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智能電網和低碳經濟、氣候變化、新能源等一起,成為各界討論的熱門話題。然而,如何看待智能電網的發展,政府在推動智能電網發展方面應當扮演什么角色,是一個至今尚未取得共識的問題。
對智能電網的認識
智能電網是電網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智能電網是大勢所趨。智能電網(Smartgrid)這個概念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來自于歐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多樣化的需要。
除智能電表(Smartmeters)目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外,智能電網目前整體上處在框架構建和技術研發階段,技術上尚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可以持續的商業運營模式更沒有看到。目前進行大規模實質性的智能電網建設尚不完全具備條件。
美國是提出智能電網概念最早的國家。美國智能電網的發展目前尚處在起步階段,主要是智能電表(AMI)的研發和應用。加州、賓夕法尼亞、得克薩斯等10多個州走在全美的前列。
我國的智能電網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實質性規劃建設條件,技術成熟度只是一個方面的考慮,更為重要的是發展智能電網的總體圖景還看不清楚。
第一,發展智能電網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需求在哪里?是解決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嗎?是要增加用戶的選擇權,讓用戶能夠管理自己的電量等需求側管理方面的問題嗎?還是為了提高大電網的安全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
第二,現有的電力體制、電力企業的運營模式不支撐智能電網的發展。在我國現有的電力管制框架下,尚不清楚是什么因素激勵電網企業積極投身于智能電網的建設。
第三,智能電網需要巨額的投入,這些投入一旦發生,由于資產的專用性,在未來幾十年內具有技術鎖定的效應,并且所有的投資和成本最終都將由電力消費者承擔。
第四,智能電網沒有改變電網的基本屬性和基本功能。盡管對智能電網的定義大家還存在一些爭議,但是智能電網仍然以物理網絡為基礎,沒有改變現有電網的基本屬性和基本功能。電網的基本屬性是它的自然壟斷性。電網的基本功能是電力“高速公路”,是發電商與用戶之間交易的公共平臺。
智能電網發展之政府責任
基于上述幾點認識,筆者認為,發展智能電網政府應擔負起責任。政府的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府應該旗幟鮮明地支持和鼓勵智能電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因為發展智能電網是方向、是趨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智能電網。
第二,政府應該對智能電網進行獨立的超越于利益的評估,組織專家進行仔細論證,研究制定智能電網發展的戰略和規劃,明確中國的智能電網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路線圖。在評估和戰略規劃沒有出臺前,應特別謹慎,不必急于表態和出臺政策。因為智能電網發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其涉及電力系統的整體變革,涉及巨額投資,涉及國家的能源戰略、技術標準、電力市場和電價政策、電力監管、多行業協同等諸多問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項壞的政策比沒有政策更為糟糕。
第三,投資者、消費者、學術團體和政府機構必須掌握良好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但是獲得真正獨立的數據很難。現在各個利益相關方都非常踴躍,做了很多研究,發布了很多信息,這是好事,但難免有利益的糾葛,有的甚至故意提供一些具有偏頗的信息,目的當然是希望影響政府的決策,制定有利于他們的政策。所以,我們要重視數據,但是更重要的是確保數據是獨立的、透明的,而且是大家都可以拿得到的。這方面中科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科院這樣的國家級科研機構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為他們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第四,從理論上講,發展智能電網能夠帶來正的外部效應。所以政府有責任對發展智能電網給予資金支持。我國智能電網產業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在產業發展初期,需要通過系統、配套的政策引導扶持,特別是在相關重大科技項目投入、項目核準、標準制定、電價機制及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激勵導向,來促進整個產業發展。美國政府投巨資用于智能電網研發的做法值得借鑒。
第五,對智能電網的投資建設,政府必須履行監管的責任。由于智能電網沒有改變傳統電網的基本屬性和基本功能,政府的監管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的監管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必須對智能電網的投資進行監管。發展智能電網必須注重經濟性。全面建設智能電網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智能電網發展,誰來付費?成本如何分攤?首先要搞清楚。同時,必須考慮國民經濟的承受能力,考慮老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要知道,我國的大量制造業企業,利潤水平就是3%-5%,對能源、電力價格是極其敏感的。對發展智能電網,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加強投資約束與監管。
其二,確保智能電網建設的開放性。因為智能電網涉及的技術多、帶動面大,所以還需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智能電網不是一家或者幾家單位能做好的事情,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要建立起一個統一標準下的開放機制。
其三,對智能電網的安全,特別是網絡信息安全要進行嚴格監管。
第六,政府要在推動智能電網研發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自從1882年愛迪生在紐約曼哈頓建立起第一座發電站,各國電力工業的技術模式基本都是相同的。而智能電網的發展,各國的發展重點和路線圖可能有些不同,但需要的那些技術都是相同的。政府積極推動相關的國際合作,對發展中國的智能電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