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支持山西省屬七大煤炭集團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轉型升級,山西銀行業表示將全面推廣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預計最晚到今年9月底,七大省屬煤企的銀行貸款將全部重組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涉及資金4000多億元。
歷經2009年~2011年的繁榮周期頂峰之后,煤炭行業開始不斷下行。2014年,眾多擴建、新建產能開始釋放,再加上下游鋼鐵、化工、水泥普遍產能過剩開工萎縮,致使煤炭企業不斷降價保量。近年來,更有煤炭企業現金流急劇惡化,被迫舉債維持經營的現象屢見不鮮。
山西七大國有煤炭企業2015年財報顯示,其負債總額較2014年增加千億規模,達到1.1萬億元,增幅為10.2%。其中作為全國第三大、山西第一大煤企的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同煤”)負債最多,截至去年底為2192.09億元。除此之外,居高不下的負債率也成為七大煤企陷入資金緊張局面的佐證。經過計算可知,截至2015年底,七大煤企的資產負債率為82.30%。負債率水平超越了70%這一銀行放貸參考標準。
不過,自去過剩產能開始之后,今年上半年煤炭國企首次實現由虧轉盈。2016年全國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煤炭運行呈現出產量、庫存雙下降和價格回升的趨勢,全國原煤產量為16.27億噸,同比減少9.7%,礦存煤炭同比下降8.6%,去產能效果初顯。
進入2016年,山西省七大國有煤炭企業“捉襟見肘”局面并未好轉,持續陷入流動性負債難題。據梳理,山西七大煤炭集團2016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七大煤炭集團流動負債總計約6771億元,其中同煤、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晉能集團有限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流動負債分別為968.45億元、1430.93億元、1102.69億元、982.64億元、473.61億元、693.41億元以及1119.39億元。
這些沉重的壓力或成為壓倒它們成為“僵尸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僵尸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3年的工業部門僵尸企業比例大約為7.51%,研究發現,國有企業、規模大的企業、年齡大的企業更容易成為僵尸企業,并且煤炭、鋼鐵、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僵尸企業更多。
報告認為,地方政府要減少對企業運行的干預,不要利用行政力量去推動企業兼并重組,不要給轄區內企業施加超出其負擔能力的就業壓力和財稅壓力,不要給缺乏效率、生存無望的僵尸企業提供各種補貼和迫使銀行發放貸款。
可見,金融機構在提供信貸服務的過程中甄別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4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強調,金融機構應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原則,積極做好“去產能”信貸服務。在滿足鋼鐵、煤炭企業合理資金需求的同時,嚴格控制對違規新增產能的信貸投入。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及落后產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對有清償能力的企業實施債務重組。
在銀行業支持省屬煤炭集團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轉型升級推進會上,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局長張安順說:“省屬七大煤炭集團是山西煤炭產業龍頭企業,無不良貸款、逾期、欠息情況。
媒體報道,山西的銀行業也為此采取了積極應對的措施。今年上半年,建行山西省分行不僅對焦煤集團到期的1.8億貸款進行續貸,并且新增2.45億元貸款及5億元的理財產品,貸款全部轉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目前,焦煤集團在建行綜合授信額度達到184億元。焦煤集團本部129.5億元銀行債務中,63.5億元貸款全部落實到期后辦理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66億元理財產品到期后及時接續理財產品或辦理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
此外,建設銀行山西省分行新增各項貸款118億元,在四大國有銀行中居第一位;除對七大煤炭集團信貸支持235億元外,對其非煤板塊信貸支持達142億元;新增融資租賃71.5億元,平均期限3~5年,盤活了企業固定資產,增加了現金流,并借助增值稅抵扣政策,幫助企業降低了融資成本。
通過將短期貸款轉換成中長期貸款,煤企的財務成本得以降低、資金鏈條的安全更有保障,資金的正常運轉對于企業轉型升級、健康穩健地運行也多有裨益。
不僅如此,山西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進煤炭行業流動性,比如之前傳出要推CDS,并積極帶領煤炭企業參加路演,尋求更多的金融支持。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崔亞 審校:駱慶生)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