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不僅劍指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而且甚至連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被點名。
值得深思的是,包括鋼鐵、水泥、風電在內這些行業曾經都受到大量的激勵政策的扶持,有的甚至還被劃歸到振興規劃的范疇。然而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背景下,這些行業卻一步步發展到產能過剩的境地。其背后到底隱藏著哪些因素?我們政府部門考察驗證體系是否已經建立?行業如何才能健康發展?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水泥、鋼鐵、風電行業展開走訪調查,以摸清這些產業的現狀,并勾畫出他們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圖,探究其深層次原因。
盡管嘴里都在談論過剩的風險,卻都在積極準備下一步產能擴張。數日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河南、河北、吉林三地的水泥龍頭企業,見到許多這樣的現象。
據《2009年夏季工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水泥產能已過剩3億噸。經歷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高速發展的幾年光景后,中國水泥工業走到了十字路口。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是什么原因,讓中國水泥業表現得過分積極?過剩后的水泥企業又將何去何從?
現狀:產能過剩 企業仍擴張
提起水泥產能過剩,就不得不提浙江。2001~2003年,在集中淘汰落后產能后,浙江水泥市場異常火爆,大批項目上馬,產能突破1億噸。到了2005年,浙江水泥市場出現供過于求,大量企業徘徊在破產的邊緣。
河南建材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愛貞接受記者采訪時就透露,河南的水泥市場以后肯定不比浙江省心。
據了解,目前河南有69條新型干法線,其中日產5000噸及以上的有25條,下半年還有9條新線投產。“河南已經沒有新線的空間了。”王愛貞認為,河南水泥的需求量應該在1.1億~1.2億噸,水泥產能應該在1.2億~1.3億噸才合理。
亞泰集團副董事長徐德復也表示,東北三省也有水泥產能過剩的風險,“遼寧3年后肯定就是另一個浙江。”他還透露,全國今年底的水泥產能將突破17億噸,而市場需求只有是13億~14億噸。
產能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利潤率降低。東方證券分析師羅果表示,水泥是同質化的產品,要在市場中獲勝,只能靠成本的降低和價格上的拼殺。
然而,眾多水泥企業并沒有放棄產能擴張的想法。記者先后走訪了同力水泥、河南天瑞、亞泰集團,這些企業都表示了在水泥產能上繼續擴張的強烈意愿。其中,亞泰集團在遼寧有新線建設計劃,目標是將水泥總產能從目前的2300萬噸提高到3000萬噸。河南天瑞更是將目標定為2015年總產能要達1億噸。
昨日,工業和信息部發布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水泥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5.8%。據了解,從2008年至今,全國水泥投資的月度同比增速始終保持在40%以上,2009年3月累計水泥投資額同比增長率達110.45%。
水泥產量在增加,利潤卻在不斷下降。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水泥出廠價格每噸平均為277元,比上月下降2.8元,也是今年以來的最低價格。
原因:多種因素“推高”產能
近幾年來中國水泥產量的不斷攀升,一方面得益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推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基礎設施投資的加大。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水泥需求累計增幅為13.5%,比1~5月增加2.2個百分點,比2008年同期增加4.9個百分點。
“相比煤炭、電力等行業,水泥的投資額不高,回報也比較穩定。”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介紹,一條日產5000噸的線投入約6億~8億元,一般3~5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且,水泥的技術難度不高,幾乎沒有市場壁壘。
東方證券分析師羅果稱,在利益的推動下,不光原有的水泥企業想做大,其他資本也對水泥行業產生了興趣。“不少煤老板就轉型做水泥了。”
“在市場上升階段,國家的政策鼓勵也讓企業有了‘跑馬圈地’的沖動。”羅果認為,國資委對國有企業提出的做大做強主業政策,以及對大型水泥企業的扶持,也使得水泥企業擴張開始變得盲目。另外,在水泥產能過剩的形勢下,有些地方部門對水泥項目的核準依然沒有控制。
比如以前沒有水泥業務的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中材集團,也先后發展水泥業務。“大企業想靠規模來打垮對手,沒有考慮到市場的實際情況。”建材情報所副所長崔源聲說。
應對:提高門檻 建退出機制
水泥產能的過剩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昨日記者就曾報道《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初稿已經出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以人均水泥熟料擁有量1000公斤作為項目核準的紅線。“十二五”期間,超過這一標準的省份將停止審批新線。而根據這一規定,今明兩年,將會有安徽、浙江、江西、福建4個省份觸線。
這一規定,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解決當前水泥過剩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徐德復則認為,要實現總量控制,新項目的核準權必須收歸中央。
“在這之后,落后產能的淘汰也將會加大。”上述不愿具名的專家說。
此外,崔源聲認為,在某些省份比如浙江、廣東、山東、河南等地,落后產能淘汰已完成,對于小規模的新型干法線和粉磨站也可以考慮進行淘汰。
據了解,河南當前就有22條1000噸的干法線。“目前很艱難,但仍然運轉著。”王愛貞表示,新建的9條線一旦完工,這22條線將不會再有市場,如果2~3年內它們退出,這樣就能實現河南市場的供求平衡。
業內專家認為,水泥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而有關部門應該在能耗、環保、質量等方面設置一些更為嚴厲的指標,并建立水泥企業良好的退出機制。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