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和河北省第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成為與會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焦點。
對于發展方式的轉變,河北省人大代表、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文學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構調整是關鍵。”
2009年開灤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48.6億元,同比增長64%;企業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38%。非煤產業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62%提高到2009年的72%。
張文學說,2010年開灤集團將繼續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快改造提升煤化工產業,立足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在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的基礎上發展節能減排產業。
加快自主創新 提升傳統產業
2009年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焦炭價格大幅度下滑,國內焦化企業普遍虧損,而開灤煤化工通過整合重組成為全國最大的獨立煤化工企業,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在鞏固提高煤焦化產業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煤化工實現了盈利發展,營業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14%。
張文學告訴記者,一噸原煤變為精煤和焦炭的價值比是1∶2∶4,如果進一步發展精細化,增值將達到10倍以上。開灤有著優質、穩定的焦煤產品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靠園區化集約發展,強化節能環保機制和采用可持續性發展體制,是開灤能源化工股份為自己選擇的產業延伸準則。目前,利用美國考伯斯公司技術在曹妃甸建設100萬噸級世界最大的煤焦油加工基地,謀求以建設每小時生產10萬立方米煤制氫氣項目為切入點,與中石化合作建設22.5萬噸丁辛醇等石化下游項目,并聯手區域內的三友集團氯堿項目,實現煤化工、石油化工、鹽化工的有機結合,統一協調,打造高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產品結構調整永無止境,目前開灤煤化工產業已經能夠生產出清油、洗油、工業萘、酚鹽、炭黑油、蒽油等20幾個精細化工產品。現在國際最新成果顯示,一塊煤最多能生產70種產品,這就是未來的空間。”
立足自身優勢 壯大新興產業
對傳統工業企業來說,如何發展新興產業?張文學告訴記者,資源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立足自身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這不僅增加了經濟總量,還優化了產業結構。
河北省屬于沿海省份,區位優勢明顯,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發達,發展現代物流業大有可為。開灤立足區位、人才、市場、存量資產等優勢,2009年物流產業收入達到275億元,同比增長150%以上,利潤實現1.36億元,同比增長62%。
目前,開灤實現了資源型企業的成功轉型,現代物流業占到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開灤物流已經成為國家煤炭行業首家“國家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中國物流實驗基地”、“全國物流行業首屆勞模單位”、“中國煤炭物流領軍企業”、“河北省現代物流領軍企業”。在2009年中國物流企業百強評比中,開灤物流名列第九位,并榮獲中國物流信息化案例獎和信息化先進企業獎。開灤物流正在成為環渤海大物流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和國際性煤炭轉運儲備中樞,朝著“中國物流示范基地”的目標邁進。打造煤炭物流為主導、第三方物流、倉儲運輸服務和國際貿易并進的千億級物流企業。
張文學認為,新興產業在起步階段離不開具體政策措施的扶持:一是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給予物流產業資金的支持;二是在稅收政策上給予支持;三是建立進退機制,合理布局,培育龍頭物流企業。
節能減排產業成為發展方向
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河北圍繞“雙三十”單位、“雙百”企業,2010年將切實抓好重點單位、重點工程和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
張文學告訴記者,遵循循環經濟理念,開灤已經把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成為“節能減排產業”,效益不容小覷。
張文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利用瓦斯發電,開灤年瓦斯抽放量2800萬立方米,利用率60%,年創收800萬元;對礦井水進行凈化處理,進入生產和生活用水,開灤年礦井水排出量9671萬噸,利用率64%,年創收8320萬元。在范各莊和呂家坨應用水源熱泵技術,用礦井水能量取代燃煤鍋爐制冷、供熱,年節約標準煤11000噸,節約資金500萬元,年可減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7343噸、二氧化硫218噸、粉塵108.9噸;利用煤矸石進入發電、建材綜合利用產業鏈,開灤煤矸石年產出量800萬噸,利用率100%,制磚年創效益3024萬元,年發電量16億度,年供熱量290萬吉焦,年創收9.2 億元;矸石回填,搞土地塌陷整治,盤活土地資源。開灤治理塌陷土地19063畝,作為搬遷、養殖等。煤化工產業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年產焦爐煤氣 131400萬立方米,利用率100%,年創效益6.5億元。采用干熄焦技術回收焦炭余熱,用于生產蒸汽和發電,年回收能源折標煤20萬余噸,利用余熱產生蒸汽332.5萬噸,發電6.25億度,年創收3.25億元。2009年合計實現收入20.3億元。
節能減排對開灤來說,不僅是對社會的重要承諾,更成為企業結構調整、“一基五線”戰略的重要產業。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