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南地區目前設計生產規模最大的煤礦——年產300萬噸的中嶺煤礦建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在“隆隆”的施工放炮聲中,擔負煤礦建設施工任務的貴州中嶺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常華秋說,整個工地全是24小時作業,百萬噸采區的建設將用1年半時間完成,保證今年11月移交投產。
  貴州省“西電東送”火力電源點多半建在畢節地區。地區煤炭局局長韓平介紹,到2010年,畢節地區的煤
炭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也就是說,7年時間畢節地區新建大煤礦生產能力,相當于建國以來全省50多年間形成煤炭生產能力的一倍還多。引進國內省內一流煤炭企業參與開發,全方位實施大煤保大電戰略,使畢節地區煤炭資源開發進入黃金時期。
  畢節地區煤炭資源異常豐富,目前已探明的煤炭遠景儲量達760億噸。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尤其是納雍、黔北等一批百萬千瓦級火力發電項目建設產生的電煤需求,迫切要求煤炭生產上規模。而要發展大煤礦,地區又無相應的資金和技術能力。為此,畢節地區決定,引進外來資金和技術,大規模開發煤炭資源,走大煤保大電的路子。為了做好煤炭開發的前期工作,地區在財力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從2001年開始,每年由地縣兩級各出1000萬元進行煤炭資源勘探,以盡力摸清“家底”。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國內省內一流煤炭企業“親密接觸”。在去年4月西安舉行的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與山東兗礦集團達成合作開發煤電項目協議,由兗礦集團投資54億元開發五輪山等6個大煤礦項目。之后,兗礦集團先后派出6批人員到畢節地區考察,當地詳盡的資料準備和良好的服務工作促使兗礦下決心盡快入駐畢節。去年12月,注冊資金6億元的兗礦貴州能化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今年3月,年產120萬噸的青龍煤礦開工,預計年底出煤并于15個月后達產。與此同時,對江、小屯、岔河等大煤礦也相繼進入勘察設計階段。
  繼兗礦集團之后,水礦集團、六枝工礦集團等一批省內煤炭企業也紛紛進入畢節,或投資、或參股,共同參與大煤礦建設。資料顯示,畢節地區的“西電東送”火電項目全部建成后,將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的發電裝機規模,而大煤礦礦生產能力將達到5000萬噸,能夠確保發電用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