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從一個地區性國有大中型企業,一舉發展成為擁有50多家子公司和1家參股公司,總資產達4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應商,已建成投產的熟料工廠近20家,水泥粉磨企業20多家,分布在華東、華南九個省一市,擁有日產2000~10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40條左右,年產銷量達7000多萬噸,預計到“十一五”末,孰料產量將達1.3億噸。
海螺水泥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其發展模式也成為了水泥行業的典范。2007年海螺水泥被選入由上海證券報等組織制作“2006年度中國100強上市公司排行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測評的2006《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海螺水泥位居“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綜合排名”第六排。
一、海螺水泥的主要戰略發展階段
海螺水泥依靠“T”發展戰略,打破了水泥產品的地域限制,成功的實現了跨地域的大規模擴張,可以說海螺水泥成功的關鍵在于其成功的發展戰略。海螺水泥的擴張主要經歷了兼并重組、實施“T”型戰略、區域市場控制三個戰略發展階段。
(一)兼并重組跨地區發展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螺水泥)的前身是安徽省寧國水泥廠,“海螺”的名稱來源于寧國水泥廠石灰石礦山“大海螺礦”和“小海螺礦”的名稱。1993年,寧國水泥廠熟料年生產能力為144萬噸,擁有一條從日本引進得4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水泥生產技術在當時屬國內先進水平。1995年,寧國水泥廠利用外資,建成了一條2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孰料產量達到200萬噸。
海螺水泥向外擴張邁出的第一步是兼并安徽銅陵水泥廠。安徽銅陵水泥廠是1992年由世界銀行貸款建設,按世界銀行協議,銅陵水泥廠將建設一條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年產水泥70萬噸、商品熟料60萬噸,熟料供應寧波水泥粉磨廠。國家建材局將銅陵水泥廠建設確定為實施水泥T型戰略的“龍頭”項目,作為全國建材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多種原因,銅陵水泥項目進展很不順利,銅陵水泥廠主體工程投建不久就陷入困境,建設概算也由最初是8億元,調整到后來16.8億元。199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由寧國水泥廠控股銅陵水泥廠。寧國水泥廠入主后,僅用9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設。1996年7月生產線建成投產,一次點火成功,并很快就達到設計產量。工程結算總投資為14億元,比概算節省了2.8億元。兼并銅陵水泥廠成功后,1996年應蕪湖市政府的請求,寧國水泥廠出資2億元整體并購蕪湖市白馬山水泥。白馬山水泥廠原有兩條濕法生產線,兼并白馬山水泥廠后,寧國水泥廠投資續建第3條濕法生產線。1998年投資2.5億元,建成1條2500t/d噸新型干法生產線。
寧國水泥廠并購和整合白馬山水泥廠取得的成功,為中國水泥界國有大中型企業擺脫困境樹立了范例。1997年寧國水泥廠又出資收購銅陵水泥廠項目配套的寧波星港水泥有限公司,組建寧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至此,寧國水泥廠水泥和商品熟料年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
隨著企業兼并和跨行業經營的進展,寧國水泥廠的管理體制愈加明顯地不適應發展的新形勢。安徽省黨政領導高度評價和重視寧國水泥廠以資產為紐帶的企業擴張,為繼續推進擴張,因勢利導地決定按現代企業體制組建以寧國水泥廠為核心企業的集團公司。1996年8月24日,安徽省政府在全省工業工作會議上,正式宣布批準成立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宣布授予國有資產經營權。
從此,寧國水泥廠的發展步入安徽海螺集團有限公司的新階段。海螺集團所屬全資和控股的企業主要有,安徽省寧國水泥廠、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安徽省白馬山水泥廠、蕪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公司、生產水泥復合包裝袋的中外合資寧昌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以及從寧國水泥廠剝離出來的服務性企業。
為形成強有力的投資主體,建立融資渠道,不斷地獲取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海螺集團發起設立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家證監會批準,海螺水泥于1997年10月在香港上成功市,募得資金8億元。海螺水泥總股本為98348萬股,其中:海螺集團占63.3%,H股占36.7%。海螺水泥由寧國水泥廠4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白馬山水泥廠3條濕法窯生產線的資產組成。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向定收購海螺集團寧國水泥廠2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75%股權、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68.2%的股權和寧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60%的股權,以及擴建了白馬山水泥廠日產2500噸熟料生產線。
通過一系列的兼并重組和資本運作,到1997年,海螺水泥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水泥控股公司。這標志著海螺水泥第一個發展階段取得了圓滿成功,也是海螺水泥發展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二)實施“T型戰略”,沿江布局生產基地,沿海發展市場
海螺模式的“T型發展戰略”,是指在長江沿岸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區興建、擴建熟料生產基地;在沿海無資源但水泥市場發達的地區低成本收購小水泥廠并改造成水泥粉磨站,就地生產水泥最終產品。
海螺水泥上市后,積極走規模化道路,實施“T”型戰略,穩步推進“熟料工廠—粉磨站”的經營模式。在此戰略下水泥主業規模每年以47%的速度增長,規模經濟日益體現,生產成本及費用不斷降低,同時也實現了水泥產品銷售半徑的有效擴張。
1998年10月,海螺水泥兼并上海奉賢水泥廠,成立上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對其控股55%。該廠位于上海市南部郊區奉賢縣的黃浦江邊,有3條機立窯生產線,年產水泥25萬噸,還有一個擁有4個1000噸級船只泊位的碼頭。海螺水泥控股后隨即對其進行技術改造,拆除立窯生產線,逐步改建成年產160萬噸水泥的粉磨廠。
1998年9月,海螺水泥兼并江蘇省張家港水泥廠,成立張家港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對其控股95%。該廠位于上海市西邊約80公里的蘇南地區,有水路相通,可直達上海市內。這個廠原是立窯企業,年產水泥20萬噸,有一個可停靠15條250噸級船只的碼頭,由于環保問題,1997年張家港市政府勒令其立窯停產,此后便購置熟料磨制水泥,維持生產。海螺水泥將其兼并后,隨即推倒立窯,改造成為年產50萬噸水泥的粉磨廠,其產品除在張家港市銷售外,還可擴大到其他蘇南地區和上海市周邊地區。
1999年6月,海螺水泥兼并江蘇省南通市水泥廠,成立南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對其控股99%。該廠位于上海北面的蘇北地區,與上海隔江相望,原是一個立窯小企業,年產水泥15萬噸,擁有長江和內河碼頭各一個,所占長江岸線有210米。海螺水泥將其兼并后,立窯停產,全廠改造成年產120萬噸水泥的粉磨廠,其產品既可銷售蘇北地區,也可到上海出售。
通過兼并上海市奉賢水泥廠、張家港市水泥廠和南通市水泥廠,海螺水泥基本完成了從南、北、西等3個方向對上海市場的合圍。與此同時,海螺水泥還收購了南京江北水泥廠和合肥市的長豐縣水泥有限公司,分別成立了南京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和長豐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水泥廠是一個小回轉窯廠,位于南京市長江以北的浦口區,年產水泥15萬噸。海螺水泥收購后將其改造成年產60萬噸的粉磨廠,主要在南京市江北地區銷售。收購南京江北水泥廠的意義,還在于海螺水泥在長江下游重鎮——南京市建立了一個“橋頭堡”,為下一步更大的擴張做準備。長豐縣水泥公司有一個年產10萬噸水泥的立窯廠,海螺水泥將其兼并后即改造成年產60萬噸水泥的粉磨廠,從而在本省省會合肥市建立了一個“據點”。
至此,海螺水泥在沿江、沿海、沿鐵路收購、兼并了14個中小型水泥企業,投資改造成粉磨廠,既盤活了存量資產,實現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市場擴張。
1997年下半年,海螺水泥在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始終堅持技術進步,積極發展水泥新型干法生產,繼1998年在白馬山水泥廠建成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后,從1999年起按T型發展戰略開始更大規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建設。
1999年9月,開工建設荻港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熟料基地。2001年2月,建成2條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熟料基地距長江約2公里,產品和原燃材料都靠水路進入工廠,這種運輸方式的運量大且費用低。
2000年9月,開工建設樅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熟料基地,2002年2月建成2條日產25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生產線。熟料基地也是靠近長江,產品和原材料主要由水路運輸。
2000年底,開工建設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熟料基地,2002年年初建成第一條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同期,開工建設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第2條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這兩條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海螺水泥對低投資、國產化的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拉開了海螺水泥自主建設大型新型干法生產線的序幕。
在這期間,海螺水泥兼并了兩個國家重點大中型企業,即江西廬山水泥廠和中國水泥廠。廬山水泥廠位于九江市,是一個年產熟料30萬噸的濕法回轉窯廠。海螺水泥兼并后,改名為江西廬山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在濕法廠附近擴建一個年產150萬噸水泥的粉磨廠。該廠采用沿長江和鄱陽湖水運來的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熟料,制成的水泥進入九江市和鄱陽湖周圍地區的市場。
中國水泥廠是具有80多年歷史的老廠,位于南京市的京滬鐵路沿線,離長江約3公里。海螺水泥兼并中國水泥廠后即考慮在此擴大生產,第一步是建設2條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加之原有的1條日產2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和4條濕法回轉窯生產線,這里將成為一個年產300萬噸水泥和年產400萬噸熟料的基地,水泥銷南京市場,熟料船運給長江下游和沿海各地粉磨廠生產水泥。
到2001年底,海螺水泥已形成了寧國、銅陵、樅陽、池州、荻港、白馬山等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擁有10余條新型干法生產線,水泥熟料產能達800萬噸。
(三)超大規模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建設
從2001年起,海螺水泥開始限制建設日產2500噸熟料生產線,取而代之的是以日產5000噸熟料為主的大型生產線。2002年至2003年兩年間,海螺水泥在其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先后建成了8條5000t/d以上新型干法生產線,其中:銅陵1條5000t/d、樅陽1條5000t/d、池州2條5000t/d、1條8000t/d、荻港1條5000t/d、懷寧1條5000t/d、浙江建德1條5000t/d。這幾條大型水泥生產線的建成,進一步鞏固了海螺水泥的“T”型發展戰略。
為取得華東水泥市場的主導權,使海螺水泥在該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0%,海螺水泥從2004年開始進一步擴大幾大熟料基地的生產規模。2004年至2006年海螺水泥相繼建成了3條10000t/d、6條5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其中:銅陵2條、樅陽1條10000t/d;蕪湖繁昌、南京中國水泥廠各建2條5000t/d、白馬山、懷寧各建1條5000t/d。截至2006年海螺水泥在華東地區水泥熟料生產線已達24條,孰料產能3682.80萬噸。
螺水泥的熟料基地沿長江安徽段密集布局,這一帶石灰石儲量極為豐富,且品質優良。海螺水泥在這一地區生產的熟料基地往下游可以運往江蘇、上海和浙江,向上游可以運往江西、湖北。可見海螺水泥市場戰略的高明之處,及時搶占了地利先機,占據競爭優勢。
在大規模建設熟料基地的同時,海螺水泥收購兼并步伐也在加快。通過收購兼并,海螺水泥在江蘇泰州楊灣、江蘇淮安、江蘇太倉、浙江臺州、浙江上虞、蚌埠等地區建立了粉磨站,成了完其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的全面布局。
(四)開拓“珠三角”市場
就在人們為海螺水泥在華東地區高速擴張驚嘆之時,海螺水泥又做出另一項驚人之舉。投入重兵“空降”珠江三角洲地區市場,在短時間內迅速占領廣東市場。
廣東水泥市場是水泥消費大省,連續多年水泥需求量都在1億噸左右,主要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水泥需求在1,000萬噸以上,其中廣州已達到2,000萬噸;惠州、江門在400萬噸;珠海、肇慶、中山在300萬噸左右。但是,廣東省新型干法水泥發展落后于全國,立窯水泥占據全省產量的70%。
海螺水泥正是看中這一發展時機,2004年至2006年間,在廣東英德投入巨資,集中建成7條5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僅用兩年時間水泥熟料產能就達到1,085萬噸,創造了我國水泥企業大規模集中建線的奇跡。
隨著立窯企業市場退出的節奏加快,以及前兩年集中釋放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已逐步被市場消化等因素,加上今年整個廣東省對水泥的需求十分旺盛,水泥價格下滑的趨勢開始逆轉。07年下半水泥價格開始回升,從年初每噸280元,十月份漲到每噸355元,上漲27%。海螺水泥的投資也開始見效,在廣東市場站穩了腳跟。2008年受宏觀調控和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供求關系失衡,水泥價格出現了下滑,海螺水泥將再次面臨市場的考驗。
在布局廣東市場的同時,海螺水泥在廣西市場積極布局,在桂林、玉林興業和扶綏縣各建一條5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海螺水泥在廣西的戰略是,桂林興安主打桂林市場,可延伸至柳州;崇左扶綏以南寧為目標市場,也可通過防城港出海;玉林的北流和圖:海螺水泥主要水泥生產線分布情況示意圖
興業左右環顧,即可通過西江直下珠三角,又可沿鐵路、公路取道粵西的工業重鎮湛江和茂明,形成兩廣互動的局面。
二、海螺水泥所在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海螺水泥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水泥集團,07年底水泥熟料產能達到7000萬噸,遠遠領先競爭對手,占據了水泥行業霸主的地位。2007年受固定資產投資加大的拉動,水泥需求快速上升,淘汰立窯步伐不斷加快,為新型干法水泥騰出市場空間,大型水泥企業開始了新的一輪擴張。海螺水泥所在市場競爭逐步加劇,特別是央企大規模地介入水泥行業,對海螺水泥構成一定威脅。中國建材投資100億元,通過收購兼并設立南方水泥集團,目標是整合華東市場,矛頭直指海螺水泥。
(一)實力超強的挑戰者——中國建材vs海螺水泥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制造、流通為一體,擁有產業、科技、成套裝備、物流貿易四大業務板塊的國家級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17家,控股上市公司4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1家,參股上市公司12家。位居中國最大500家企業和中國建材100強前列。
中國建材集團水泥業務主要是依托中聯水泥公司,收購徐州海螺萬噸線后,中聯水泥產能達到2000萬噸,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
中國建材在香港股市上市不久,又成功增發1.5億股H股,募集資金約27億港幣。2007年10月,中國建材利用本次融資和銀行貸款,投百億元組建南方水泥集團。目前南方水泥集團已先后與18家水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和意向,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使其水泥生產線達到42條,生產規模達到3000萬噸。南方水泥集團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東南經濟區四省一市實現一億噸產能,市場份額達到30%。
南方水泥集團的組建使中國建材集團擁有兩大水泥平臺,這兩大平臺一南一北對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將形成了合圍之勢,可見中國建材集團未來水泥發展的重點區域將集中在華東五省。如果是這樣,就難免與海螺集團發生正面沖突。
先前,海螺集團為避免于中國建材集團正面沖突,主動從撤出徐州,將徐州海螺10000t/d水泥生產線出讓給中聯水泥。然而,中國建材在鞏固淮海經濟區市場后,揮師南下進入東南地區,一舉拿下浙江、江西和湖南市場。這三個市場都是海螺水泥“十一五”重點進入的市場。
中國建材迅速插入海螺水泥所在的華東和華南兩大市場間的東南地區市場,與海螺水泥形成了對峙局面,使海螺水泥進入江西、湖南市場的計劃受到影響。中國建材的戰略意圖是,在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一帶進行生產基地布局,在鐵路沿線城市建設粉磨站,打通向區域外延伸的通道,從而輻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兩大區域市場。與海螺水泥“T”型戰略異曲同工的是,海螺利用水道,中國建材走鐵路,借此實現跨地區發展。
中國建材一直奉行“綠地戰略”,即占領經濟最發達地區市場。“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建材必爭的市場。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建材先期進住浙江市場,對浙江市場進行整合,待整合成功在浙江立住足后,將從南面進攻蘇南和上海市場。與此相配合,魯南的魯宏、徐州的巨龍可以北下蘇北市場,威脅蘇南市場。“珠三角”地區,湖南市場是中國建材進入“珠三角”地區的橋頭堡。控制湖南市場是第一步,通過收購整合韶峰水泥,壯大其在中南地區的實力,再伺機通過并購進入廣東市場。
中國建材在資本市場上可謂是長袖善舞,香港上市讓其出盡了風頭,通過演繹南方水泥的故事,將大把的鈔票納入囊中。中國建材的并購故事還將繼續講下去,回歸A股將會為其續寫融資傳奇。中國建材有強大資金實力作后盾,將會與海螺水泥在華東、華南市場分庭抗禮,是海螺水泥在國內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二)來自“遲到者”的威脅——中材集團vs海螺水泥
中材集團可以說是最晚進入水泥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但卻走了捷徑。收購新疆天山使中材集團擁有了自己的水泥生產經營隊伍,并以此為核心地迅速發展,2006年新增熟料產能356.50萬噸,排在海螺、華新之后。目前中材集團已落戶新疆、江蘇、陜西、廣東和湖南等地,主要力量集中在在新疆、廣東和湖南。到2006年底,水泥熟料產能已達到900萬噸,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
中材集團是建材行業另一家國資委所屬實力雄厚的中央企業,是主要從事非金屬材料及制品的科工貿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國務院首批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連續多年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材集團現有直屬單位及控股公司65家,包括26家企業、13家國家級科研設計院、26家地質勘查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在美國、日本、中東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由于進入水泥行業時間不長,到目前為止除新疆地區外,中材集團尚未完成在其他區域的整體布局,在華東、華南等主要市場區域尚處于單兵作戰的局面。
從表面上看,中材集團對海螺水泥尚不能構成威脅。但是,中材集團最近的發展動向非常引人注目。中材集團組建的中材股份已在香港上市,共發行9.31708億股H股募集資金近42億港元。水泥業務是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發展的項目,上市后中材集團會加大對國內水泥業務的整合力度。中材股份董事會主席譚仲明表示,中材集團目前擁有的水泥業務正在健康發展,未來若上市公司有需要,可獲優先注入。可見,中材集團正在重復中國建材昨天的故事。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中材集團與唐山市簽署戰略協議,中材集團將投入百億資金,在唐山建造中國北方最大的現代水泥制造中心、重型裝備制造及工程技術集成中心、最大的環保節能產業群和重要的先進陶瓷、光電材料等生產基地。這一舉動反映出中材集團開始調整其水泥發展戰略,向區域控制方向發展。
目前中材集團在廣東、江蘇和湖南市場與海螺水泥有重疊。在廣東中材集團與亨得利聯合,擁有2條5000/td生產線,并計劃再建2條5000/td生產線;在江蘇天山溧陽水泥用有1條5000t/d生產線,最近天山溧陽二線已準備開工,與溧陽漢生聯合投資在南京溧水晶橋新建兩條5000t/d生產線也在著手準備;在湖南中材集團在長沙、株洲擁有2條5000t/d生產線,今年5有又投資6億元在株洲建設5000t/d生產線,9月中材集團再次與湖南省政府在長沙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湖南省重點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產業。
在這三個區域,中材集團的實力在不斷加強,將會對海螺水泥構成潛在的競爭。另外,在西北,中材集團已擁有天山股份、賽馬實業,占據了新疆、寧夏市場,并有意向甘肅、陜西擴展。此前,海螺水泥也曾表示希望進入西北市場,隨著中材集團在西北的地盤逐漸擴大,對海螺水泥全國發展戰略會有很大影響。如果中材集團能將冀東水泥納入囊中,那么西北、華北和東北的大片區域都將歸屬中材集團,海螺水泥向北方發展的道路將會被徹底切斷。因此,中材集團的迅速擴張,未來會對海螺水泥構成很大威脅。
(三)群雄紛爭的江蘇市場——本土保衛戰
“十一五”期間,海螺水泥將強化對華東地區的控制地位,計劃在江蘇形成熟料產能450萬噸,水泥3,250萬噸,約占市場需求的25%,并選擇一些區域位置好、資源有保障、資產質量較好的目標企業,通過收購股權、資產等多種方式,實施并購重組,進一步擴大海螺水泥在江蘇省市場份額和控制力。
面對海螺水泥的強勢擴張壓力,本地企業也不示弱,紛紛擴張規模來對抗海螺水泥。溧陽金峰水泥在現有年產543萬噸熟料的基礎上,再建3條5000t/d生產線,建成后規模將達到1000萬噸;臺灣企業嘉新京陽和臺泥牽手后,京陽二線建設會被迅速提上日程,臺泥的觸角迅速從華南捷徑進入華東,向進入中國三甲的目標逼近;中材集團、盤古水泥、青獅水泥等企業也頗具實力。“十一五”期間,蘇南區域的大企業集團將新增1,400萬噸的熟料產能,地區熟料產能將增加到4,541.50萬噸,熟料生產規模在100萬噸以上的企業將達到20家,擁有40多條新型干法生產線,市場競爭加劇,將會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上海、蘇南歷來是海螺水泥的傳統市場和主要利潤來源,相當于是本土市場,它關乎海螺水泥的生存與發展,必定會下最大力量去保衛它。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海螺水泥在該區域的市場地位還是比較穩固的。隨著“T”戰略的不斷深入發展,海螺水泥在安徽超大規模的熟料生產基地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能夠保證其在資金、技術和成本控制上遠遠超過競爭對手,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雖然本地企業紛紛快速擴張,但要撼動海螺水泥的霸主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眾多企業大規模的建設生產線,會造成產能過剩,破壞市場秩序,產生惡性競爭,把海螺水泥拖入無休止的價格戰之中,消耗實力,影響其長遠發展戰略。
(四)新一輪淘金熱潮——兩廣市場紛爭
隨著廣東市場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步伐加快,帶來了新的一輪淘金熱潮。海螺、臺尼、中材、廣大、華潤等大企業齊聚廣東市場,投巨資大規模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希望趁廣東省水泥產業結構調整之機,分上一杯羹。
在海螺水泥布局廣東、廣西之時,臺泥在廣東英德和海螺隔江湘望,在廣西貴港和華潤同處一方,各建4條5000t/d生產線;香港華潤布局東莞粉磨站后,先后在貴港和南寧地區大規模建線;惠州市光大水泥準備建設4條5,000t/d新干生產線,在龍門先期建設兩條5,000t/d新干生產線,第一條在今年建成投產;臺灣環球水泥于2003年落戶惠州龍門縣平陵鎮,2005年11月3,200t/d新干生產線投產,計劃再建一條5000t/d新干生產線,屆時可年產水泥300萬噸。
廣東本地兩大水泥企業越秀集團和塔牌水泥也在加緊建設。目前越秀集團在廣州花都有4條新干生產線,與世界水泥十強德國海德堡合資,投資建設越堡6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于2005年4月投產。下屬珠江廠計劃再建2條4,000t/d新干生產線;將形成1,000萬噸的水泥生產能力;塔牌水泥是當地的老牌企業,從立窯做起,以質量為企業生命線,在廣東水泥市場口碑上好,贏得用戶信譽。在坐穩廣東東部市場后,走出梅州,挺進珠三角,在惠州龍門投資建設兩條5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其中一條已經投產。
海螺水泥在兩廣遇到的都是實力強勁的對手。臺泥與海螺水泥短兵相接,臨近海螺建設4條5000t/d生產線。臺泥是臺灣第一大水泥制造商,在資金、技術上實力雄厚,希望在大陸大展宏圖,計劃到2008年在大陸的水泥產能超過2,000萬噸,穩坐華南地區第一把交椅,并躋身大陸水泥業前三強之列;中材集團的實力前面已經說過;越秀集團為珠三角的本地老牌企業,市場價格售價一直高于其他企業,在本地區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惠州市光大水泥是進入水泥行業的新軍,但它是惠州地區最具實力的房地產商,有較強的資金實力,每年自身消化水泥80萬噸左右;華潤水泥在廣西水泥生產能力超過海螺水泥,而且背后有央企華潤集團為后盾,實力不可小看。由此看出,與在江浙根據地的實力相比,海螺集團在兩廣市場的競爭優勢不是十分明顯。
三、“十一五”期間,海螺水泥的發展戰略
海螺水泥“十一五”期間的戰略規劃是,繼續完善“T”型發展戰略,堅持立足省內、鞏固華東、拓展華南的發展策略。在3-4年時間內,將規劃中的熟料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適度擴大熟料基地的水泥粉磨能力,增加水泥粉磨站布點;創造條件收購、兼并和通過股權控制部分企業,強化海螺水泥在華東、華南的控制地位。
在“十一五”期間,海螺水泥規劃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其中水泥主業新增投資約160億元,余熱發電規劃總投資40億元,通過新建和兼并收購方式,水泥和熟料產能將超過1億噸。
在安徽海螺水泥計劃建成沿江4個千萬噸級熟料基地,在皖西、皖北地區建設水泥粉磨站,完善市場布局,使海螺水泥區域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部分水泥和商品熟料將產品主要通過便捷的水運交通條件,銷往江蘇、浙江、上海等沿江、沿海地區。
在江蘇海螺水泥將重點擴建八菱海螺、楊灣海螺和江都海螺三個粉磨站項目,形成熟料產能450萬噸,水泥3250萬噸,約占市場需求的25%。
在浙江通海螺水泥通過建設建德海螺二期1條4500t/d規劃項目和強蛟海螺320萬噸/年粉磨站項目,形成熟料產能360萬噸,水泥1670萬噸的規模,約占浙江市場需求的18%,進一步完善T型發展戰略的布局,增強沿海優質市場的控制力。
在廣西海螺水泥通過在北流、扶綏、興業和興安,投資建設8條45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形成年產熟料1620萬噸、水泥1000萬噸生產能力,屆時產能約占市場需求的40%,可以在市場形成可控地位。
在廣東海螺水泥將加快粉磨站建設,以完善市場布局。在目前年產720萬噸熟料、800萬噸水泥的規模基礎上,新增水泥產能640萬噸,約占市場需求的17%。為進一步拓展在廣東地區的競爭優勢,海螺水泥害計劃選擇區域位置好、有資源、具備進一步發展條件的目標企業,采取收購股權等多種方式,實施并購重組;并在珠江、西江流域增建水泥粉磨站,對有意向與海螺合作的企業實施托管,使海螺水泥在廣東的市場份額達到40%以上。
海螺水泥還計劃大規模進入江西、湖南市場。目前海螺水泥在江西年產熟料90萬噸,水泥520萬噸。“十一五”期間,計劃將規模發展到熟料產能540萬噸、水泥680萬噸的產能,屆時規模約占市場需求的35%。
在湖南海螺水泥現有年產180萬噸熟料,240萬噸水泥粉磨能力。計劃通過“十一五”期間發展,形成年產900萬噸熟料、680萬噸水泥的規模,屆時約占全省水泥需求的35%。
另外,海螺水泥在華北、西北和中原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采取參股、控股和資本運作等多種方式,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做強做大水泥產業,為可持續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十一五”的規劃中,海螺水泥還提到將大力發展余熱發電了和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可見其的經營戰略正由過去注重產能擴張,向產能擴張式外延增長和控制成本式內涵式增長并舉轉變。
“十一五”期間,海螺水泥在2000t/d以上熟料生產線全部配套余熱發電機組。根據熟料生產線擴建規劃,共規劃建設27套余熱發電機組,新增發電裝機規模為43.43萬kW。
海螺水泥將建設國際上最先進的三條12000t/d特大型熟料生產線,在安徽省內形成4個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規模化、集約化、裝備大型化、信息化的發展,必將有力提升國產裝備大型化制造水平,促進我國水泥產業結構調整。
經過前幾年的發展,海螺水泥達到了一定規模,在這個基礎上,海螺水泥準備將企業做強。今后的發展將遵循效益和市場份額并重的原則,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推行區域化管理模式,深入研究把握市場趨勢,優化市場結構,穩定和提高局部市場價格,提高營銷質量,以增強本集團整體競爭優勢。還將通過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大力發展余熱發電,形成成本優勢,實現公司內涵式的增長方式。這種增長方式不但可以穩定業績,更可充分放大企業收益空間。同時也可以使企業以承受較低的價格拓展市場,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將可以持續增強企業的價格影響力,甚至或能形成價格控制內涵式增長,將帶來業績的穩定增長。
整個海螺集團“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全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利稅超過50億元;水泥熟料產能達到1.2億噸,銷量超過1.5億噸,進入世界水泥前三強。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建材企業集團。
四、海螺水泥的成功經驗
國際上成功的跨國集團發展歷程表明,具有“獨特能力”是其成功的根本。這種“獨特能力”是其已熟練掌握并通過傳遞、復制到其它地區后仍行之有效的。海螺水泥在國內的高速發展也得益于其在國內具有的優勢,主要包括:各級政府的支持、資源擁有量、熟料基地+粉磨站的發展模式、建設項目標準化、國內企業兼并后的整合等。
海螺水泥的成功對我國水泥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它開創了水泥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先河;大規模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促進了水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了水泥產業集中度。海螺水泥成功經驗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研究政策,抓住機遇,超前發展
海螺水泥在制定其發展戰略時,對國家經濟政策、產業導向、地區發展規劃和國家重點工程都有深入地研究,總能抓住機遇,趕在其它企業前,進入目標市場。海螺水泥的這種超前意識,是其成功的關鍵。
在東南沿海經濟快速發展進入高潮前,海螺水泥大規模建設生產線和粉磨站,2003年開始華東地區水泥需求劇增,價格不斷攀升,海螺水泥獲取可觀的收益。此時,大量資金開始涌入水泥行業,投資建設生產線,而此時海螺水泥放慢了新線建設的步伐。2005年的宏觀調控,使大多數水泥企業陷入困境,不少新建項目被迫停工,損失巨大,而海螺水泥當年仍實現盈利。
2004年的廣東市場并沒有跟隨全國大規模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新型干法生產線所占比例不足30%,遠低于全國水平,而廣東經濟發達大省份,每年水泥需求在1億噸以上。正是看到這一機遇,海螺水泥果斷進入廣東市場,一舉投資建設7條5000t/d生產線。當時人們對海螺水泥的做法很不理解,隨著廣東省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快,廣東水泥市場出現好轉,海螺水泥戰略決策的英明逐漸顯露出來。
廣西的南部的防城港、北海市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的西部出海通道,這兩個地區的發展必將帶動整個廣西的經濟發展。海螺水泥在扶綏、玉林興業和桂林等地建設多條5000t/d生產線,即可搶占南寧、桂林等中心城市市場,又可通過海運出口和河運進入廣東。
湖南省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城市,這兩年經濟開始起飛。但湖南省新型干法發展較慢,沒有大型水泥企業。目前,海螺水泥正在加大其在湖南省的投資力度。
(二)審時度是,把握行業周期
海螺水泥成功的另一重要經驗是,審時度勢,對經濟形勢有清醒地認識,不盲目跟風,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保持自己的經營特點,引領行業發展潮流。海螺水泥對水泥行業的周期性把握得非常到位,海螺水泥在做透華東市場之后揮戈南下開始開拓華南市場,其進入時正值華南市場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銷售利潤率處于高位時期,由于海螺具有規模和成本優勢,使其在華南市場再次獲取豐厚利潤。2005年以后,在華東水泥市場走勢低迷的情況下,海螺又抓住國際水泥市場需求旺盛的機遇,擴大出口,從國際市場再獲利潤。
在新建與收購之間的選擇,海螺水泥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只有在認為新建產能成為不可能時,收購才會真正來臨;在行業低迷時,企業經營不景氣時,才是比較好的收購機會。因此,海螺水泥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模式,仍主要以新建為主,因為公司目前噸水泥的投資成本在250-300元/噸,長三角已經擁有石灰石、場地資源,建設的成本將更低,而目前的行業景氣條件下,公司要并購上市公司,噸水泥收購成本至少要800-1000元/噸,而且還要承擔很多的歷史負擔。
在當前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跑馬圈地式的兼并收購行動中,海螺集團始終保持冷靜,并沒有跟風采取相應行動,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繼續做好自己家門口的事上,將企業作強,能夠抵御行業周期帶來的風險。國際跨國企業都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我國企業在這方面相對較弱。2008年國家實施十年以來貨幣緊縮政策,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膨脹。與2005年宏觀調控相比,這一次的調控措施可能會更嚴厲一些,對水泥企業沖擊也會更大,此時大規模收購風險是很大的,海螺水泥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三)不斷積累,保持經營優勢
作為中國水泥龍頭企業,海螺水泥經過這些年的積累,保持著其它企業難以比擬的經營優勢:
第一是市場優勢。公司沿長江兩岸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熟料生產基地;在長江下游及沿海缺乏石灰石資源但市場廣闊的地區,建設銷售終端粉磨站以及其他銷售網點,形成了“熟料基地-水泥粉磨站”的專業化生產體系和龐大的市場營銷網絡。合理的市場布局及完整的營銷體系使其產品在華東市場取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在華南地區的市場占有率也逐年上升。
第二是資源和區位優勢。公司地處水泥需求最大的華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和長江、淮河等便利的航運條件,并擁有自備碼頭資源,這些都是其成本控制及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豐富的資源及暢通的物流輸送體系,使公司能夠以較低的生產和運輸成本迅速占據優質市場。
第三是人才和管理優勢。公司擁有優秀的管理團隊和經驗豐富的生產線員工;公司清晰的發展戰略和精細化的管理能力,使其盈利能力在不斷擴張中可以復制,并未出現邊際效應降低的現象。
(四)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
海螺集團在融資及引進外資上做得很成功。為滿足企業快速擴張的資金需求,海螺集團拆分出海螺水泥,于1997年和2002年分別在香港、上海兩地上市募集資金,共募集16億元,極大地支持了海螺集團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
2005年與國內其它企業一樣,海螺集團也遇到資金緊張問題。為緩解資金緊張壓力,海螺集團先后取得國際金融公司6.5億元的熊貓債券貸款,以及11家國際銀行及金融機構為期3年的8億元貸款。
同一年,為降低負債比例,海螺集團又將所持18,000萬股國有股轉讓給摩根士丹利和國際金融公司。股權轉讓使海螺集團得以調整債務結構,歸還短期貸款,增加長期負債,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但是,股份轉讓完成后,海螺集團持有公司44,248萬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35.24%,與公司第二大股東香港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3.23%的持股已非常接近了。為鞏固控股地位,海螺集團和第二大股東海創投資公司向海螺水泥出售共計41億元資產。而作為購買資產的對價,海螺水泥向兩家股東定向增發3.10億股A股。海螺集團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即為企業籌集到了擴張所需資金,同時也化解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說是我國水泥行業利用外資非常成功的案例。
“十五”期間海螺不僅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上取得了資金,而且還開辟了其它的融資渠道,通過股權轉讓引進了戰略伙伴,募集到了巨額資金。多渠道的資金來源保證了海螺的健康穩定的發展,也規避了市場風險。
2008年海螺水泥公開增發A股方案已實施完成,此次公開增發共募集112.82億元的資金。海螺水泥目前的總資產約418億元,凈資產約240億元,水泥產能約1億噸,公開增發募集100億元的資金,將帶動約300個億的投資,憑借公司管理層的投資能力,將使其具有再造一個海螺水泥的能力。
“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這句話是業內給予海螺水泥的贊譽,的確海螺水泥對促進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功不可沒。“十一五”海螺水泥為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平均單線規模最大、余熱發電裝機容量最大、單一品牌生產規模最大、單一工廠規模最大、水泥產能亞洲第一的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建材企業集團,縮小了與國際水泥跨國集團之間的差距。祝愿海螺水泥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繼續引領我國水泥工業向前高速發展。
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