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抑制水泥投資過熱、產能過剩,國家高層可謂痛下決心,相關部委接連施出出重手,進行強力調控。
自7月23日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鋼鐵、造船、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過剩,而是指產能嚴重過剩!”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李毅中部長也發表措辭嚴厲的講話,直指鋼鐵、水泥等產業產能過剩的嚴重性。
而8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主題就是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會上直接點名:“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仍在盲目擴張”。從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發出的權威聲音振聾發聵,其調控決心力透可謂紙背。
之后重磅級政策接連出臺,形容為“刀刀見血”并不夸張。
9月7日,工信部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工業主管部門,發出了“關于征求《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新擬定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已通過媒體向全社會公開。有“新中國首部水泥法典”之稱的這個準入條件,具有針對性強、措施量化、規定具體、硬性約束嚴厲的顯著特征,在政策性文件中,并不多見。
9月30日,國務院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提出把包括鋼鐵水泥在內的六個行業,作為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調控的重點,表明國家將采取強力措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在這部措辭空前嚴厲的文件中,不僅有諸如“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新上項目需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這樣明確嚴格的規定,更有嚴格市場準入、依法依規供地用地、實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強化環境監管、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實行問責制等可操作性非常強的具體措施。
10月26日,工信部下發了“關于報送水泥和平板玻璃淘汰落后產能2009年計劃及三年計劃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填報三年淘汰計劃,并于11月底前報工信部。而2009年各地淘汰落后產能指標,則必須于10月30日前上報。逾期不報,工信部將直接下達淘汰指標,并作為對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
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全國已有水泥產能18.7億噸,在建產能6.2億噸,擬建產能2.1億噸,合計將高達27億噸。而到2010年,預計國內水泥的市場需求僅為16億噸,產能過剩將超過10億噸。即便按照“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規定,減去擬建的2億噸,仍然有高達8億噸的過剩產能不能消化。
擬建產能可以減去(但并不見得都不能動工),已經投入大筆資金開工建設的項目卻無法硬停下來。因此,6.2億噸的在建產能,恐怕是鐵板釘釘要產生的了。水泥產能嚴重過剩仍然不可避免。
怎么辦?只有在淘汰落后產能上下功夫,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工信部在“通知”中之所以明確要求“各地要抓緊制定三年內徹底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要求的水泥落后產能時間表”,意圖很清楚,就是要將我國目前尚存的6億噸小立窯水泥產能,用3年時間“徹底淘汰”出水泥市場,為已經過剩的新型干法水泥騰出空間。
在“十一五”計劃中,要求5年內淘汰2.5億噸落后水泥產能,而此次要求,則是三年淘汰6億噸,立窯水泥將被迅速徹底的清除。此舉將涉及到國內3000多家中小水泥企業,力度之大,任務之重,前所未有。
在今后的三年中,平均每年要淘汰2億噸立窯產能,并且以公布名單的方式,限期完成。如此大規模集中淘汰,存在著相當的難度,并不是一炸了之那么簡單,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地方政府去解決。但在國家堅定不移、措施嚴厲的要求下,筆者相信,這個艱巨任務很可能得以達成。三年后的2012年,全國的水泥生產企業數量,將急劇縮減到2000家左右,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成果,行業形勢亦會發生重大變化。
如果三年淘汰6億噸的目標任務可以按期完成,屆時,中國水泥產能過剩大約為2億噸,并未超過國際公認的30%黃線,危機可以大大減緩,行業應該步入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但淘汰落后產能是否有助于抑制整體水泥產能的增長,筆者卻不敢樂觀。理由如下:
一、水泥行業目前并未出現明顯的衰退跡象。
雖然全國水泥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暫時尚不足對整個行業造成大的頹勢,水泥企業的正常運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一些區域,水泥企業的日子還相當好過。從年中開始的全國多數地區水泥價格持續上漲,已經延續至今。水泥消耗量的增加是導致水泥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根源還在國內對水泥的巨大需求上。這種勢頭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持續,因此水泥行業的真正危機還遠未到來。在短時間內,水泥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新增水泥項目仍然存在空間。
以浙江水泥為例,產能過剩達到近50%的嚴重程度,幾年來一直是全行業過度投資的典型,但時至今日,大多數浙江水泥企業仍然在薄利的狀態下生存,并沒有多少企業因此破產倒閉。從“浙江現象”,可以看出水泥行業的特殊性。企業存活率高,也是水泥投資熱度難減的重要因素。
二、各個方面的投資沖動很難消除。
我國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了長期以來市場對水泥的巨大需求。同時,由于水泥行業相對其他行業而言利潤較高,進入門檻又比較低,加上我國的投資渠道并不算廣闊,因此,不僅僅是水泥行業本身,其他投資者也十分看好水泥產業,掀起投資熱潮應屬情理之中。
目前國家一方面出重手整治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以加快淘汰立窯企業,為新型干法水泥騰出空間,思路無疑是正確的,措施也十分得當。但水泥的投資者們,卻很可能從中嗅出商機——高達數億噸的落后產能迅速淘汰,勢將為新型干法水泥的項目投資帶來機遇,盡管國家已經在嚴控新上項目,但在利益驅動下,投資者們一定會千方百計尋找項目投資機會,一有缺口,必將蜂擁而入。這種沖動在短時期內是很難消除的。
三、中央政策能否管得住地方政府的招商熱情?
查閱相關媒體的招商欄目,各地水泥項目招商信息仍然很多。與國家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高調嚴控產能相對應的,是地方政府持續高漲的招商引資熱情,二者之間反差強烈。
國家部委與行業協會考慮的是整個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地方政府想的卻是眼前利益:一個水泥項目動輒投資幾億、十幾億,到地方落戶,不僅招商引資成果輝煌,投產后的利稅亦相當可觀。還有諸如拉動地方GDP增長、解決當地就業等等好處。作為以經濟發展為主要政績標志的地方政府,對水泥項目的招商熱情很難降低,盲目招商可謂比比皆是。地方經濟發展是離不開外來投資的,特別是像水泥這樣的大額投資,肯定會深受歡迎。
國家部委的文件,是否可以讓這些地方政府部門“嘎然而止”,就此停上水泥項目呢?盡管國家發改委已經將水泥項目的審核權收回,但能否就此一勞永逸地解決各地長期存在的盲目招商,亂批項目的狀態,各個地方政府能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部委規定,會不會出現屢見不鮮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或會不會又走上過去“越調控越發展”的老路?
三年淘汰6億噸落后產能,能否有效抑制水泥產能的“瘋長”,還需要時間來證明。筆者作為業內人士,在為國家出臺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水泥新政”欣慰的同時,不免仍然有一些并不多余的擔憂。
來源:建材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