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國家發改委將銷售電價上調2.5分/千瓦時,同時對全國發電用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煤電雙方對此反應大體一致,即,此次調控對雙方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煤炭企業認為,近期煤炭價格漲勢過猛,國家出面控制是應該的。而電力企業認為,此次調價表明國家向電力行業發出了積極信號。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國家將銷售電價上調2.5分的出發點是對社會經濟影響最小的方法,并應繼續采取這種小步走的辦法,逐步調控。同時國家還應不斷完善市場監管機制,逐步理順價格形成機制,最終由供求決定價格,市場配置資源。 煤炭庫存率有必要提高 近幾年全國煤炭庫存一直徘徊在1.4億-1.7億噸之間。直供電廠的庫存也僅維持在2000萬-3000萬噸左右。2007年底我國煤炭庫存率(年末煤炭庫存量占為年煤炭消費量的百分比)為6%,庫存量約為20天的消費量。以美國為例,作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雖然其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并不高,但煤炭庫存率一直在10%以上,電廠的煤炭庫存也保持在1.1億噸-1.2億噸,美國近幾十年沒有出現過煤炭緊張局面。
由此,電力行業專家認為,中國煤炭庫存率應提高到11%左右,目前至少應增加1億噸庫存。同時,電廠煤炭庫存也作為重點給予保障。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建立煤炭庫存的預警制度并加強對社會煤炭庫存運行的監測監控力。
推進電煤價格改革 為緩解電煤價格矛盾,中電聯燃料分會會長解居臣認為,一是要逐步推進電煤與市場煤價格并軌;二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大型煤炭、電力企業建立中國電煤“基準價談判機制和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三是建立現貨市場、中長期合同市場、期貨市場價格指數體系,形成有效競爭的煤炭產品市場定價的價格形成機制,真實、靈敏反映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四是形成有利于煤炭和電力結構調整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源價格結構和比價關系。
“從長遠看,國家將在堅持放開煤價的基礎上,對電力價格實行競價上網,建立市場化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放開上網電價,由發電企業根據成本及市場供求情況自主確定上網電價,或在電力市場中競價上網,并實行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的市場聯動,將發電市場與終端用戶緊密連接起來,讓電力用戶體會和感受到發電市場甚至是煤炭市場的波動變化,讓價格充分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及資源的稀缺程度。”電監會一位專家指出。
加強監管中間環節 煤炭運輸環節中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是造成高煤價的原因之一。據本報記者了解,山西煤礦煤炭發運價格為每噸190元左右,要想運出煤炭,煤運公司必須每噸向相關企業和部門繳納每噸125元左右“鐵路代發費”(不同地區價格不等)。鐵路代發費分解為4部分:一部分為28元/噸的能源基金,歸于地方稅收;第二部分為17元/噸的“鐵路站臺使用費”;第三部分叫做“代理費”或者“包車費”,標準為每噸30-40元;最后一部分落入手持鐵路運輸計劃的公司,成為其利潤。當地煤炭經營者們普遍反映,除能源基金外,其余三部分都有“不明之嫌”。
“電煤供運需三方訂立具有法律效力的運輸合同,多開直達列車,增開萬噸大列,在運能基本能夠滿足運輸需求或稍有富余的地區,煤炭產需量完全由供需雙方根據市場情況商定,鐵路部門確認。在鐵路運能短缺的地區,由鐵路部門制定運力框架方案,根據新增需求和新增資源,擇優配置運力。”電力專家認為。
此外,業內資深專家還認為,須進一步完善產運需銜接配套措施。一是應強調企業訂立中長期合同。二是要強調重點落實新機用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