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種怪圈的原因是中國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我們總要在國際市場上保密,市場很難對中國的需求形成穩定預期。石油進口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開透明越對自己有利,也越對生意伙伴有利,否則的話就會吃虧。”
量價齊升
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1月中國進口石油836萬噸,同比增長77.7%,平均進口價格上升
了51%,凈增11.1億美元。
同時,原油和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帶動了其他互補性能源產品(如煤炭、天然氣、電力等)的價格上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報告,受國際油價的影響,在2003年1月,國內能源及相關產品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價格環比(與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價格環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價格環比上漲0.3%,同比上升3.2%;電力價格也微幅爬升,環比上漲0.4%,同比上升1%;天然氣價格環比上漲0.6%,同比上升0.7%。
“這是中國又一次在原油進口上實現了可觀的量價齊升,與以前的糧食進口有著驚人的相似”,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宋國青教授說。
宋國青稱,盡管中國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進口歷史,有關特征尚不能在統計數據上顯著地體現,但根據他對中國糧食40年進口歷史的研究,中國的石油進口正在步糧食進口的后塵。“自從中國進口糧食以來,幾乎沒有一次不是在國際糧價的高點大量進口,而在最低點出口。
而石油進口正在走糧食的怪圈。”歷史紀錄顯示,2000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一路上漲,而中國進口原油及石化產品也同時大增。來自海關的統計表明,2000年國際石油價格上升了62%,并導致相關化工產品平均漲價21%,但中國該年進口原油數量達到7013.4萬噸,與1999年的3661萬噸相比,幾乎翻了一番。
量價齊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額上升,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國的石油企業沒有公布由此帶來的損失。但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來自海關的權威人士估算,2000年僅原油進口一項,關稅至少多繳了150億元。“150億關稅是肉爛在鍋里了,但中國用戶為石油進口價格上漲支付的巨額成本,大都流到國外了。”宋國青說。
逢低減倉
而在接下來的2001年,中國原油進口又陷入另一個怪圈。從2000年末開始到2001年美國“9·11”事件之后,油價從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該年中國的進口原油數量為6025.5萬噸,比2000年下降14.09%。
“中國現在的年進口量也只在7000萬噸左右,而美國每年的進口量在2億-3億噸左右,所以中國原油進口的絕對數量在國際市場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國進口量的波動是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宋國青說,“2000年,中國的進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約為3500萬噸,絕對數也不算很大,但是這個數字占據了該年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增加量的將近一半。來自中國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亂了市場本來的預期,其后果就是價格上漲。”
體現在月度變化的數字更清楚地表明了這一趨勢。1999年1月至2月,是國際油價處于最低谷的時期,中國進口原油297.94萬噸,比上年同期反而減少40%;1999年3月國際油價開始大幅回升,而中國的進口亦同時回升,當月進口原油433.25萬噸,成為1998年以來最多的月份,是上月的2.6倍。在進口量不斷大幅上升的同時,中國進口原油的到岸價也在同步上升,在進口量大幅下降的1、2月份,平均進口單價為89.59美元/噸;而到進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這一數字上升到92.07美元/噸。
由此,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稱,1999年是國際石油市場油價急劇上漲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國石油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體現“應變能力”的典型的一年。
宋國青稱,造成這種怪圈的原因是中國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我們總要在國際市場上保密,市場很難對中國的需求形成穩定預期。石油進口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開透明越對自己有利,也越對生意伙伴有利,否則的話就會吃虧。”
戰略儲備無補短期波動
中國石油進口的深層次原因還在于國內石油市場格局。
盡管進口原油僅占國內市場的20%強,但其價格卻已主導國內市場。根據1998年國家出臺的《原油與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國內采油企業的原油出廠價格基本圍繞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而在成品油方面,仍采取新加坡、紐約、鹿特丹三地“盯價”,由國家計委在進口完稅成本的基礎上,加國內合理流通費用確定零售中準價,中石油、中石化在中準價上下8%左右的范圍內確定零售價。
但是這種政策設計在價格的傳導過程中卻出現了斷裂。周大地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國石油市場的不對稱性:
中國石油消費的市場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石油供應仍處于過度壟斷之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幾乎壟斷了國內原油產出;而進口原油方面,擁有進口專營權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賴配額生存的其它小規模進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額;成品油的批發幾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壟斷,而零售方面,兩大公司在各自區域上都具有壟斷力量。
周大地解釋說,在這種體制下,國際石油采購的方式,則由國有的石油外貿公司按國家分配的計劃指標分月度組織進口,基本上采用現貨貿易方式從國際市場購買石油,導致經常出現了“買漲不買落”。
周大地稱,中國石油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的嚴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關系和對未來價格的有效期望,中國石油用戶既不能有效預見石油市場的風險,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經濟措施和市場手段化解危機。“目前的體制根本難以應對國際市場價格的短期波動。”周大地說。
目前,很多專家表示中國必須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來應對國際石油突發事件,周大地稱這幾乎無助于解決短期的市場波動。宋國青甚至表示,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從長遠看來可能也沒有作用。
“我們還是拿糧食打比方。從過去的數據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糧價和中國糧食儲備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中國增加儲備,世界糧價上漲;中國減少儲備,世界糧價下跌。中國最近一次增加糧食儲備是在1996年,當時是以2倍于現在的價格大量進口,到現在我們卻以一半的價格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