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31日,《山西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發了一篇題為《河津五年瞞報7起84人死亡煤礦事故》的文章。山西省河津市地域范圍內為什么礦難頻發,為什么瞞報事故已經很“普遍”,在瞞報事故的背后,又隱藏著多少雙暗中操控的黑手?
  “尸體防腐一針見效”
  從河津市中心前往該市地域范圍內煤藏中心區域——面積11平方公里的寺塔煤礦礦區及此
范圍外更大的產煤區域只有兩條路可走,而分別通往寺塔煤礦礦區的西部和東部卻未完全貫通。除這兩條路之外,沒有任何一條路可以驅車到達寺塔礦區,在這片方圓11平方公里或更大面積范圍內,分布著大大小小上百個礦井(口),所有礦井(口)幾乎都分布在某條山溝、山坳里,使之因地形而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甚至封閉的產業空間。在這片礦藏區內,生活抑或工作的人群非常鮮明地分為兩類——礦工和礦主,而且,兩類人群的地域身份同樣鮮明——外地人和本地人。
  從寺塔礦區進入陜西境內的桑樹坪鎮,要比到達山西省的河津市快一個多小時。或許因為快這一個多小時的路程,2000年12月3日發生的一起造成48名礦工死亡的礦難和2002年5月4日的一起21人死亡的礦難后,搶險和善后工作中,礦主們都不約而同地走進入陜西境內的這條便捷之路——傷員從這條路運到陜西、死者遺體從這條路運到陜西、搶險指揮部設在陜西。不難認為——陜西管不著他們的礦難事故也不能追究事故責任、便于瞞報。
  5月29日下午3時許,韓城市殯儀館大院,富源煤礦(屬寺塔礦區)礦難后,14名湖北鄖西籍罹難礦工家屬辨認死者遺體前一小時。
  鄖西縣副縣長羅壽龍:去富源煤礦的路上,怎么到處都可以看到“尸體防腐,一針見效”的墻體廣告呀?是不是礦上經常死人……
  善后方河津市一領導:不會吧!我沒看見……
  礦主——禍事的根源
  在下化鄉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聞:自從國家允許私人開采原煤后,20年來,方圓不到25公里的煤藏區造就了105名百萬富翁。這則傳聞顯然無從證實,但私人承包煤礦可以發大財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運煤司機楊戶明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富源煤礦是個老井口,僅用于恢復生產的費用就得兩百多萬元,加上開采所需的手續、拉電、修路、雇傭工人等費用,富源煤礦的先期投資不下400萬元,這還不算其手續不合法,需要四處打點疏通關系的費用。“礦主是個多年來開采原煤的私人老板,他能投資400多萬元,就肯定認為能收回來。他能投400萬,手里少說也有500萬元。”
  5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河津市煤炭生產管理局。問明記者的身份后,接待記者的工作人員立即神情緊張地拒絕透露姓名,并一邊托詞說所有領導外出開會,一邊請記者趕快離開。記者試探著問河津市有多少口煤礦、國有煤礦有幾家時,該工作人員很不耐煩地說,哪里有國有煤礦,都是私人承包的。
  下化鄉農民任永科因為一起煤礦開采權糾紛上訪、告狀折騰了三年多,如今還在為輸了的官司四處奔波。支撐他繼續奔波的重要依據是河津市人民檢察院上報給河津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一份調查報告,該報告認為河津市人民法院未將那座煤礦的開采權判給任永科確實有誤。任永科對記者說,從表面上看,河津市地域范圍內的煤礦都是掛著集體或國家的牌子。實際上至少在10年前,所有煤礦都承包給了私人(礦主),礦主每年根據承包合同約定的數額上交給發包單位一定的承包費。
  20世紀80年代初,第一代礦主們還處在原始積累階段,資本的短缺決定了其生產條件的簡陋。任永科對記者說:“那時候,誰還知道什么‘瓦檢器’(瓦斯檢驗器),井下瓦斯濃度的大小都靠人的鼻子去感覺。”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代礦主們已完成了原始積累,但這時的暴發戶們已習慣了簡陋的生產條件,畢竟下井的是礦工,而且多是外地人。直到現在,當地仍流傳并被廣泛適用著一條不成文的生命價格——簡稱“命價”。一旦有礦工因事故死亡,不超過3萬元的賠償被認為是最合適的。
  2002年5月29日深夜,當湖北鄖西縣和山西運城方面就富源煤礦礦難善后賠償方案終于達成6萬元每條的“命價”賠付協議時,河津市一官員竟感慨地說:“破例,第一是破了賠償數額的例,第二是破了善后協商由(河津市)政府出面談判的例。”的確,在此之前,該地所有礦難的善后賠償都是由礦主們說了算。不難理解,為什么礦難發生后,河津市政府連井下有無人員被困的情況,也是在礦難發生的14天后,才從礦主口中得到確認。
  慘禍前后的扯皮
  1995年,運城地區(現已改為運城市)煤炭冶金局向山西省申請了11平方公里的煤資源,注冊為運城地區寺塔煤礦,成立了籌建處。后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未開辦。1996年左右,運城地區申請將寺塔煤礦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單位開辦。最西邊一塊由運城煤炭冶金局開辦,礦名叫“西園煤礦”。1998年山西省煤炭資源委員會對該礦辦理了采礦許可證,同時更名為“運城地區富源煤礦”,其工商營業執照有效期至1999年12月31日止,負責人(私人礦主)魏守仁。其間,魏守仁在未得到運城煤炭冶金局批準開工報告的情況下,私自開工。2000年4月18日,魏守仁將富源煤礦轉包給張順和。2001年9月,富源煤礦將已經失效的《運城地區富源煤礦工商營業執照》偽造成“河津市富源煤礦工商營業執照”,憑此“執照”騙取了河津市地礦部門的更名文件。礦主將大量的心思用在了騙取合法開采手續上,河津市地礦部門是否真的對其“騙取行為”毫不知情尚無定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直到慘禍發生,富源煤礦依然是煤礦安全生產最忌諱的“獨眼井”。
  2001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運城市煤炭局副局長高安屯兩次到河津找河津市副市長薛振忠,提出依據省里文件,將包括富源煤礦在內的四座煤礦移交給河津市管理,薛振忠未答應。
  同年12月下旬,運城煤炭局丁志良再次向薛振忠提出移交四礦問題,薛拒絕。
  2001年1月24日至3月25日,包括河津市煤炭局、運城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內的多家單位都得出定論:包括富源煤礦在內的原寺塔煤礦分出的四座煤礦共有9座私自開采的小礦井,系非法開采,有重大安全事故隱患。運城方面堅持要將四礦移交給河津,河津方面更加堅持不接收。雙方僵持不下,四礦究竟該歸誰管理沒有定論,而非法開采的礦井卻仍在繼續開采,礦主們依然日進斗金。
  2002年5月4日,富源煤礦發生透水事故,井下20名礦工罹難。涌出井口的高濃度瓦斯沖到地面井口,遇明火發生瓦斯燃燒,一名“技術員”燒死。
  5月9日、16日、18日,富源煤礦礦難搶險進行期間,河津市先后以書面形式三次將“出事的富源煤礦不屬河津市管”的情況上報至山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山西省煤炭安全監察局。
  2002年5月30日中午,陜龍門鎮郵電招待所,包括中央電視臺兩個節目組在內的中央及地方多家媒體記者采訪事故善后賠付及善后雙方人員。就河津為什么拒不接受富源煤礦等四座煤礦一事與它報記者閑聊時,現場善后方一領導模樣的男子一語道破天機:接收了,麻煩的是咋個關了它。
  礦工和礦難的關系
  礦難發生后,誰也不忍心將礦難的些許原因歸結到礦工頭上,畢竟,他們和他們的家屬是礦難最大的受害者。
  在河津市區域范圍內上百座煤礦中,直接下井挖煤的礦工幾乎清一色都是外地人。他們來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區,但其家鄉肯定都屬于貧困或經濟落后地區。
  在富源煤礦周圍一帶,極少有礦工下井勞作前接受過正規、嚴格的崗前培訓,新手下井都是靠老礦工的言傳身教。記者采訪到的十名礦工甚至根本不知道為什么國家禁止獨眼井開采。其有限的煤礦生產知識僅限于不能抽煙、聽師傅的話、小心石頭砸傷等等。諸如發生事故后如何自救、礦上應該為礦工配備什么日常工作必備急救設備、如何辨別透水前兆等問題,得到的答復都很凌亂。
  據介紹,一青壯年礦工的月收入最多在1500元左右,條件是出滿勤,一旦請假,收入就會大打折扣,除了工傷外,礦上會出一少部分醫藥費,而像感冒、痢疾等頭疼腦熱的病,醫藥費都得自己全部出。通常礦工們拿到工資后,留夠下個月的生活費,余下的錢就得趕緊郵回家。如此一來,礦工們最擔心的就是礦主不能按時發工資,欠工資在這里是經常的事兒,不管是礦主和礦工,都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兒。富源煤礦礦難發生后,21名罹難者中竟有18名沒領到半年或一年前的2到5個月工資。
  富源煤礦礦難發生后,前來為自己縣罹難礦工討要賠償金的湖北鄖西縣有關領導竟然找不到一份可以依據的勞動合同。
  2002年6月1日,記者再次前往出事的富源煤礦。運城市轄區所有煤礦都已關閉(停產),而在沿途半山腰,卻仍能見到礦工們居住的窯洞群炊煙裊裊,孩子的哭笑打鬧聲不絕于耳。而那些留守礦工和他們的家屬,都在眼巴巴盼著眼前的煤礦早日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