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汶礦業集團面對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面對資源型國有老企業的生死抉擇,用改革和創新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突破體制性障礙,消除機制性弊端,破解結構性矛盾,用十年時間探索出一條新礦特色發展之路。
揚帆啟航不懼滄海橫流
上世紀末對于煤礦人來說,是一個惡夢。然而,在經歷了那場"煉獄"之后,中國的煤炭企業在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結構調整、科學管理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在"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的感召下,抱負遠大,遠見卓識的新礦人尤其如此。
回望歷史,1998年,是新汶礦業集團改革發展的里程碑,是新礦人一輪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和企業意識形態重大變化的開始。是一次偉大征程的開始。
1998年3月18日,"新汶礦務局"這個名稱退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天,一個建企40多年的國有老煤炭企業開始走向嶄新未來。
時隔五個多月的1998年8月29日至9月2日,新礦人召開了一次多種經營會議。董事長郎慶田在大會上作了題為《換思想、理思路、求發展》的報告,提出要以先進的思想理論為指導,穩定煤炭主業,優先發展非煤,全力實施"二次創業",為集團公司重新打造一扇希望之門。
《新礦集團跨世紀發展規劃》也在這一年出臺了。《規劃》是在調研地域經濟發展狀況、企業發展潛力及優勢條件,研究企業歷史、現狀、未來以及外部環境影響,預測并主動規避企業內部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的基礎上制定的。
熟悉新礦集團的人說新礦人"在最困難的時候辦了最難辦的事"。1998年開始的數年,他們用改革解決(體制)不活的問題,用發展解決(規模)不足的問題,用市場解決(群眾)不滿的問題,形成公車私有化、住房商品化、服務有償化、產權人格化格局,變非經營性資產為經營性資產、變企業辦社會為辦市場,變企業包袱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較好地破解了國有企業"辦社會"難題。
1999年5月27日,時任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國家煤炭工業局紀檢組組長濮洪九到新礦集團調研后認為,"新礦集團作為一個老國有企業,在目前資金極度緊張、經濟狀況極為困難的局勢下,為礦區的穩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加快轉產速度、開發非煤項目上,依靠改制,和廣大干部職工一起,殺開一條血路,闖出一條生路"。
六年“三級跳” 攀高建宏業
2002年11月27日,新礦集團舉辦十六大精神學習班的第一天,黨委書記、董事長郎慶田作完十六大精神輔導報告后,擲地有聲地宣布:我們要奮斗五年,實現銷售收入翻番,達到100億元。
"五年百億"不只是一個數字,新礦人還做了更加具體的詮釋:增強核心能力,做大做強企業,使整個企業呈現高科技貢獻率、高產品競爭力、高市場占有力、高資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的狀態。而在外延上,"五年百億"在對企業經濟規模、產業布局、產業優勢、發展模式等經濟要素指標作出設計的同時,對關系職工自身的勞動就業、自我發展、價值體現、文化教育、生態環境、居住條件、困難幫扶等生活質量指標進行總體考慮。
2003年4月6日,新礦集團一屆六次職工代表大會召開,"五年百億"奮斗目標寫入職代會報告。同年7月10日至12日,新礦集團召開"干事創業、五年百億"誓師大會,再一次鼓舞新礦人進軍百億的士氣。
讓人想不到的是,2005年初,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全新礦集團傳遞開來:2004年全集團實現銷售總收入107億元,提前3年實現百億奮斗目標!
新礦人沒有在勝利面前止步。銷售收入跨越百億的2004年,新礦人又編制完成了《改革發展戰略規劃》,并通過了來自國務院研究室、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煤科總院和國內知名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院士、專家的課題評審,隨后獲得省政府批準通過。2005年,又編制了《"十一五"發展規劃》。兩個《規劃》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把新礦集團建成我國資源枯竭企業產業轉移的典范、拉動魯西和山東地區工業經濟增長的核心、帶動地方工業騰飛的加速器和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主力軍。
新目標的提出,更加激發了新礦人的斗志。在年銷售收入跨越百億之后第三年,也就是2007年,全集團年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實現第二次翻番。2008年,新礦集團又將年銷售收入提高到了328億元,新礦人跨越的這一大步讓各界更加刮目。
心大舞臺闊 意遠路自長
1999年6月28日,臨汶石膏礦建成投產。它的建成,不僅創造了一種項目建設新模式,而且還是新礦集團第一個"走出去"的標志性工程,在生存空間上起到拓土擴疆的榜樣作用。是"穩定煤炭主業、優先發展非煤"戰略提出后的第一個較大戰績。
新礦人在企業改制和"二次創業"之初,將非煤產業劃分為整頓、發育、發展提高三個階段。按照這個發展歷程,非煤產業一路成長、壯大、提升。2003年銷售收入40.7億元,首次超過煤炭。2005年產值首次超過100億元,2006年收入119億多元,2007年收入達到167億元,2008年實現產值經營額263.7億元。
在產業產品結構上,2000年,新礦人提出構建煤炭主業、非煤工業、高效農業"三位一體"產業格局。2002年,又進一步提出穩步實施"煤炭主業集中化、非煤產業集優化、產權結構多樣化"發展思路,要求非煤產業重點做好"增強核心、關聯擴張、結構優化"大文章。2003年提出發展"五大主導產業"--煤炭、電力、建材、造紙、煤化工。2004年,更進一步科學地提出構建"1382"產業格局:一個基礎產業(煤炭產業),三個支柱產業(電力、化工和建材產業),八個支持產業(物流貿易、機械制造、輕紡加工、冶金、制藥、林紙產業、地下氣化和高效農業),兩個后續產業(高科技產業和新興勞動密集型產業)。
具體到項目建設,特別是大項目建設上,新礦集團非煤產業擁有一批業內領先的技術或生產線。百川紙業多條特種紙生產線國內外一流。"泰安奧林匹克花園"是泰安規模最大樓盤之一,榮獲"中國名盤五十強"大獎。泰山鹽化工生產工藝和設備國內一流,創造了燒堿裝置、聚氯乙烯裝置分別一次聯動化學投料試車成功的國內最好水平。與外企合資組建的山東塔高礦業機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成為業內第一家合資企業,擁有國際最先進液壓支架生產工藝。新馳鋼管業內技術和市場占有名列前茅。新礦集團(伊犁)泰山陽光新型建材項目產品定位高端,主要瞄準出口歐亞市場。2008年,又投產了中外合資的極薄不銹鋼板和國內市場上緊缺的無菌包材等項目。
非煤產業為新礦集團跨行業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舞臺。
而在煤炭主業上,2001年4月12日,新礦集團在荷澤市巨野縣召開龍固礦井探查鉆開工技術交流會,龍固礦井由勘探進入現場實質性施工階段,成為全國設計井工開采的產能最大礦井。此后,新礦集團又在省內黃河北開發建設了兩個礦井,實現了走出老區建設新區。三個礦井分別于前年和去年投產和試產。
而在"走出去"整合省外資源戰略中,新礦集團于2005年4月16日,與新疆伊犁州簽訂了合作開發伊犁煤炭資源、建設煤化工基地的協議。之后,新礦集團又在內蒙、寧夏等地整合多處資源,并開建了多個礦井和規劃了煤制甲醇、煤電一體化工程。2007年4月29日,年產能1000萬噸的伊犁一礦奠基開工,拉開了新礦集團參與西部開發的序幕。
截至目前,新礦集團在省內外共擁有煤礦61個,設計產能9346萬噸,其中生產礦井29個、在建礦井10個、精查完畢具備開工立項條件的8個、獲得探礦權3個、托管11個。已在9個省區擁有煤炭儲量200多億噸。
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追求卓越、爭創一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無論是在企業經營,內部管理,還是產業發展方面,新礦人都融入了永無止境的態度與境界。
上世紀末,新礦人意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破解企業辦社會難題。于是,在改制暨"二次創業"提出后不久,集團公司按照"精干主業、分離輔業、剝離后勤"原則,進行組織架構與管理體制的改革,構建起了包括煤炭生產、多種經營、生活后勤、教育培訓中心、衛生中心、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中心的"六條線"管理格局,使煤礦與社會職能的關系變為一種市場交易關系,真正為煤礦卸掉了包袱。
為激勵約束二級單位經營者搞好經營,在完善"六條線管理"的同時,新礦集團按照"資產占用要有償、投資要有回報、資金流失要追究、經營不得虧損"原則,研究推出"資產經營責任制",根據占有資產的實際情況,對各單位實行具體的資產經營責任制。
內部市場化管理是新礦人企業管理的重大創新。2000年7月,時任國家煤炭工業局局長張寶明對《把市場機制引入企業管理》調研報告作出批示,在全國煤炭行業推廣華豐礦內部市場化管理經驗。2001年,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華豐礦被命名為全國煤炭行業"推行內部市場化改革示范企業"。
大集團要想高效運作,眾多的二級單位必須統一行動聽指揮。2001年10月,新礦集團煤炭營銷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銷售。2002年5月,新礦集團又構建了集中采購、集中儲備、集中配送物流供應新體制。另與資金統一管理一起,構建完善了"三集中"管理模式。
管理創新尤如一臺強力引擎,使集團公司發展建設動力十足。
產業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是新礦人追求的新目標。
循環經濟模式在新礦集團近年來的發展中展現出了無窮魅力,在一條條"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型經濟鏈條,結出一串串經濟和環保效益雙贏的碩果,2005年,新礦集團被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命名為全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此前,已被山東省確定為重點扶持10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新礦人千方百計,不遺余力地推進企業節能降耗。他們在業內率先引入EMC管理模式,由社會上的節能專業公司攜技術和資金到企業實施節能改造,獲利分成;引入世界性的清潔發展機制--CDM,把"可核證的排放削減量"出售給了國外企業。2007年,新礦集團被省政府評為"節能突出貢獻企業"。
他們堅持管理、技術和結構調整"三個節能"相結合,狠抓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僅2008年就實施EMC項目30余項,完成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項目71項,節能技改項目147個,實現節能量9萬噸標煤,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節能指標。他們研發的矸石充填置換煤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還獲得了"山東省重大節能成果"和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07年,新礦人應用此技術減少矸石排放120萬噸,置換出煤炭 116萬噸,2008年置換出煤炭200萬噸,為實現老區資源接替提供了堅實保障和廣闊發展空間。
新一輪發展 新一種境界
2007年底,新礦集團提出進一步實施戰略轉移, "加快發展煤炭主業、優先提升非煤產業",力求煤炭主業的更快提速和非煤產業的提質增效。一輪新的發展高潮隨著此次戰略轉移的提出而全面掀起。
通過學習實施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發展。2008年,新礦集團原煤產量、掘進總進尺、開拓進尺、商品煤銷量、商品煤售價、銷售收入、實現利潤、稅金、項目投資、職工工資等10項指標創出歷史最好水平。集團完成產值353.79億元,銷售收入328億元。全部職工人均收入超過30000元,采掘工人平均工資45585元。
2008年,新礦集團成果豐碩,喜事連連。
新井建設步伐加快。新巨龍、趙官、寶通、大遠煤業相繼進入試生產階段;農乃廟、福城、金黃莊、伊犁一礦、蘆草井溝、昭蘇盛泉、營龍等礦井正在按計劃有序施工;柏楊、洞口等礦正在完善相關手續。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加大。長城礦先后對周邊麻黃、芒哈圖、沙章圖、黑梁子等四個井田進行整合,共獲得上海廟礦區資源面積102.7平方公里,資源儲量14.14億噸,加上正在建設的寧夏蘆草井溝和內蒙農乃廟煤礦,在蒙寧地區已經形成2000萬噸/年的煤炭產能。華恒公司云南大則勒、富源祥達煤礦當年收購、當年見效;水煤公司完成與相鄰下溝煤礦的儲量交換,采面布置更加合理。
8月31日,新礦集團在內蒙分別舉行魯新礦井和120萬噸甲醇項目奠基儀式。年產500萬噸的魯新礦井開工建設甲醇項目奠基,標志著新礦集團與錫盟各級政府的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新礦人在新疆伊犁建設煤制天然氣項目設想出爐。煤制天然氣一期伊犁一號礦井產量全部轉化為天然氣,年產量20億立方米;二期當煤炭產量達到3000萬噸時,年煤制氣產量達到100億立方米;四號五號礦井投產后煤炭產量會達到5000萬噸,年制氣產量將達到200億立方米,年收入 1000億元。
非煤產業經濟結構得到調整優化,規模效益顯著提升。去年全年完成非煤產值經營額263.7億元,同比增長35.8%;新增就業3434人。收入過10億元非煤企業有供銷公司、鄂莊、新良油脂、翟鎮、孫村、協莊、華豐、泰山建能等8個單位,供銷公司達到45億元,鄂莊礦完成24.3億元。非煤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產品檔次提升,發展后勁增強。泰山建能乾元不銹鋼、玻璃器皿、鋼管涂塑、設備再制造,良莊鐵合金二期、協莊新巨豐無菌包材、百川石膏板紙,華恒錫尾礦、新陽黃河淤泥矸石磚廠及選煤廠等18個項目先后建成投產,預計新增產值37.5億元。新疆伊犁50萬噸/年油品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初步確定為我國中遠期煤制油示范工程項目。華新房地產實施品牌化運作,新疆伊犁新礦濱河家園進展順利,寧夏銀川房地產項目即將啟動。對外合作不斷拓展。與美、日、德、俄等國企業就礦井裝備技術、煤化工產品研發等達成合作;全年完成進出口貿易額27.3億元。
新礦集團積極推進原始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2008年完成科研、推廣項目266項,有29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創經濟效益1.7 億元。去年11月,新礦集團召開第五次技術創新大會,會議表彰了兩年來的280項優秀科技成果,30項優秀專利成果和10個技術創新先進單位、10名科技標兵。同時獎勵了為新礦集團技術創新工作做出突出了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洪伯潛等6名國內知名專家教授。
2008年,新礦集團以打造本質安全企業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觀為指導,創新舉措、攻堅破難,克服自然災害突出、項目建設繁重、市場急劇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鄂莊、協莊、翟鎮、華泰、孫村、濟陽、趙官、長城、黑溝、水簾洞、金黃莊等11個生產和基建礦井實現了安全生產。鄂莊、協莊、翟鎮、華泰等礦安全生產周期超過1000天,其中鄂莊連續安全生產6000天以上。
傾力十年鑄一劍,展現鋒芒無限。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新礦人通過直面挑戰、改制改革,"二次創業"、和諧發展,以全新的面貌和美好的形象屹立于齊魯大地。
敢于改革者勝,善于創新者贏。目前,新礦人已經編制了《新礦集團新一輪戰略發展規劃》,在經歷了2008年的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之后,新礦人充滿信心地接受新的挑戰。
來源:新華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