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兗礦集團南屯礦針對中年礦井現場條件變差的難點,積極克服采場條件復雜,開拓成本投入大的困難,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增收節支的“牛鼻子”,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節支降耗活動的推動作用。使成本消耗得到較大幅度優化,實現了“節能、降耗、增效”的大目標。 針對優勢資源逐漸減少、地質條件日益復雜的狀況,該礦將不規則的邊角煤列為主攻目標,集中技術力量創新開采工藝,以資源回收率的最大化為礦井添壽增益: 33下13采區采后煤層呈扇形,工作面就循扇形旋轉布置,使遺留的6.6萬噸煤炭失而復得,創經濟效益2500萬元;在邊角煤開采中,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地讓工作面走臺階,并按倒梯形邊采邊縮短工作面長度。到目前,該礦僅用這種辦法就撈回80多萬噸邊角煤,相當于一個中型煤礦的年產量。依靠科技進步配采薄煤層、回收邊角煤,使該礦回采工藝的創新路數越來越精,工作面中部斜切進刀、邊采邊撤的三角布置、窄條帶采、跳眼開采、梯形開采等等,使該礦資源回收率達 80%。該礦還根據礦井邊角煤的不同形狀分別采用刀把形、階梯形、扇形旋轉和楔形等多種形式布置工作面,并將工作面盡量布置在煤層風氧化帶邊緣,最大限度地開采回收邊角煤。他們還采用加長工作面運輸機,利用局部通風機輔助供風的手段,安全回采了3313工作面相鄰沿空布置的5米隔離煤柱,僅此一項使該工作面多出煤43940多噸。 面對礦井生產接續緊張的實際,該礦以保接續為重點,大力進行科技創新。積極組織技術攻關,從采面巷道的設計施工到煤炭產品的生產各環節,始終堅持成本效益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財力、人力浪費。積極推行巖巷深空爆破和光爆薄噴技術,修改巖巷支護參數及煤巷錨網支護參數,采用籠型高強錨索加強巷道支護,使巷道支護成本降低50%,累計節約支護材料費40萬元。該礦還鼓勵崗位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廣大職工以QC小組為活動主體,深化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五小”活動,不斷完善采煤、運輸、洗選、儲裝運等各個環節的煤質控制,洗選效率和小時處理能力提高了20%,出口精煤萬噸含雜率持續控制在1.10kg/萬噸以下,今年一季度依靠科學優化商品煤結構,實現提質增收1000多萬元。 來源:山東鄒城市兗礦集團南屯礦宣傳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