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這一能源領域新政仍未達成最后共識。
在政策醞釀之時,十七屆五中全會、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高規格會議、文件均明確提出全面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要求。
根據本報記者了解,現有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思路是,既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也控制用電總量。對于這一操作思路,電力行業內部并不認同。電力行業希望將控制性目標調整為預測監測性指標。
國家發改委提出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是,到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1億噸標準煤左右,用電量控制在6.4萬億千瓦時。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官員介紹,在諸多品種的能源消費中,電力消費最為透明,可實現實時計量、實時監測、及時反饋。國家、地區、企業電耗與能耗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比例關系。“因而國家發改委有意將電耗指標作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目前,地方各省也正在制定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將對能源消費實行強度和總量雙控制。
湖南省征求意見稿提出,2015年湖南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2.01億噸標煤,電量控制目標為1850億千瓦時。
一位電力行業專家說:“如果限定用電總量,意味著限定了電力生產和消費的增速,限定了電力裝機的發展規模。這不利于電力產業發展。”
2月26日,在“2012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中電聯代表電力行業向國家部門建議,“將2015年用電量從控制性目標調整為預測監測性指標。”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在會上說:“主要考慮電力是一種優質、清潔和便利的二次能源,實現電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電力行業發展在促進能源資源轉化率持續提高、實現清潔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滿足人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據中電聯測算,同等當量下,電力產生的經濟價值相當于煤炭的17.3倍、石油的3.2倍。電力消費占總能源消費的比重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全社會能源效率提高4個百分點。
“因此,在我國電氣化水平不高、人均用電量遠遠低于先進國家的階段,不宜定量控制電力消費,應采取經濟和價格手段促進節約和有效利用。”王志軒說。
中電聯預測“十二五”期間用電增速為7.5~9.5%,2015年用電總量達到6~6.6萬億千瓦時。這一預測與發改委制定的6.4萬億千瓦時電力控制目標有至少2000萬千瓦時差額。
王志軒說:“除此之外,如果將電力作為主要控制對象,地方有可能增加煤炭、油、氣等其他能源品種的消耗,與總量控制初衷相悖。甚至會再度采取拉閘限電等非科學手段,以完成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考核。”
另有電力行業專家稱,從電力產業鏈層面分析,控制用電量間接影響發電企業效益,特別是火電的投資積極性將下降。統計數據顯示,在2011年的電源投資中,火電投資僅為2005年的46.4%,已經連續6年同比減少,火電投資占電源投資的比重下降28.4%。
中電聯專家多次提醒,如果這種格局延續,國內電力供需平衡保障能力減弱,未來影響將進一步呈現。
中電聯在《2012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建議,運用電價等經濟調節手段,深化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措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如,出臺并實施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以及峰谷等電價措施,形成結構調整和節能的倒逼機制。
推廣節能、節電技術,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限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因地制宜實施以電代油、以電代煤等電力替代戰略,提高電能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