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數字水泥網采訪了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就2011年水泥市場趨勢請孔秘書長談談他的看法。
記者:孔秘書長,2010年水泥產量18.68億噸,又創了新高。那您認為2011年全國水泥市場還能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嗎?
孔:我個人認為,繼2010年水泥產量18.68億噸后,2011年水泥市場需求將依然保持旺盛,有可能接近21億噸。
從投資來說,2011年新增貸款額度7.9萬億,基本與2010年持平。而投資的內容依然是交通運輸、房地產、重點工程、城市建設,這就意味著今年的水泥市場需求對象不變,建設投資必然拉動水泥產品需求。作為“十二五”的開局,各省市自治區政府為保持地方經濟持續發展,在規劃、投資方面必有新的打算,誰也不甘落后,新增投資仍然以保GDP增長為重點。
中央2011年一號文件提到的重點投資水利工程將是水泥市場新的亮點,而今冬的大旱更印證了水利建設的緊迫性、重要性。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長期處于干旱缺水狀態,水利建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基本要素,并不亞于能源建設。沒有水利保障也就沒有農業發展,7億農民的溫飽和小康就無從談起。未來十年政府將投資約4萬億人民幣用于水利建設,每年的投資將達到4,00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比2010年翻了一番,水利建設對水泥的需求將在2~3年內進入高峰。
記者:21億噸水泥產量,也就意味著人均消費1500公斤,這個數據是否很高了?
孔:對于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我認為不高,我們很多經濟發達的省份很長一段時間保持了這個數據。中國不比發達國家和人口稀少國家,森林面積少,我們的建房全部都要用水泥;中國又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也要大量用水泥;以交通運輸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大量用水泥;重點工程連年有,水泥用量也少不了;農村建設也要用水泥。同時,我們可以從2011年水泥數據中看出,去年生產的水泥熟料也就是11.52億噸,如果加10%混合材和5%石膏,水泥總產量也就13.6億噸,人均年消費是1000公斤左右,問題是我們的水泥里平均加了33%的混合材。所以說,我們的水泥從實物質量上與國外的水泥是有不同的。
記者:年前中國水泥協會發布了2010年全國新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數據,以及2010年全國水泥、熟料產量數據。這些數據對今年的市場有多大影響?
孔: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產203條,新增水泥產能約3.7億噸,按常規統計有30%產能已在2010年投放,也就是說2011年新型干法水泥新增產能2.59億噸,如果2011年能繼續維持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億噸,那么今年凈增產能也就是2億噸(考慮2011年新投產部分產能),全年總量增速約10%,比2010年13%的增速還低。因此,2010年歷史性的投產新線數字帶來的新增產能對今年的市場沖擊不大。但是,整個工業布局不合理的現象依然存在,對于局部地區而言,如果淘汰落后產能速度慢、區域水泥市場缺少行業主導大企業的話,市場的激烈競爭將不可避免。
記者:去年水泥行業盈利水平有了提高,今年還能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嗎?
孔:去年下半年不少地區因停電造成水泥企業停產,反而帶來了這些地區水泥價格大漲,是值得我們水泥企業反思的。產能過大是投資的浪費,而水泥價格長期過低既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更反映出整個行業的競爭力不強。我們高興地看到,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新型干法水泥的發展,以及兼并重組的實施,我們一部分大企業成長起來了,他們從引領行業價值回歸的角度,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障市場供需平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兼并重組,前10家大型企業的總產能將會占到全國總量的40%以上,這對整個行業的效益增長至關重要。
其次,水泥行業的節能減排將繼續推進,除了余熱發電、節能粉磨等重點技術得到大量應用外,利用水泥窯處置城市垃圾、污泥、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技術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水泥企業的產業鏈也將進一步延伸,這不僅降低了成本,改善了環保,更有利于提高行業的競爭能力,而大企業的盈利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記者:水泥上市公司在2011年表現如何?
孔:我不是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不可能對每一家水泥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20多家水泥上市公司在2011年都會有良好的盈利水平。從水泥市場需求保持旺盛、市場價格話語權增強、兼并重組規模做大這三方面都反映出水泥上市公司的外部和內部環境是有利的,尤其是兼并重組還會有許多題材可以炒作,我個人看好今年的水泥股市。
來源:中國建材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