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山東新汶礦業集團在新疆伊犁、內蒙上海廟等建設的“三大煤炭基地”,如果看成是“戰略性工程”的話,該公司在新汶老區創新推行的“以矸換煤”工程就是一項“戰術性工程”。“以矸換煤”能“換”來多大價值呢?在新礦集團不僅每年可以“換”出200萬多噸的煤炭產量,經濟價值達10億元以上,還可讓新汶老區繼續保持十幾年千萬噸的煤炭產量。
就像很多科技發明產生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一樣,“以矸換煤”技術是來自于新礦集團一個“礦破”礦井—盛泉礦業公司“生死”之間的壓力。
2003年10月,由于資源枯竭,年產45萬噸的泉溝礦經過半個世紀的開采,進入了破產程序,重組為盛泉礦業公司,僅靠殘采維持著生產。今后盛泉公司走向何方?8000職工家屬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就像哈默雷特那個“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一樣,成了公司領導班子的依靠一塊“心病”。
一天,總工程師付振峰碰到一位退休老伙計,聊天中這位老煤炭感慨地說:“我在礦上干了一輩子,眼看礦井快沒煤采了,心里真不是滋味!現在礦職工食堂、工業廣場、辦公樓下還壓著不少煤,如果能開采出來,礦井還能維持幾年啊!”看著老伙計期待的眼睛,付振峰心里豁然開朗:開采這些“三下壓煤”,不就是礦井生存的“有米之炊”嗎?于是作為總工程師的付振峰開始了“三下采煤”的探索。在礦領導班子的支持下,付振峰和他的技術團隊經過調查研究,參考資料,現場實驗,逐步摸索出了一種利用煤矸石充填井下巷道、采礦區,支撐采區頂板,減少避免地面下沉,從而置換開采出煤柱、建筑物下、路、橋下的煤炭的技術方案。他們給這項技術起了一個通俗的名字叫“以矸換煤”。
2005年9月,他們在二采進行矸石充填、以矸換煤試驗,經過10個月的試運行,達到日消化矸石180車,基本上做到了矸石不上井,保證了地面無變形。為了完善“以矸換煤”技術,付振峰和技術、生產管理人員,圍繞“以矸換煤”的開采工藝、充填方式、拋矸設備、沉降測量等,進井下巷道、采面進行實驗,跑地面工廠、工地進行觀察,得出了一套完備的“以矸換煤”作業方式與技術參數,形成了《井下原生矸石充填與開采一體化技術》。該礦21103工作面就在礦辦公樓、工業廣場之下,他們采用“矸石充填與開采一體化技術”進行無煤柱開采,每月矸石充填量達到5500立方米,地面沉降在0-200毫米之間,基本達到了零沉降;其回采率達到90%,增加煤炭資源300萬噸。
“以矸換煤”技術猶如一劑靈丹妙藥,使盛泉公司返老還童,應用該技術可以解決該礦1000萬噸的“三下”壓煤,延長礦井十幾年的服務年限。
盛泉公司“以矸換煤”的實驗,引起了新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郎慶田的注意,他稱贊說:“‘以矸換煤’是一項‘綠色開采’技術,將帶來煤礦開采的一場革命。”從2007年起,郎慶田在新礦集團會議上、下礦中,就大力倡導“以矸換煤”技術。于是“以矸換煤”技術在新汶礦區遍地開花,孫村、翟鎮、華泰、良莊、華恒、協莊等礦“以矸換煤”實現了矸石不升井,一些礦在推廣“以矸換煤”中又有了創新,孫村礦開發了似膏體充填“以矸換煤”工藝,翟鎮礦開發了綜采工作面機械化矸石充填“以矸換煤”技術。至此,全集團公司“以矸換煤”產量,每年可超過200萬噸,創經濟效益10億余元,相當于增加一座大型煤礦的產能,同時還可以使新汶老區千萬噸產量保持十幾年。
由于“以矸換煤”技術可以解決“三下采煤”、煤矸石地面排放、污染與占地等問題,經山東省科技廳鑒定,這項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被評為山東省重大節能成果之一。今年新礦集團繼續推進“以矸換煤“工程,確定全年完成“以矸換煤”產量200萬噸以上,老區生產礦井全部實現“井下矸石不升井、洗選矸石不上山、停運地面矸石山”的目標,并在新開發建設的龍固礦井等煤礦研究實施煤矸石充填、以矸換煤技術。
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