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08年,中國水泥行業“困難與希望并存,危險與機遇同在”,在行業發展歷程中,屬于既沒有大起大落、大開大合,又在平凡中呈現獨特的年頭。所謂獨特,是指在景氣指數持續下滑,“唱衰”不絕中,突然迎來多年未見的重大發展機遇,形勢陡然逆轉,讓業界歡欣鼓舞,信心倍增。“今年冬天不冷”、“春風欲來水泥興”,中國水泥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點亮了前景之光!
我們盤點2008,意在通過對一年來行業重大事件的回顧與總結,分析與反思,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線索,為業內人士增加一點思考裨益。限于水平與視角,我們對中國水泥2008的盤點很可能會掛一漏萬,誠摯希望業內人士的補充與指正。
2008年已經過去,放眼展望2009,新氣象、新機遇、新發展包括行業內許許多多的新故事,已經拉開了上演的序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國水泥行業定會好戲連臺,更加精彩!
金融危機,中國水泥風景獨好
2008年,中國水泥的整體態勢可以歸納為“增速減緩,景氣下行”。雖然1-8月全行業實現利潤有高達58%的大幅度增長,為全年行業盈利水平的提升奠定了穩固基礎。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1-8月全國水泥產量8.88億噸,同比增長7.35%,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的14.95%,下降了7.60個百分點。1-10月,全國水泥產量11.38億噸,同比增長又有降低,增長率僅為6.37%。特別是10月份,單月水泥產量同比增速僅為1.1%。下降幅度非常明顯。據有關方面預測,2008年中國水泥產量約為14.5億噸,增速在6%左右,將大大低于2007年。
追究2008年中國水泥走勢“漸行漸下”的原因,主要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所致。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在7月份以前力度甚大,固定資產領域投資下降,尤其是由于房地產投資增速快速下滑,水泥需求明顯放緩,是導致水泥增量大幅下降的主因。
基礎建設投資減緩,房地產持續低迷,中國水泥業一度“唱衰”四起。與此同時,水泥投資熱度卻反其道逆勢上行,各地紛紛上馬新型干法新線,新建產能不斷上升。一衰一盛,巨大的反差加劇了行業的危機感,盛夏時分即有“中國水泥將迎來寒冬”之說,許多行業人士為之憂心忡忡。
緣自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風暴很快席卷全球,中國亦深受其害。由于出口貿易受阻,南方大量企業減產停產倒閉,電力、鋼鐵、煤炭等主要能源、材料需求大幅下滑,拖累國家GDP下降,幾乎對各個行業都形成了沖擊。中國經濟一時間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經濟衰退似成定局。大勢當前,中國水泥寒意劇增。
重大轉機出現在金秋十月。10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了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核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攬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國家擴大內需保增長的重大決策正式亮相世界。
10月27日,據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稱,截至目前,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而且數字還將進一步增加。
11月5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從而拉開了中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強力擴大內需的序幕。據已經公布的數字,國家計劃從現在起到2010年,將完成投資達4萬億元!
4萬億只是中央的盤子,各地政府出于經濟與政治因素,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熱情更是空前高漲,紛紛高調宣布大規模投資藍圖。據媒體公布的數據,到11月底,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已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達18萬億元之巨!
遙想當年,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央啟動積極財政政策,5年不過共計投入3萬億元拉動內需。而如今,不光中央兩年投入4萬億,全國更曝出十幾萬億的大盤子。僅僅是一個地處邊陲的云南省,就報出了“5年共投資約3萬億元”的宏偉規劃。
盡管大批地方項目尚有待中央批準,如此巨大的資金來源也還值得探討。但無論如何,中國強力擴大內需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水泥行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是多年未見的重大機遇。無論是“加大基礎建設投資”還是“保持房地產穩定發展”,都是對水泥需求的重大刺激。據統計,每億元的投資可以直接拉動的水泥消費為1萬噸,簡單計算,2-3年內,國內就將增加高達幾億噸的水泥需求。
同時,稍作分析就會發現,在4萬億投資中,將有80%涉及建材行業,而國家近期推出的9000億保障性住房投資一經啟動,建材市場馬上就會回暖,水泥行業將“如沐春風”。
可以預期,自2009年開始,中國水泥行業將迎來一個欣欣向榮的較長景氣周期。有行業人士預計,國家大幅度投資基建,將使明年全國水泥需求重新拉高至8%-9%左右的增幅。從這個意義上講,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水泥,是“機”而非“危”。相比較其它受影響較深的行業而言,中國水泥的確“風景這邊獨好!”。
災后重建,水泥迎來重大商機
四川5.12大地震是人類的巨大災難,但同時也為中國水泥行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據有關職能部門統計,在這次地震中,僅四川省就有153個縣市區受到不同程度損壞,其中39個縣被列為重災縣。受損的城鎮住房2.262億平米,包括倒塌的住房2721萬平米,嚴重損壞9044萬平米,一般受損1.08550億平米,直接影響人口660.1萬人,211.55萬戶;農村受損住房4.217億平米,包括倒塌1.458億平米,嚴重損壞1.5752億平米,一般受損1.1839億平米,直接影響1147.08萬人,347.6萬戶。
在“2008四川水泥產業發展形勢與對策研討會”上,水泥商情網記者獨家采訪了四川省建設廳科技處處長胡明福,據胡處長介紹,四川省建設廳對災后重建的建筑計劃是:預計到2010年,災區將完成重建城鎮住房97.8萬套,7419萬平米,加固災損住房1.38億平米,建設配套公共設施427.29萬平米,附屬場地5.6972億平米;農村完成重建房屋4.172億平米,公共建筑573.54萬平米,附屬場地1.64億平米。預計三年災后重建,僅城鎮與農村住房及公共配套設施建筑,對水泥需求量就超過1億噸。如果加上建設、修復地震損毀道路橋梁所需水泥,理論計算,四川災后重建需水泥可能高達3.7億噸!9月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四川省相關領導在會上宣布了這個理論需求數據,在水泥行業引起廣泛影響。
災后重建對水泥的巨大需求在全行業掀起波瀾,各大水泥企業紛紛入川投資,川渝水泥頓起風起云涌的壯闊之勢。截至到2008年9月份,一份已獲得省級批文的四川省水泥項目清單顯示:已有70余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獲批并且開始興建。2008年9月前將新增產能100萬噸,10-12月將新增產能1660萬噸,2009年1-6月將新增1110萬噸,2009年下半年則將集中放量4110萬噸,2010年全年還將有1420萬噸的產能釋放。整個計算下來,這70余個項目投產后,將為四川省新增水泥產能9000多萬噸,且全部為新型干法水泥。
關于災后重建到底需求多少水泥,四川及鄰近的重慶水泥投資是否過熱,災后三年重建過后新增產能如何消化,市場惡性競爭怎樣調節等等問題,屬于另外一個范疇的話題。可以肯定的是,四川大地震后的大規模重建工作,為中國水泥行業帶來了一個巨大商機,值得進入2008年的大盤點。
行業整合,任重道遠長路漫漫
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但由于企業眾多,產能分散,“大而不強”一直是中國水泥行業的突出問題。到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巨頭的生產集中度已達到60%以上,而我國水泥行業的集中度尚不到20%,處于一個相當低的水平。
中國較低的集中度強化了水泥市場價格波動性,極易引發低層次價格競爭。按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的話說:“正是由于落后生產力的大量存在,無序和惡性競爭泛濫,使得水泥產業沒有分享到中國房地產和基本建設高速發展的成果”。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6年10月發布并開始實施的《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到2020年,國內水泥企業前10家的產能集中度有望由目前的18%提升到50%,水泥企業總數將由5000多家減少到2000家。分析人士指出,水泥企業并購重組,是國內區域龍頭企業實現擴張的重要戰略,區域并購將是未來行業主要的投資機會。
下面我們試為2008中國水泥行業的整合作一個大致的盤點。
南方水泥獨樹一幟,獨占鰲頭。
盤點2008年的行業重組,無論是速度、規模、成效、影響還是理念與方式,中建材麾下的南方水泥毫無疑問獨占鰲頭。
2007年9月,中國建材聯合浙江尖峰集團、虎山集團、浙江水泥有限公司、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國資委和北京華辰世紀投資有限公司,6家共同出資組建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首期注冊資本35億元,中國建材集團持股75%。其總部在上海,運營中心則設在杭州。南方水泥的組建,意在通過并購及聯合重組等方式,對浙江、江西、上海、湖南、福建四省一市的水泥企業進行整合,打造一個跨地域的航母級企業,成為東南四省一市水泥行業的核心企業。
2008年9月26日,南方水泥在杭州隆重慶祝成立一周年。中建材董事長宋志平在會上說:“我們用了一年時間實現當初的承諾,今天,南方水泥不僅產能過億噸,并且給中國建材創造了良好的業績,回報了投資者,還凝聚起一個團結向上、有戰斗力的干部員工隊伍,這一切來之不易”。
僅僅一年時間,南方水泥就從“一兩水泥也沒有”到形成上億噸產能,這在中國水泥發展史上絕對是一個奇跡。
奇跡般的速度來自于南方水泥的重組理念。南方水泥成立伊始,高舉的是“聯合重組”大旗,其做法完全有別于其它企業的“收購兼并”。所謂“聯合重組”,按宋志平的解釋,是屬于大的并購范疇,但又與一般意義上的并購在三個方面有所不同:第一,出發點不同。南方水泥聯合重組的出發點,是推動區域市場健康發展,讓區域內企業共同受益;第二,南方水泥的聯合重組不是迫使原企業股東退出,而是給他們留有一定股權。聯合以后,還要充分發揮原有的企業管理層和員工團隊作用。第三,從文化理念上講,這種聯合重組,是中國建材用資本搭建了一個平臺,讓大家實現共同發展。
一個事實是,“聯合重組”的理念與模式受到了水泥企業的廣泛歡迎,南方水泥門庭若市,前往洽談合作的水泥企業絡繹不絕。南方水泥的進入使浙江水泥市場發生了多年未有的可喜變化,市場話語權明顯增加,水泥價格上漲,企業普遍提高了收益。
浙江水泥業的一位元老甚至斷言:“如果南方水泥沒有進入,今年上半年無疑是浙江省水泥企業最困難的時期”。
意義更為重大的是,南方水泥在中國水泥行業實現了一種企業成長模式的創新,即通過聯合重組進行超常規發展。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認為,南方水泥的組建標志著水泥“國家隊”對外資大舉并購活動的反應。宋志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很有自信地說,南方水泥今后將用市場競爭手段跟咄咄逼人的外資產業巨頭一決高下,不斷提高民族水泥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
但對于南方水泥的高速發展,業界也有存疑。這種“跑馬圈地”式的大規模擴張,聚沙成團,快則快矣,在管理、經營、市場、文化、人員等方方面面,會不會留下諸多難以調理的后遺癥?南方水泥似乎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且已經開始了對旗下企業的內部整合。
關于南方水泥“聯合重組”模式,業內予以了高度關注,鑒于從歷史上看,國有企業的并購重組成功率并不算高,南方水泥的重組究竟是否成為“嶄新的與成功的模式”,還需要時間與事實來驗證。
北方水泥呼之欲出?
在成功操作中聯水泥與南方水泥的基礎上,中國建材集團的行業整合計劃并未停步,業內一度風傳的“北方水泥”可能成真,并且大有呼之欲出之勢。其主角,仍然是中建材集團。
11月份,中建材董事長宋志平向中國證卷報透露,備受關注的“北方水泥”計劃近期就會浮出水面,而公司明年業績的增量將來源于新合并產能量和壓縮成本。“我們一直在進行著‘北方水泥’計劃。”宋志平這樣向記者表示。
但筆者注意到,自2008年年3月中建材決議參股祁連山以來,中國建材此前曾反復提出的“北方水泥”計劃似乎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受到二級市場波動影響,祁連山的增發也始終未有進展,再加上海螺水泥經過大幅增持,已經躍居祁連山第二大流通股股東,外界對于中國建材啟動“北方水泥計劃”一直心存疑慮。
但宋志平表示,中國建材從未放棄過對祁連山的合作,并且最近將公布一個新的發展區域。由于中建材強調除祁連山外,再無進軍西部計劃,故外界普遍認為宋志平所稱的“新區域”很有可能就是北方區域。
早在2007年10月8日,中國建材集團就曾與唐山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組建總部設在唐山的北方水泥公司。聲稱“將與唐山骨干企業一起,共同完成對華北、東北地區水泥企業的重組和整合,力爭3年內將北方水泥公司打造成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北方地區水泥行業旗艦企業”。
有媒體從唐山市國資委獲悉,在當時與中建材有合作意向的企業中,包括了我國第三大水泥企業冀東水泥。但此事后來沒有了下文,中國建材集團與唐山市的合作并沒有實質性進展。
據唐山市國資委政策法規與規劃發展處秦永才當時向媒體介紹:“現在與企業的洽談還沒有正式起步。目前,雙方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僅局限于意向方面的合作,具體的合作事項還是要由企業去談”。而冀東水泥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經詢問公司高層,對于集團與中國建材的合作并不知情,也從未與中國建材就合作事宜接觸過。
可以認為,中建材欲打造“北方水泥”,與冀東合作,立足華北,挺進東北,輻射西北,不失為最佳選擇。但能否與北方行業老大的冀東成功合作,則是運作的基礎,無此基礎則很難進行如南方水泥的快速大規模擴張。
時至今日,中建材與冀東的合作似乎早已煙消云散,倒是同為央企的中材集團正在緊鑼密鼓的并購冀東,而且也與唐山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冀東究竟為何未能與中建材攜手,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根據宋志平所述,中國建材與祁連山仍在洽談合作,而其將公布的新的發展區域很有可能就是北方區域。那么,“北方水泥”仍然可能于某個時候在北方的某個區域誕生。假設中建材與祁連山水泥合作成功,“北方水泥”從西北向華北、東北擴張,其行業區域優勢和地理位置都將遠不如唐山理想,恐怕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不管怎樣,“北方水泥”一旦問世,中國建材集團則有望取代海螺水泥,一躍成為新的行業霸主。
中材集團并購冀東水泥
2008年1月3日,中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母公司中材集團與唐山市人民政府已于1月2日簽署合作協議,中材集團計劃于未來三個月內,以直接或透過其上市子公司增資,成為唐山市政府全資擁有的冀東水泥集團的控股股東。
根據協議,中材集團在未來三年將投資不少于130億元人民幣,以提升冀東水泥年產能至1.3億噸,年銷售額達到300億元。
百億投入,億噸產能,三年完成,活脫脫又一個南方水泥,充分展示了央企風采的大手筆!
但筆者注意到,年初的協議之后,中材似乎并沒有像中建材搞南方水泥那樣雷厲風行,實際行動顯得相當遲緩。以至到11月份,還有網友在股吧上發問,急切想知道“中國中材集團什么時間以什么方式收購冀東水泥?”。
之間只有9月3日新浪財經的一條消息,提到中材股份董事周育先于業績記者會表示:“集團預計今年生產約3200萬噸水泥,預期未來收購冀東水泥后,集團可生產7200萬噸水泥,并且將成為北方水泥的龍頭”。似乎可以證明中材并購冀東仍在進行。
11月,有行業媒體對中材并購冀東提出疑問,問題主要有三:1、中材國際在沙特項目深陷1680萬美元的“賠償門”事件,幾乎相當于中材國際2008年上半年利潤的80%;2、中材國際股市大跌。今年10月下旬以來,在不到20個交易日的時間里,中材國際的股價一度下跌超過1/3,把本已漸有起色的股價打入深淵,股票大大縮水。3、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材國際在海外的數百億元項目訂單的執行將有較大影響。
盡管中材國際只是中材集團的一個下屬上市公司,但如果運行情況不好,勢必對其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材集團是否還有能力拿出上百億資金,順利實施對冀東的并購,值得關注。
華倫,2008年最郁悶的兼并者
2008年中國水泥行業最郁悶的兼并者,恐怕非浙江華倫集團莫屬。
由于種種原因,曾經輝煌的陜西秦嶺水泥陷入了嚴重困境。從2005年開始,重組秦嶺一度成為行業熱點話題。國內眾多知名水泥企業都先后與秦嶺接觸,成為傳聞中ST秦嶺的重組方,秦嶺重組一時間搞的相當熱鬧。
一直到2007年9月24日,浙商背景的華倫集團終于與陜西省耀縣水泥廠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以6.3億元的高價受讓ST秦嶺20.08%的股份,成為秦嶺水泥第一大股東。
按雙方約定,華倫集團于協議簽署日之后的5個工作日內,爽快地支付了1.9億元的首筆轉讓款,所派出的董事與高管也已到秦嶺公司就位。在30日內,華倫還將分兩次向秦嶺水泥支付4.4億元轉讓金。秦嶺重組至此似乎塵埃落定。
但好景不長,問題很快接踵而至,雙方在“蜜月”中矛盾已開始產生。矛盾的焦點頗有些“黑色幽默”味道——華倫付了錢卻拿不到應得的股權,原因是耀縣水泥廠持有的ST秦嶺股份遲遲不能解除質押。華倫支付的1.9億本來是用來解除質押股份的,卻被處于生死線上的秦嶺水泥用作了的維持日常運轉的開銷。1.9億元資金很快耗盡,股份卻仍被質押。
在此情況下,ST秦嶺的上級主管銅川市國資委要求華倫支付第二個1.9億,以利秦嶺水泥走出困境,理所當然被并未拿到股權的華倫拒絕。雙方就此開始僵持,并發生了一系列風波。在此期間,秦嶺水泥按政府要求關停了4條濕法水泥生產線,卻沒有拿到政府承諾的8000萬元回購金,僅獲得財政獎勵資金2730萬元,使ST秦嶺凈損失4672萬元。此舉更使華倫方面深為不滿。其派出的三位董事在審議半年報告、新增貸款、董事會換屆等一些重大問題上,頻繁地與秦嶺董事會唱“反調”。到2008年10月8日,華倫派駐ST秦嶺的三位副總經理同時辭職,至此,華倫退出秦嶺已成定局。
然而退出并不容易,關鍵是華倫已經支付的1.9億如何退還。1億9000萬不是個小數,對于總資產不過23億元、進入水泥行業目的在于資本運營的華倫來說,這一筆真金白銀必須要盡快拿回來。但由于秦嶺債臺高壘,僅應付職工薪酬就達2億元,這1.9億早已花個精光,哪里還得出來。其上級銅川市國資委也沒有這筆錢,只能是在找到新的重組方并且注入大筆資金后,才有退還華倫的可能。而新的重組方在哪里卻完全是個未知數,剛剛有冀東進入的傳言即被冀東斷然否認,華倫要收回投資簡直是遙遙無期。
華倫是民營企業,秦嶺水泥與銅川市國資委一為國企,一是政府,雖然不會賴賬,但因為沒有錢,把事情無限期擱置卻完全可能。華倫想要回這1.9個億,一個字:難!加上秦嶺股票嚴重縮水,與當初的收購價格相比,虧損達60%,華倫的郁悶可想而知。
2008年水泥行業的并購重組還有不少案例,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道來。一言以蔽之,并購重組,行業整合,中國水泥行業任重而道遠,還將有漫漫長路要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會是行業及各界關注的熱點。
節能減排,水泥立窯出路何在
從2007年開始,中國掀起了被稱之為“風暴”的節能減排活動。主要緣起,是國家采取有力措施,實施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為確保節能減排實施,中央采用了嚴厲的措施,對各級政府實行問責。
2008年7月3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07年節能減排考核結果,河北、山西、海南、內蒙、貴州、寧夏、新疆7省區未能完成既定目標,被發改委公開點名。在全國省區引起了很大震動。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已經觸動了地方各級政府的神經。
水泥行業以其高能耗、高排放,處在“節能減排”的中心位置,首當其沖的,就是遍布中國大地、曾經在中國大規模經濟建設中發揮過重大作用的水泥立窯。這種“生產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大,嚴重破壞環境”的生產方式,成為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的重中之重。
據國家權威部門測算,被淘汰的立窯水泥將由新型干法水泥取代。按全國年均淘汰5000萬噸立窯水泥產能計,每年可節省標準煤150萬噸,減排粉塵40萬噸、二氧化硫30萬噸、二氧化碳350萬噸,少浪費石灰石儲藏量8600萬噸,如果再采用余熱發電,則還能回收12億千瓦時的電能,同時在 CDM的國際碳交易市場還可將其額外的二氧化碳排減量出售,價值約1000萬美元。
2007年6月4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宣布“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淘汰落后水泥產能2.5億噸。
2007年初,國家發改委即與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分別簽定了淘汰責任書,明確了各地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數量。
2007年12月28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07年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企業名單,涉及到27個省份、1066戶企業的1474條立窯水泥生產線名列其中。其中山西、河南、河北、湖南和山東,分別需淘汰落后生產線達211條、163條、110條、103條和97條,淘汰落后水泥產能5200萬噸,這種“點名到線”的方式顯示淘汰力度非常之大。
2008年10月22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08年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企業名單》,名單涉及到26個省份,683戶企業的933條立窯水泥生產線,全年淘汰水泥落后產能預計達8000萬噸。其中僅廣東一省,便需淘汰139戶企業的265條立窯生產線,年內淘汰超過50條生產線的,還有河北、福建、山東等省份。
關于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國家決心很大,各地政府亦紛紛制訂措施,加快淘汰步伐。一時間,中國的水泥立窯呈現風雨飄搖之勢。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截至到目前,我國尚有機立窯企業4000多家,年產能5.5億噸,約占全國水泥總產能的40%,仍然是中國水泥行業的“半壁江山”。
對于機立窯企業的淘汰,業內一直有著不同的聲音。這些不同意見散見于一些業內專家和資深人士在各類行業會議上的發言、講話之中,雖然還顯得比較微弱,但言之成理,不能不令人思考。
2008年12月13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中小企業司牽頭,在北京舉辦了“2008首屆中國中小水泥企業論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業內專家與中小水泥企業代表聚集一堂,專題研討我國中小水泥企業的前途與出路問題。會上氣氛活躍,研討深入,觀點紛呈,對今后中小水泥企業的前途與走勢提出了許多新穎、深刻和獨到的見解。在節能減排大勢之中,這個論壇的官方背景與高層次研討,讓水泥立窯企業看到了一絲曙光。
此次論壇關于中國水泥立窯前景與出路的研討,有以下幾個觀點值得關注:
1、要統一對中小水泥企業的認識,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是求是地分析國情,明確在相當長時期內,我國水泥工業以大型新型干法生產企業集團為龍頭,大、中、小生產企業長期并存的合理結構和布局特點。單線年產規模為 30萬噸-80萬噸水泥企業 應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把中小水泥企業和落后生產力等同起來”,對待中小水泥企業不能“一炸了之”、“一關了之”。
2、中小水泥企業是水泥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水泥是區域性產品,企業生產規模受水泥市場容量和石灰石資源分布的制約。我國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但儲量上億噸的大礦并不太多,中小型石灰石礦多而且分布遍及全國。因此我國水泥企業布局不宜過分集中,平均生產規模也不宜過大。水泥產業完全有條件根據市場容量和石灰石資源分布情況,將水泥廠建設在一靠礦山二靠市場的最佳位置上,并形成以大型企業為骨干,大中小相結合的合理企業布局。
3、生產規模大型化由于水泥銷售運距增加,將造成水泥的消費價格大幅度提高,由生產規模擴大帶來的節能效果也被運輸能耗所抵消。因此背離水泥的合理銷售半徑,一味追求生產規模大型化,企業效益雖然增加,但要以付出昂貴的運費和二次能源消耗為代價,其社會效益并不好。
4、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實現產業政策目標的工作中,應該確立一種新的創新思維,不能簡單用工藝方法 、企業規模作為支持和淘汰企業的判斷標準,而應該以所采用統一的技術和所能達到的技術指標來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對全面、完整地采用了新型半干法JT窯技術,保證生產裝置達到國家規定的水泥指標生產技術經濟目標的立窯企業,不管是否采用立式煅燒方法,都應該成為我國現代水泥工業的組成部分。
5、不能對中小水泥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工作放任不管,要積極引導中小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和結構優化提升工作,積極鼓勵以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和新型半干法JT窯水泥生產技術淘汰落后的立窯、中空窯、濕法窯等落后生產工藝。應 調整政策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對于能夠達到國家水泥工業先進技術指標的水泥企業,不管其是用什么方法生產,都應給予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的待遇。
6、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原則,不應以出身論英雄,衡量水泥企業好壞的標準應該是統一的,一是產品質量是否過硬;二是生產過程能否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三是工作環境是否達到清潔生產的標準;四是資源利用水平和消納工業廢棄物、建筑垃圾的能力高低;五是社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貢獻能力。
立窯淘汰是一場浩大的工程,牽涉到全國幾千家中小水泥企業,價值達數百億元,同時還有幾十萬工人就業等一系列問題。這中間既有“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也牽涉到中央關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更是中國水泥產業發展的方向目標所在。水泥立窯的前途與出路,必將是行業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理應列入對2008年的行業盤點。
后記:
盤點中國水泥的2008,可以載入中國水泥發展史冊的事情還有很多。諸如“川渝地區水泥發展過熱,引發行業人士擔憂”、“98家浙江水泥企業集體上書,阻擊海螺擴產”、“上半年煤電陡漲,水泥企業成本劇增”、“房地產持續下滑,水泥行業深受拖累危機加劇”、“水泥外資大舉進入,國內水泥如何阻擊”、“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水泥行業影響”等等,都是行業的焦點、熱點問題。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闡述。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