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福島核電泄漏事故發生一周年后,中國核電項目審批工作重新開閘的呼聲漸高。
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原副主任、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近日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的“和諧能源之旅”相關論壇上表示,缺乏核泄漏后的人員疏散方案是我國核電站14個需整改的問題之一。
這14個問題皆是在去年啟動的核電安全檢查中發現的。據悉,這些問題有的已完全解決,有的正在解決,有的已列入3年改造計劃,并將全部解決,而這份檢查報告已獲國務院原則通過。
在日本福島核電泄漏事故之后,國務院緊急部署了4項核工作檢查,包括立即組織全面安全檢查、加強正在運行和設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這些工作被認為是重新啟動核電審批的閘門。
“《核安全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核電項目審批工作隨時都可以重啟。”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估計再過幾個月就有可能開閘。
開閘的消息迎來一些人的歡呼,也遭到一些人的抵制。安全性是質疑核電發展的主因,尤其是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就像一個炸彈引爆了人們內心的恐懼。但林伯強認為,安全問題從來都是相對的,沒有百分百的安全。
與此同時,隨著以PM2.5為焦點的大氣污染問題的顯現、我國節能減排形勢的嚴峻以及我國能源消費對外依存度的攀升,呼吁核電項目審核重新開閘的聲音漸高。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副司長何勇健提供的數字顯示,按照現在的發展方式,2040年我國的能源消費需求將達到70億噸標準煤的峰值,而現在全世界每年生產出的能源也僅180億噸標準煤左右,緊迫性可想而知。
從日本的經驗來看,為了用火電填補核電缺口,日本去年液化天然氣(LNG)的進口量比2010年猛增12.2%,達到7853萬噸,為歷史最高,而為此付出的約4.8萬億日元也使得日本的貿易赤字在時隔31年后重現。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提法首次取代了往年的“大力發展核電”,這也明確表明了中國政府對發展核電的態度,核電是不可能停滯不前,但安全成為核電發展的首要條件。
這似乎也表明,往年那種一哄而上、大躍進地發展模式將一去不復還。“很難想象脫離核電的中國是什么樣子。發展核能是必然的,關鍵是以什么方式發展,以多快的速度發展。”林伯強強調。
雖然到今年5月份,日本全國的核電站將全部停止運轉,但同為全球能源消費大國的美國卻在悄然為核電批準放行。去年年底,美國核管會(NRC)發布聲明,正式批準了第三代核電AP1000的DCD19版本設計證書,基本給予了AP1000在福島核事故后能在美國繼續開發的“通行證”。
一旦核電項目開閘,廣闊的發展前景將為核電相關設備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悉,與《核電安全規劃》一起上報國務院的還有《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如果這兩個報告得到國務院的審批,預計至少4500億元資金規模的核電項目建設市場將重新開閘。
為了達成共識,林伯強認為,目前政府最應該做得工作還是加強宣傳,深化老百姓對核電的理解,對安全性的理解。“加強核電安全是無止境的,但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沒有最好,只能更好。”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加強核電安全方面,我國不僅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核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和加強核電安全的有效監管,同時還要采取措施提高國內各核電站的抗震能力和加強沿海核電站的防水處理。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