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電荒”,解決“市場煤、計劃電”頑疾,唯有深化改革電價形成機制
今年部分地區的缺電來得有些頻繁而持久。
迎峰度夏期間,浙江遭遇了7年來最嚴重的缺電;江蘇用電缺口超15%,最大缺口超過1000萬千瓦;廣東最大電力缺口達到400萬千瓦。全國出現了3000萬千瓦左右的用電缺口。
以處于我國能源輸送末端的湖南為例。5月上旬用電最為緊張時,全省需求為1650萬千瓦,而實際負荷只有1000萬千瓦,單日最大限電達30%。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以往是“季節性缺電”,現在是“全年性缺電”。
事實上,冬季的形勢依然嚴峻。國家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表示,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約2600萬千瓦,其中既缺煤又缺水的南方和華中地區用電矛盾最為突出。
據電監會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共有17個省份采取了拉限電和錯避峰的措施。大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部分地區缺電嚴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魏昭峰預判,2013年電力缺口將達7000萬千瓦。
如果從標志我國電力工業全面進入市場化改革的2002年為坐標來看,這一年的2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02]5號文件),這一年我國的電力裝機容量近3.6億千瓦;時過8年,2010年我國的電力裝機容量已經歷史性地跨越至9億千瓦,但卻未能根本上改觀中國缺電的狀況,同樣未能從根本上改觀的是電力體制的改革。
不同的是,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火力發電利用小時只有5200小時,未達到5500小時的設計水平。如果說之前長期存在的是由于裝機容量不足的硬缺電;當前面臨的則是在電力裝機充裕的情況下,帶引號的“電荒”。
電改8年后的“計劃電”
作為煤炭匱乏省份,湖南每年需要電煤3800萬噸,其中,60%需從山西、河南、貴州等省調入。今年,由于這些省份自身也缺電,減少甚至中斷了對湖南電煤的供應。為了彌補陸路運輸不足,拓展電煤來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湖南大量從海路調煤。
先從秦皇島港用海船運至長江口,換小船逆長江上運至洞庭湖,換更小的船沿湘江逆流而上,再由汽車轉運送至電廠。經過行程近4000公里的“海進江”,抵達湖南時煤價高達每噸1200元,光運費就占去成本的2/3。這一過程需要25天左右,在當地于是有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十五天海進江”的說法。
無奈的“海進江”,表面是電煤的金貴,折射的是電力體制的不暢。“多年累積的煤電矛盾在今年有趨于惡化之勢”,采訪中,《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多次聽到如此的反映。
電煤價漲,只是當前電力困境循環鏈條的一環,往前看是電價改革滯后,向后看的結果是電企虧損。對五大發電企業火電業務嚴重虧損,譚榮堯認為,“最關鍵的是要推進電價改革,發揮電價的經濟杠桿作用。”
2002年出臺的國務院 “5號文件”啟動實施了以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為主要改革任務的電力體制改革。同年,實現了發電廠與電網的分開,形成了五大發電企業和兩大電網的格局。但如今,8年過去了,后兩項卻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推進。
“多年的改革后仍舊未能走出‘計劃電’的牢籠”,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按照2002年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電價的形成機制應該是“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即上網電價由國家制定的容量電價和市場競價產生的電量電價組成;輸、配電價由政府確定定價原則;銷售電價以上述電價為基礎形成,建立與上網電價聯動的機制。但現實是,只在發電環節打破了壟斷,與國務院確定的電力市場化改革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輸配環節還沒有擺脫計劃體制的束縛”,范必認為。
進一步來看,“由于還沒實現輸配分開,輸配環節還沒有做到獨立核算,也沒有獨立的輸配電價,嚴重制約了電力的跨省跨區交易和資源的優化配置”,范必指出。
這在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王冬容看來,是中國電力工業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之間,在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之間,在對電力工業及其上下游之間的管理上,出現了制度的糾結,阻礙了發展的協調和可持續性。而這種制度糾結首先表現在對電價管制上。突出的表現是8年多來我國電價管制模式始終沒有大的變化,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仍然都被嚴格管制。現實的電價形成機制成了“管住兩頭,中間不管”。由于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和各類用戶的銷售電價,依照“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由政府部門行政審批決定,“兩頭被堵死”,范必認為,“所以電力成本上漲的因素不能通過電價疏導。”
研究人士分析指出,上網電價確定后,如果電煤漲價,電力企業就會要求政府出臺順價政策,否則無法避免電力行業大面積虧損;如果電力需求下降、電煤價格下跌,電力企業受制于政府電力定價的束縛,也不可能主動面對市場,實行打折促銷等經營策略。這種定價機制不僅壓抑了市場主體開拓電力市場的積極性,也使電力價格失去了反映和調節供求關系的應有功能。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政策與法律部主任陳宗法認為,按照2003年5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電力廠網價格分離實施辦法》規定,“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由發電成本、財務費用和稅金構成”,不合常理地割舍了“利潤”這個重要的構成部分,致使上網電價先天不足。
發電量按計劃分配是“計劃電”的又一突出表現。“我國發電調度至今仍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辦法,由政府部門對各個機組分配發電量計劃指標。不論發電方式和能耗環保水平,只要機組在電力調度機構有‘戶頭’,就可以在年度計劃中獲得基本相同的發電利用小時數”。采訪中,記者屢次聽到大型發電企業抱怨。
在范必看來,人為設定的發電量計劃既不反映供求關系,也無科學依據。即使按計劃經濟的標準,這樣分配也是不合格的。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做計劃、定指標要經過“幾上幾下”、“綜合平衡”,上下級、相關部門都認同才最后敲定,這是基本原則。更何況經過計劃體制改革,國家取消了大部分指令性計劃,計劃的定位總體上是指導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這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成果。“目前,國務院主管部門并沒有下達發電量計劃,各地自行出臺的發電量計劃指標應當取消。”范必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