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華夏時報》的報道《國務院出手擺平煤電之爭重點借鑒電企建議制訂長期方案》獨家披露,給煤電企業“臺階”下的2009年電煤價格“不漲不降”折中方案有望出臺。
19日,本報記者得到了國家發改委人士的正面回應,電煤價格折中方案正在抓緊制訂中,具體由發改委價格司電力煤炭價格處擬定。另據消息人士透露,該方案有望于3月底出臺并付諸實施。
這是一場持久戰。去年年底的全國煤炭訂貨會,煤電企業因價格分歧沒有簽訂年度購煤合同,此后發改委多次調解均無果。今年1月以來,五大電力集團加大了海外采購力度。
記者從海關數據了解到,我國2月份煤炭進口488萬噸,創22個月以來新高,但相對電煤需求來說,“外購煤數量太少,只能解決一時需求,基本上還需要國內煤炭的供應”。發改委經濟運行局煤炭處的一位官員19日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煤炭市場分析師李朝林認為,電企購買少量市場煤只能維持基本運行,一旦經濟回暖,用電量增加,煤炭供需緊張的局面不可避免。
事實似乎印證了這一點。春節過后,各電廠的日耗煤量有所上升,電廠存煤數量也持續下降,截至3月2日,全國355家主要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下降至17天,較1月底減少了近8天,沿海個別發電廠存煤已接近7天的警戒線。
《華夏時報》記者從電力系統獨家獲得的內部報告顯示,廣東發電機組開工率已由2月初的五成增至七成;擔負浙江省四成發電量的浙江能源集團所屬電廠更是接近滿負荷運轉。江蘇、上海、浙江等華東地區電廠的存煤可用天數只能以個位數計。
煤炭需求看漲也反映在發電量和用電量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發電量同比增長5.9%,而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8%,是去年10月來首次正增長。據國家電網人士透露,3月上旬的這兩項數據依然延續著2月份的向好態勢。
上述報告分析,目前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煤炭需求有轉好跡象,尤其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行業恢復用電,為電力增長起到拉動作用。尤其是華東地區,經濟有所回暖,企業開工率提高,煤炭消耗增加。
“現在耗煤量已由2月初的3萬噸猛增至10萬噸。”浙江能源集團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據介紹,浙能在選擇購買進口煤和國內煤時,考慮到兩者價格相差不多,但華東地區距離澳大利亞、印尼等煤炭出口國距離較遠,所以最終確定煤炭的主要來源是北方港口。
另一方面,“北煤南運”的主通道秦皇島港出現了3月淡季不淡的現象,運輸生產和裝卸作業異常繁忙,港口23個裝船泊位基本都處于運行狀態。
據秦皇島港務局人士介紹,3月16日在秦皇島錨地拋錨的煤船多達130艘,3月的前15天,秦皇島港共發運煤炭898萬噸,同比多運7萬噸。按這個生產進度計算,3月份發運煤炭有望突破1800萬噸,將創去年9月份以來月度運輸新高,與去年完成最好時的5、6月份相比,只少運200萬噸。
與此同時,秦皇島港口存煤量也急劇下降,已由2月25日的800多萬噸降至目前的620萬噸左右,由于每日調出數量遠高于調進量,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也呈下降趨勢。“估計到3月底,庫存將降至550萬噸左右。”上述港務局人士向本報預測。
知情人士認為,電企庫存降低、煤炭需求上升,為暫時調解煤電之爭提供了利好時機,近期煤電折中方案出臺是比較合時宜的,但能否促成根本上還取決于雙方在價格上的認同。
在2009年的全國煤炭訂貨會上,煤企、電企在電煤價格上各執一詞,分別要在去年定價的基礎上每噸漲跌50元,最終不歡而散。今年“兩會”期間,中電國際董事長李小琳對媒體公開表示:“煤炭需要降價5%-10%方為合理。”
至于這次折中方案煤價漲跌幅度,有人認為“不漲不降”,維持去年價格,也有人認為是在煤電企業分別報價的基礎上加權取均值。
發改委價格司回復本報說折中方案還在制訂過程中,尚無準確定論。但知情人士稱,折中方案已經初步得到煤電企業雙方的認可,3月底出臺實施,4月初開始重啟談判、簽訂年度合同,系于國民經濟全局的煤電之爭會暫告一段落。
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我國部分地區和行業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但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仍然很大。同時,要加強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密切跟蹤分析形勢,及時發現問題,果斷采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努力實現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