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鐵路局召開大秦鐵路增運補欠動員會,要求決戰60天,堅決實現大秦鐵路年運量目標。
兩則宣傳大秦鐵路增運補欠工作成效的新聞接連見諸媒體,一則來自大同站黨辦,文中提到,11月1~3日,大秦鐵路日均運量完成130余萬噸,較前期每日增運11萬噸,3天共計增運補欠33萬噸;另一則來自《人民鐵道報》,報道稱,11月6日,大秦線日運量完成131.17萬噸,再創單日運量最高紀錄。
今年以來,由于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貨運需求增長普遍放緩。對于鐵路貨運中占比最大的煤炭來說,由于國內需求快速放緩,加之進口量大幅增長,鐵路運輸需求受到顯著影響,缺乏貨物資源優勢的國有鐵路和鐵道部控股鐵路更是首當其沖。
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大秦鐵路累計完成煤炭運量31406萬噸,同比減少1181萬噸,下降3.6%;另一條西煤東運重要線路侯月線1~9月份累計完成煤炭運量6155萬噸,同比減少509萬噸,下降7.6%。
年初,有關部門給大秦鐵路初步設定的運輸目標為4.5億噸,9月初,有傳言稱大秦鐵路年度運輸計劃下調至4.3億噸。考慮到1~8月份大秦鐵路僅完成運量27911萬噸,想要如期完成年初確定的4.5億噸運輸目標,9~12月份,平均每月需完成運量4272萬噸,同比增長近15%。這無論對于鐵路運力本身來講,還是對于疲軟的煤炭需求來講,可以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年度運輸計劃的下調在情理之中。
運輸目標下調至4.3億噸之后,是不是就能順利完成了?現在看來也未必。由于10月8日~22日,大秦鐵路進行了為期15天的例行檢修,鐵路運力受到一定影響,10月份全月發運量最多也就3600萬噸,1~10月份累計發運量也就3.5億噸。想要完成4.3億噸的運輸目標,最后兩個月仍需要完成運量8000萬噸,日均煤炭發運量需要完成131萬噸以上,這一數字和11月6日創造的最新發運紀錄相當。對于鐵路方面來說,由于已經創造了131.17萬噸的日發運量紀錄,未來兩個月每天都將運量保持在這一水平,甚至再破紀錄,兩個月完成8000萬噸發運量還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鐵路煤炭發運并不是鐵路一家的事,鐵路只是一個物流載體而已,物流規模的大小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取決于物品本身的供求情況。
當前,下游環節煤炭庫存整體處于較高水平。10月末,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高達9371萬噸,平均可用天數達到29天,均處于歷史高位;11月8日,南方主要接卸港廣州港煤炭庫存高達288萬噸,同樣處于較高水平。由于庫存高企,煤炭需求疲軟,下游用戶拉煤積極性明顯不強。
數據顯示,11月1日至6日,秦皇島港、國投曹妃甸港和國投京唐港,日均煤炭發運量分別為57.6萬噸、14.9萬噸和10.1萬噸,與10月下旬相比,分別下降5.1%、10.2%和12.2%。一方面是港口煤炭發運量回升乏力,另一方面是鐵路調入量保持增長,港口煤炭庫存再度回升。截止到11月8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已經回升至612萬噸,與月初的565萬噸相比,增加47萬噸,增長8.2%。
預計未來兩個月煤炭需求不大可能出現顯著好轉,電廠煤炭庫存仍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用煤企業采購積極性和港口煤炭發運量均亦難以出現顯著回升。這種情況下,如果大秦鐵路執意要將日均煤炭發運量保持在131萬噸以上,環渤海各港口煤炭調入量必將繼續回升,年底,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再度攀升至800萬噸,甚至900萬噸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屆時,在需求疲軟、庫存高企的背景下,又沒有了安全生產導致的煤礦關停,再加上煤炭進口回升,市場預期必然會受到較大影響,國內動力煤市場必然會遭受較大的回調壓力。
總而言之,大秦鐵路增運補欠,增加的是煤炭運量,補的是鐵路業績,這顯然不是鐵路單方面的事情。鐵路業績一定程度上是補回來了,但在煤炭需求疲軟,終端用戶煤炭庫存高企的情況下,增運的煤炭只能是更多的堆存在發運港口,而港口庫存的再度攀升又會進一步影響市場預期,加大煤價調整壓力。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