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中國最大的煤田火區——新疆硫磺溝,煤田火區項目技術負責人表示,到7月底,這里燃燒了百年的熊熊地火將被撲滅。
  據人民日報報道,新疆硫磺溝恍若吳承恩筆下的火焰山:藍幽幽的火苗自地底下呼呼躥出,漫山遍野煙氣氤氳,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硫磺味。離火區還有幾百米就覺炙人的熱浪撲面而來。
  煤田火區項目技術負責人苗圃工程師說,目前所見已是
余火,地表溫度不會超過70攝氏度。4年前他們剛進火區時,地表溫度達二三百攝氏度。
  硫磺溝煤田火區距烏魯木齊市42公里。據當地史志記載,清代光緒年間這里就是“裂隙縱橫,濃煙彌漫,巖隙間火焰呼呼,經年不絕。”屈指算來,這場地下大火燒了100來年了。
  煤在地下為何會燃燒,苗工程師解釋說:天山是地質活動較為劇烈的地區,埋在地層中的水平煤層經過多次地質運動大多變為傾斜煤層,煤層露頭后與空氣接觸,氧化后積熱增溫,會引發自燃,最終釀成煤田火災。
  地火不僅大量吞噬能源,還污染環境。如硫磺溝煤田火區已燒毀草場220萬平方米,周圍居民被迫遷走。由于火區位于烏魯木齊主導風向的上風口,成為烏魯木齊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火區每年向天空“輸送”10.8萬噸有毒有害氣體。
  據悉,撲滅地火共有5道工序:先由推土機把火區作業面推平,然后用水管往火區注水。待溫度降到70度左右后,開始用鉆機往地下火源上鉆孔。緊接著,往鉆孔里灌黃土泥漿,用泥漿把地下裂隙堵住,隔絕火源和空氣的接觸。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蓋一層厚厚的黃土,以徹底使煤層脫離氧氣。
  新疆煤田滅火工程處副處長齊德香告訴記者,對硫磺溝火區的治理是從2000年開始的。截至目前,硫磺溝煤田火區18處子火區已有14處被撲滅。剩余4處子火區的滅火主要工序已完成,到7月底結束,比原定規劃提前半年時間。據介紹,目前從已撲滅的地火看,還沒有發現復燃現象。
  齊德香表示,地火撲滅后,至少要等10年后方能開采。地溫從達標的70攝氏度降到可開采的一二十攝氏度,至少要用10年時間。他警告,現在,地火復燃的最大禍根是亂開小煤窯。如果還沒等地溫降下來就盲目開采,那就很容易死灰復燃。亂開小煤窯,還會釀成新的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