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局勢日趨緊張,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迅速波及申城各行各業,再度引起人們對石油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當由此引發的“建立戰略能源儲備”等設想頻頻成為焦點話題時,記者近日獲悉,一個新的解決方式———煤液化制油正悄悄醞釀著進入產業化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這個項目成功的話,將使中國資源最為豐富的煤,直接或間接地變為成品油,這對國內能源產業,將是一場劃時代的變革,但截至
目前,這項技術的產業化,在國際上也罕見成功先例。
  多煤少油的現實
  眾所周知,石油作為“能源生命線”和重要工業原料的地位至今難以取代。而與此同時,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煤炭的使用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然而我國的能源構成卻偏偏多煤少油,煤炭占了我國一次能源已探明儲量的90%,而石油相當短缺,對進口的依存度逐年增加,僅以上海為例,高橋石化和上海石化的工業原料———原油中,進口的比例占70%左右。而有預測表明,到“十五”期末,我國每年將進口石油約1.5 億噸,這相當于科威特一年的石油產量!
  于是,國際油價打個“噴嚏”,上海經濟就有“感冒”的危險。人們開始尋找應付國際風云變幻的對策。“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就是呼聲頗高的一種,但也有人擔心,一旦戰爭發生,石油儲備庫有可能成為火把子。
  面對多煤少油的現實,面對國際油價的劇烈動蕩,把煤炭變為成品油的設想進入人們視野。
  產業化悄然起步
  其實,煤液化制油技術在國際上并非新鮮事物。這種技術包括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早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就做過相關的原理研究,戰后,美國和日本等國都對此做了研究。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個夢想長期局限于實驗室中,無緣大規模生產。幾十年過去了,目前全世界只有在南非有煤間接液化的產業化裝置。
  現在,中國人要“吃螃蟹”了。記者獲悉,在一份可行性報告中,按照國際原油價格每桶20美元計算,直接液化項目的回報率可以超過10%。經濟上的可行性,加上國內多煤少油的壓力,煤液化制油的產業化項目已經在國內悄然起步。
  據悉,直接液化方面,神華集團將投資260 億元在內蒙古東勝煤田建設6條煤液化生產線,第一條生產線將在2005 年建成。建成后,每一條生產線每年可產出83萬噸成品油。而間接液化也幾乎同時起步,國家863 計劃支持中科院煤化所投資9000 萬元在山西建設千噸級煤間接液化中試裝置,計劃2004 年建成年產油10萬噸的示范廠,成功后擴建至年產100 萬噸油。
  產業鏈顯露商機
  業內人士表示,煤液化制油產業化項目的啟動,不僅在能源產業醞釀著一場新的革命,其影響正波及各個相關產業鏈。
  比如其背后蘊藏的龐大設備市場。目前,中國石油年進口量在1億噸左右,要解決這年產1億噸石油的缺口,就需要建設20個年產500 萬噸油的煤液化項目,估計總投資高達5200 億元。而在這筆巨額投資中,有60%將是設備投資。這對作為上海支柱工業之一的裝備工業,無疑將是重大商機。
  又如,在間接液化中,有一種油氨聯產技術,以煤為原料,可以生產出成品油和氨氣。據說,這種技術有望給滬上眾多小化肥企業的轉型提供新的方式。
  商機乍現,煤液化制油項目剛剛啟動,立刻引發了國內外相關產業鏈的激烈爭奪。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滬上相關企業正密切關注這個初露崢嶸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