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臨汾賀家莊村的吳紅標,2014年的冬天燒了3噸煤,用來取暖、做飯。在他眼里,煤炭如枯枝一般,就是一種燃料。他買一噸煤的價格是500元。
此時正值2015年年初。在距離千里之外的秦皇島港碼頭,一噸動力煤的價格為520元。通過大秦線,從山西煤礦挖出的煤,源源不斷地運送至此,并由此發往南方用來發電。
而在長治,潞安集團在數年前已經生產出來第一桶“煤制油”。煤制油的油品質量高于當前最嚴格的柴油規格要求。1噸煤制油的價格不低于市場上柴油7000元/噸左右的價格。
從煤到電(煤發電),從煤到油(煤制油),從煤-焦爐氣-甲醇-烯烴,每一個鏈條的精細延伸,都意味著煤進行了一次非凡的轉化,在價值上得到了一次提升。
一噸煤,到底價值多少,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鏈的延伸、附加值的提升?其核心和支撐又是什么?
一噸煤的價值究竟有多大
從原煤到化工產品,產業鏈的每一次延伸都是利潤的一次增長
一噸煤究竟價值幾多?在吳紅標看來,他買煤花了500元,一噸煤的價值就是500元。
在這里讓我們先看一組數字:
一噸5000大卡的動力煤,6月中旬的價格是250元,用于發電,可發2143度,折價750元;轉化為油,可產0.19噸,折價1370元;變成甲醇,可產0.74噸,折價1740元;變成烯烴,可產0.28噸,折價2780元。從原煤到烯烴價格翻了十幾倍,延伸到石蠟、航空油等高端精細化工品,升值會更大,效益會更好。
煤炭黃金10年,市場最好時,挖一噸煤就可賺幾百元。記者當時在一家大型煤炭集團的中型煤礦采訪時,該礦老總透露過一個讓人大吃一驚的數字:每天的純利潤700萬元!
高企的價格產生著驚人的利潤,驚人的利潤卻并沒有讓煤炭真正體現出應有的價值。全省每年生產9億多噸的煤炭,挖出來直接賣掉的占6億噸。山西賺取的是最簡單的原料利潤,丟掉的卻是遠高于此的煤炭精深加工、產業鏈延伸的附加值。這一數字即便用天文數字表述也不過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黃金十年,全省GDP增速每年都在兩位數以上,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3.4%,一些產煤大縣甚至達到80%以上,煤炭工業對地方公共財政的貢獻達到39.5%。
因一煤獨大,一噸煤的價值主要是挖出來賣出去的價格,市場好時形同暴利,相關產業一榮俱榮。
在需求不振,煤價持續走低的今天,噸煤從近千元跌至200多元,受其影響全省經濟也跌至谷底。全省GDP增速去年為4.9%,全國墊底;今年一季度,僅為2.5%,全國倒數第二。
從挖煤就能賺錢的“黃金十年”,到如今的“多挖煤不掙錢,少挖煤丟市場”,從中國到山西,煤炭產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考驗。
2012年5月份以來,全國煤炭市場連續35個月波動下行。進入2015年,受市場需求放緩、原油價格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價格再次出現持續下跌,庫存居高不下,企業經營困難加劇。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6.5%,但全社會煤炭庫存已持續40個月超過3億噸,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年初的520元/噸下降至5月初的421元/噸。
已是盛夏,煤炭產業卻仍未能擺脫“寒意”。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秘書長梁嘉琨在2015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煤炭經濟運行仍處于低位徘徊,這一態勢短期難以改變,行業脫困任務艱巨。
山西是中國的縮影,為“寒冷的煤炭”做出注解。有關數據顯示,我省煤炭企業噸煤平均利潤已經降到5.7元,比黃金時期下降了近七成。
挖一噸煤的利潤買不了一瓶礦泉水的殘酷現實,又一次讓人看到一噸煤的價值對于山西的分量有多重。
為什么要提高一噸煤的價值
山西經濟企穩回升的現實需要和轉型發展的長遠布局
一噸煤的價值有多大,對山西經濟社會的影響就有多大。
產業經濟專家、山西大學教授楊軍告訴記者,多年來,山西經濟系于一煤之上。一煤獨大的后果就是受制于人,屬被動型經濟。一業獨大,一煤獨強,擠掉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空間、扭曲了發展機制、惡化了發展環境,而現階段更是出現了市場失靈、陷阱重重等內源性危機,轉型內動力不足。已經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貧困循環陷阱”“資源詛咒陷阱”等并存的多重陷阱。煤炭行情高漲,不愿轉型;行情低迷,無力轉型;行情適中,不急轉型。幾十年積重難返,必然是今天的結果。
煤炭行業持續低迷使山西經濟上下游產業鏈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困境中的山西煤炭行業,必須謀求轉型升級,增加一噸煤的價值。
“傳統的煤炭利用方式不革命是不行了,煤炭行業革命的核心在于推進煤炭全產業鏈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謝克昌說。
改變過“黑”超“重”的工業結構,對于消化煤炭過剩產能和應對環保剛性約束具有重要的雙重戰略意義。如今,業界共識已經達成,要破解這一難題,極為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發展現代煤化工,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改變煤的功能由燃料向原料轉變,變“輸煤、輸電”為“輸油、輸氣”。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認為,煤炭工業發展必須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動行業發展由生產、銷售原煤向銷售商品煤、潔凈煤轉變;促進煤炭產品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重轉變。
省委書記王儒林指出:只有在煤炭的全循環、深加工、再利用上下功夫,才能獲取精深加工和高端轉化的市場價值,使煤炭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當前,山西經濟困難重重。經濟要復蘇,要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煤炭仍然扮演著關鍵角色。增加一噸煤的價值,向高附加值產品要利潤、要增長是經濟企穩回升的不二選擇。長期參與山西經濟建設的一位本土政府官員坦言:煤炭的高端是煤化工,要搞煤化工項目,需要一手抓原料,即煤源供應;一手抓效益,即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中間還得抓技術,現代煤化工產品鏈可以延伸很長,關鍵是需要技術支撐。
在我省,煤炭產業的科技水平,一直在不斷積累和進步。就增加一噸煤價值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而言,山西有可靠而成熟的技術基礎,也有累積多年的生產實踐。
在煤層氣技術創新方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成功研制出煤層氣脫氧催化劑,實現了高效廉價脫氧催化劑與先進流化床技術的集成,開辟了含氧煤層氣綜合利用新途徑;現代煤化工方面,潞安集團啟動180萬噸利用鐵基、鈷基兩種催化技術生產煤基合成油項目;煤炭綠色高效轉化方面,陽煤集團世界首臺商業規模水煤漿水冷壁氣化爐開發成功,開辟了煤炭氣化新途徑;固廢物綜合利用創新方面,朔州與北京大學等合作研發出粉煤灰高端利用的工藝路線,為粉煤灰產業化利用開辟了廣闊空間。
如何增加一噸煤的價值
科技創新是核心與支撐,精深加工和高端轉化是大方向
煤炭的每一次增值過程,都需要先進可靠的技術作為支撐。楊軍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產業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既可以改變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又可以拉長煤炭產業鏈、增加煤炭附加值、提升煤炭產業競爭力,對于我省煤炭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煤炭革命,科技先行,以技術革命支撐煤炭能源革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煤炭生產革命和消費革命的先導、支撐和保障作用是必由之路。
依靠科技和技術的力量,一噸煤的價值走向便有了不同的路徑。而其大方向便是“六型轉變”的煤炭革命。多年實踐已經證明,在我省,依托煤、延伸煤、拓展煤,主要的產業方向就是精深加工和高端轉化。實現煤電、煤化工、高載能這三大產業的高端化、全循環、鏈條式發展,于山西意義重大。
增加一噸煤的價值,準確而適宜的主攻產業方向就是煤電產業、煤焦產業、現代煤化工產業和鋁產業。專家稱,這是我省煤炭轉化的主要載體,承擔著1/3產量的轉化任務。
煤電產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2014年燃煤電廠裝機5561萬千瓦,年消耗煤炭1.5億噸。到2020年將達到1.37億千瓦,屆時消耗煤炭將超過3億噸。制定煤電和高載能產業一體化發展方案,發展煤—電—鋁、鎂、建材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推進工業項目落地,增加省內用電需求。有步驟地推進“上大壓小”,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開展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降低發電成本,滿足產業循環的要求。
在煤炭企業發展煤電一體化的道路上,同煤集團可算得上佼佼者。同煤發展電力,始于2004年7月開工建設的同煤大唐資源綜合利用電廠。其憑借1110.85萬千瓦裝機容量、323.4億千瓦時發電量已經躍居我省第一大電力企業,煤炭消化量達到1500萬噸,煤電一體化戰略已然見效并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煤焦產業我省已經形成4個千萬噸級和14個500萬噸級焦化聚集區。但我省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甲醇制烯烴等剛剛起步,煤焦油加工品種少,未能形成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鏈。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將產業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構建以化為主、以焦為輔、鏈條延伸、精深加工的現代煤化工體系。
現代煤化工產業是我省煤炭的主要轉化渠道。目前,依托大型煤炭企業,初步形成了“苯、油、烯、氣、醇”為發展主線的產業結構,并在國內率先實現了三種技術路線的煤基合成油工業示范和產業化。
對煤制油的業界共識是,這是對煤炭這種低附加產品高效利用的一種途徑,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要求。煤制油的最大意義,在于將不稀缺的煤變為相對稀缺的油。作為戰略儲備,煤制油的價值不容輕看。煤制油產品質量比較好,含硫量比較低,一般都是作為調和油對外銷售,價格也比市場上面的汽柴油要高。
鋁產業是高載能產業,是用電大戶。我們要抓住產業洗牌和布局調整的市場時機,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走煤電鋁一體化發展的路子,把鋁產業做成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
一噸煤,看似平常無奇,卻擁有無限可能。曾經的“黑金”,歷經一番技術轉化,完全可以化蝶重生,成為奇貨可居的“白金”。把一噸煤的價值利用到最大化,并非遙不可及,一切均在為與不為。(來源:山西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