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低碳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也是我們的不懈追求!”。5月13日,皖北煤電集團公司董事長葛家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五溝礦是低碳生產的典型,我們將在各礦推廣這種模式,引領煤炭生產邁進低碳時代。”
3月15日,皖北煤電集團公司五溝礦煤矸石井下充填項目通過了由中國礦業大學等單位組織的專家審查,全面進入實施階段。據專家測算,五溝礦采用煤矸石井下回填技術,一年可減少矸石排放量30多萬噸,減少大量電能消耗。此外,矸石井下回填既能節約土地占用,還能減少地表沉降,農業生產影響少,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作物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
抓住“牛鼻子”
做好節電管理
近年來,皖北煤電集團公司一直把節能、環保、低碳生產當作企業發展經濟、創造利潤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在追求,并納入集團發展戰略,統一編制規劃,細化量化目標,構建責任體系,強化監管考核,成效顯著。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電力占到總能耗的70%,節電是我們實施低碳生產的‘重頭戲’和‘牛鼻子’。”在采訪中,皖北煤電集團總工程師吳玉華告訴記者。打開皖北煤電集團局域網,用電管理與安全監控、生產調度一起赫然顯示在網頁的首頁上方,發展低碳經濟,做好用電管理,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為加強用電管理,皖北煤電從2000年就著手用電管理的制度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在省內煤炭企業率先推行電能用管分開,強化了用電的監督與考核,同時全面實施調荷避峰,用好分時電價政策,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節電潛能。去年2月,又出臺文件,深化用電管理改革,完善礦區電力調度體系,在各單位設立用電管理網員、電力調度員、用電分析核算員,實現用電管理精細化。同時,推廣應用節能技術,加強設備的選型管理,大力淘汰高耗能設備,對高耗能的生產設備、生產系統、生產環節進行改造。這使得集團煤炭產能增加,噸煤電力成本逐年下降。
搞好“綜合利用”
建設低碳礦區
“這幾年,冬天家里有暖氣,大人孩子都享福。”恒源礦副總工程師王晨說。原來,該礦利用上市融資,建設了煤泥煤矸石電廠,實現煤炭生產伴生物的綜合利用。并依托這座電廠,建設“綠色能源”項目,核心理念是“節能減排,變廢為寶”。一期工程辦公樓中央空調用的是環保型制冷劑———溴化鋰———充分吸收電廠發電時產生的熱水、熱氣中的能量,既解決了電廠的冷卻問題,又解決了夏天空調用電與生產用電的矛盾。
據了解,過去恒源礦夏季辦公空調用電功率為1130千瓦,現在只用300千瓦,每年節電60多萬度,節約電費35萬元。折合標準煤100多噸。2008年,該項目二期工程建成,把電廠物余熱在冬季送到工人村,讓家家戶戶都用上暖氣。
目前,皖北煤電集團公司現有的三座煤泥、煤矸石電廠,均采用了國內目前先進的抽凝式機組,使熱能得到了有效的二次利用,不但解決了恒源公司、劉一礦、任樓礦、祁東等四對礦井工業廣場、工人村冬季供暖與夏季洗浴問題,而且還淘汰了13臺耗煤量大、能耗效率低的小鍋爐,每年可節約自用煤4.56萬噸。
按照統一規劃,截至2009年底,皖北煤電集團已經建成3座煤泥煤矸石電廠,2座瓦斯電廠,12座污水處理廠和3座煤矸石磚廠。正在改擴建設瓦斯利用項目2個,煤矸石磚廠2座。年煤矸石綜合利用量達130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0%;利用礦井水500多萬立方米,礦井水利用率達80%以上。一批環保低碳項目的建成投產,使礦區生產生活環境較過去大為改觀,“雨天清流現,碧空白云飄”成為今天礦區環境的真實寫照。
引進“高技術”
實現產業升級
2005年4月30日,皖北煤電集團公司出資4億多元,對安徽省最大的煤化工企業———淮南化工集團實施了兼并重組,力求將該企業的技術、人才優勢和母公司的資金、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著力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
入主淮化后,皖北煤電集團公司堅持科技興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先后實施了合成氨老系統改造、50萬噸濃硝酸技改等項目。截至去年底,所有改造項目完成,其中,合成氨系統改造后,綜合能耗降低20%以上,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淮化生產的航天助燃劑四氧化二氮用于神六、七發射,受到中央軍委總裝備部的表彰。
去年,由清華大學、中國化工工程集團和淮化集團公司共同開發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并與中石化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為該集團立足淮化,打造全國一流的煤化工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該集團正以新技術和新系統為依托,按照淮南煤化工基地規劃要求,大力推進170萬噸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建設,力爭使淮化集團主要產品總量、銷售收入居全國中氮行業第一位,濃硝酸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年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
來源:中國企業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