的情況下,企業要廣泛對標,尋找差距,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來源:鋼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