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河南省新密市鄭煤集團旗下大平煤礦井下發生大規模瓦斯爆炸,目前已造成至少129人死亡,19人下落不明;10月21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召開煤礦安全視頻調度會議,會議中透露,官員引咎辭職具體規定即將出臺。專家表示,這將是中國官員引咎辭職制度法制化的開始。
引咎辭職 不會替代刑事追究
據悉,國家安監局參與了官員引咎辭職規定的制訂,凡涉及生產事故的引咎辭職,均包括在具體規定范圍內,目前,這個規定還在制訂過程中,最終將由包括國家安監局在內的幾個部門聯合發文推出。
有專家認為,大平礦難加速了責任官員引咎辭職法制化的進程。
今年4月,《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定》頒布,而即將出臺的規定是一份針對具體內容的解釋性文件。暫行規定中申明,九種情況應引咎辭職,國家安監局新聞發言人黃毅稱,這個規定對中央和地方的黨政官員都適用,只要事故責任認定某官員負有領導責任,那么該官員即可按照規定引咎辭職。
引咎辭職是否意味著不再被追究刑事責任,有關人士的答案是否定的。引咎辭職和黨紀處分并不影響檢察機關對官員刑事責任的追究,即使官員引咎辭職,檢察機關在偵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官員構成職務犯罪,照樣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群眾不滿 官員得“咎”下臺
實際上,輿論對于過失官員引咎辭職制度化的呼吁已有多時。今年3月,在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就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建立、完善公務員引咎辭職制度。此前,一些地方也出臺了有關試行辦法。
今年4月,《四川省黨政領導干部引咎辭職暫行辦法》正式出臺,明確規定:領導干部存在嚴重過失或不當行為,雖沒有觸犯刑律,也必須自行提出引咎辭職;對應當辭職卻未提出的領導干部,將直接免職。
四川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蔣先繼表示,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干部在職責范圍內如果出現了事故問題,而自己又負有領導責任,就必須承擔起相應責任,從組織到個人都要受到一定的懲處。暫行辦法明確了何為“咎”,規定了怎樣“下”,歸納起來,就是要讓為政平庸者下,讓決策嚴重失誤者下,讓不講黨性喪失原則者下,讓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者下,讓群眾不滿意者下。
就在暫行規定公布后僅兩天,四川省高縣縣委書記、縣長因在落實農村退耕還林政策中工作失誤而引咎辭職。
工作安置難解決 社會保障待完善 人文環境不樂觀
辭職干部 難解三大“后顧之憂”
“這是中國政治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建設責任政府的必要步驟,全面實行引咎辭職制度,讓那些沒有盡職盡責、不愿盡職盡責、不能盡職盡責的干部辭職,獎優罰劣,激濁揚清!弊蛱,反腐專家、“新世紀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對策研究”課題組組長王明高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王明高說,引咎辭職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引咎辭職,是指黨政領導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不宜再擔任現職,由本人主動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踐行這一條例的還不多見。
“國外并沒有關于引咎辭職標準的法律條文,他們與中國的差別就在于,中國的引咎辭職制度是一種明確的條文規定,而國外則是一種不成文規定,是一種政治慣例。作為慣例,則要在兩種配套因素下才能發揮作用,一是政治透明度高,權力制約機制健全;二是大眾傳媒發達,輿論監督有力。” 王明高說,“中國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是,逐步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機制,使引咎辭職制度在技術層面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引咎辭職規定頒布后,執行難點在哪里?王明高認為:一是干部辭職后“人往哪里去”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二是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幫助辭職后的干部解決后顧之憂;三是辭職干部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容樂觀,對辭職干部的人文關懷顯得不夠,辭職干部處境窘迫。
專家觀點
不夠刑事責任 輿論反響強烈
引咎辭職
讓老百姓滿意
引咎辭職暫行辦法出臺后,各方看法褒貶不一。叫好者認為,引咎辭職是政府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成就;反對者則認為,引咎辭職很可能冤枉好官,也很可能讓真正負有重要責任的官員一辭了之。
“引咎辭職制度的確有利于責任政府的建設,但如果相關制度運作不好,也不是沒有副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所長毛壽龍認為,引咎辭職制度的積極效應在于,一旦官員面臨著非直接責任事故等問題,又夠不上其他強制性處罰,但不處罰老百姓會不滿意時,這一制度可讓問題能有個較滿意的解決方法。一方面,它可以讓責任官員主動承擔責任,同時也不至于懲罰過分,讓優秀官員過早地結束政治生命,并維護執政黨和政府的整體道德形象。
毛壽龍表示,這一制度的根本點在于,對官員而言,當他的責任夠不上法律、行政和政治責任,但群眾輿論反響特別大,繼續任職有很大的困難,這時,引咎辭職可以解決這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