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我國4月份的工業增加值數據會在今日發布。按照市場普遍的預測,這一數據將在3月份8.3%的水平上出現些許調整。
國家電網公司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4月份發電量同比降低3.55%,除水電外,火電、核電的發電量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由此,繼3月之后,工業增加值增速同發電量增速之間一正一負的狀況很可能仍將延續。
作為一個同步指標,發電量可以較準確地反映一個經濟體或區域的經濟運行狀況,因此其與工業增加值的背離引起了廣泛的猜測,而在數據背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不同的統計口徑等深層次因素亦頗值得玩味。
1 傾斜的用電結構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重工業是用電大戶,占一季度工業用電的82%,重工業增速大幅下降,是導致一季度工業正增長而用電量負增長的重要原因。
如果每一度用電沒有創造出同等的工業增加值,顯然將形成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之間最為基本的差異來源。用電結構和增加值結構也的確不一樣。
按照2008年的年鑒資料,電力消費最大的行業是集中于重工業及重化工原材料范疇內的五大行業上,分別是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這五大行業的電力消費占全國的電力消費量47.39%左右。傾斜的用電結構下,上述五大行業的變動對用電量的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與此相對應的是,上述五大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僅分別占當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和GDP的29.48%和14%,能主導電力消費量的上述五大行業卻難以左右全部的工業增加值。一旦上述五大行業生產出現波動,可能并不會在工業增加值上帶來同用電量一樣的明顯表現。
進入2008年后,我國經濟進入了周期性的調整,誘發了重工業及其中化工原材料工業的深度調整。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建材、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和電力行業自身先后出現了較大的產能過剩,“減產”成為延續至今的關鍵詞。反映到電力消費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四個行業的用電量平均增長幅度從2007年的20.17%下降到2008年的3.85%。
今年一季度,工業結構的調整仍在繼續,重化工業增幅下降較多,其中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業同比增長0.3%,有色金屬冶煉與壓延業同比增長2.8%,石油加工、煉焦業同比增長-5.4%,化學原料及制品業同比增長3.7%,增幅均低于工業增長5.1%的平均水平。
事實上,這樣的差異并不算太罕見。用PPI剔除價格因素后,2005年2月、2008年10月~12月也都曾出現過兩個實際工業增加值速度同發電量一正一負的狀況。
在更多的時候,例如2003年6月、2004年5月、2005年10月、2006年8月和2008年11月等月份,兩者在趨勢上也不一致,甚至是趨勢相反。
由于實際工業增加值同發電量數據的線性相關系數僅為0.67左右,實際也就確認了兩者在長期走勢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必然存在短期性差異。
國泰君安的策略分析師王成在其報告中則進一步用統計局頒布的2002年投入產出表所得出的電耗系數做出了精確計算。
按照3月份各工業行業的增加值速度、在總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以及從2002年投入產出表中得出的各行業電耗系數來聯合計算,王成認為,今年3月份8.3%的工業增加值實際帶來的電力消費增幅只有1.048%。
2 電力行業的自我瘦身
電力行業自身耗電情況變化要更復雜一些。生產電力的電力行業實際上是耗電最大的行業,在電力生產和輸配電方面的電力消耗占全部電力消費的15%左右,電力“減產”是一直存在的問題。
2008年開始,電力行業的總體產能過剩已經較為明顯,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用電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也下滑到了1以下。去年煤炭價格過高、電力上網電價未調整到位,電力行業在虧本發電滿足社會用電需求的同時為避免虧損也在謹慎調整自身的發電量,防止“愈發愈虧”。
從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仍呈正增長的增加值數據來看,似乎與發電量下滑出現了矛盾,電力集團的多元化發展或是原因之一。
近年來,五大電力集團和地方發電集團近年來都朝著綜合能源集團的方向發展,拓展上下游產業鏈能部分彌補售電主業的虧損。在五大電力集團中,在電力、煤炭、鐵路、化工等領域涉足最廣的華能集團是五大集團中最后一個報虧又第一個扭虧的。
除了行業因素外,在地域上,一位電力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國單位GDP電耗最高的六個省份為山西、內蒙、貴州、甘肅、青海、寧夏,平均電耗是全國水平的2倍以上,是拉動用電量增長的敏感因素,但從目前的走勢來看,除貴州外,其他四個省的發電量下滑還沒有明顯緩解,可能導致全國電力增長在短期內難以快速上行。
3 兩種口徑
口徑之間不對等也容易形成工業增加值增速和用電量增速之間出現差異。
以年經營收入500萬元為標準,中國的工業統計分為規模上和規模下兩部分。在統計月度數據時,工業增加值數據由國家統計局對境內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通過全面調查的方式獲得。只有在每年1~2月、1~5月、1~8月、1~11月四個調查期的工業抽樣調查和普查年份中,才會統計規模下數據。
3月份,里昂證券PMI和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所發布的PMI之間出現的數據一降一升的狀況,被許多專家解讀為私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在國家經濟刺激計劃中的受益程度不如大型企業、國有企業的一個證明,而用電量所描述的中小工業企業下滑情況也可能沒有在工業增加值中完全體現。
但在統計發電量時,無論是國家統計局統計的規模以上發電企業的發電量,還是中電聯所統計電力裝機6000KW以上電廠的全口徑發電量,所涉及的用電單位不僅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還包括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以及農業、第三產業、生活用電。
4 變動的工業增加值率
王成還提出了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可能導致在經濟下行期工業增加值被夸大,從而使工業增加值速度虛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工業發展速度計算方案的通知》,從2004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按照價格縮減法來計算工業增加值率。即先用報告期現行價格工業總產值乘以工業增加值率得到現行價格工業增加值,再除以報告期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以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得到可比價格工業增加值,并據以計算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前述統計局人士對記者表示,上述方法的計算誤差集中于價格指數和工業增加值率上,特別是計算時所需的工業增加值率直接由上年分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率代替,沒有考慮到當期產品生產結構、產品消耗結構等涉及到增加值計算因素的變化,增加值率的微小變化可能引起工業增加值速度的較大變動。
王成認為,作為一種效益指標,經濟下滑階段產能利用率下降,由于產能利用率下降,只有部分資產參與生產導致實際折舊降低,相應使得實際增加值率降低,但此時若仍采用固定的增加值率計算工業增加值,結果就造成了工業增加值的虛增。
那么數據打架的情況下到底如何選取研判指標呢?
王成表示,產能利用率是造成背離存在的主要原因,可以通過發電量與產能利用率雙方面結合,判斷用電量的發展趨勢和產能恢復情況。
張立群也分析認為,在經濟增長下行時,發電量下行的幅度更大;當經濟增長上行時,發電量上行的幅度也更大,當前工業結構的調整是發展型調整,不會很深,也不會持續時間很長,預計在市場需求拉動下,我國經濟增長水平將不斷上升,經濟增長與用電量數據之間的差異也將逐步減小。(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