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對盲目擴張的風電行業再踩剎車.國家能源局特急文件稱,要求各省(區市)發改委嚴格執行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對于風電棄風超過20%的地區,原則上不得安排新的風電項目建設.
文件稱,各地要嚴格按照國家能源局下達的核準計劃開展項目核準工作,不得擅自核準計劃外風電項目.對未列入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項目,電網企業不予接受并網運行,不能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電價補貼.
文件并要求,各地要加快清理風電項目核準情況,對于2011年9月1日后核準的計劃外風電項目,項目核準文件停止執行.如確已具備建設條件,應重新向國家能源局申請列入核準計劃,通過審核列入計劃后重新辦理項目核準手續.
文件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風電消納,解決風電運行限電問題.此外,對于風電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風電場運行困難、大量棄風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風電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各省市要高度重視風電場運行管理工作,通過開展風電場功率預測預報等多種措施,積極開拓風電市場、提高風能利用率.
國家能源局于2011年8月印發的《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就提出了對風電項目建設實行了年度開發計劃管理.其中,風電場未按規定程序和條件獲得核準擅自開工建設的,不能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電價補貼,電網企業不接受其并網運行.
相關新聞:
棄風率或達20%風電行業競爭熱點已轉移
盡管2011風電取得了60%以上的增速,但與2010年的81.41%相比,2011年我國風電發電量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在茶話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直言不諱,2011年我國風電發電量不但與裝機容量相比有很大差距,與年初的預計也“相去甚遠!
事實上,因無法并網而棄風的問題越發嚴重。
這一點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那里也得到了驗證。他告訴記者,根據電監會的統計,2010年的棄風量是10%,“2011年可能要達到20%左右,北方一些風資源豐富的地區可能要超過20%到30%!
風資源的隨機性和間歇性,導致了風能天生的不穩定性。
據悉,能源局今年將組織實施“十二五”第二批規模為1500萬~18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建設計劃。而風電要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這一弱點無法回避。
對此,史立山表示,可以考慮的手段有四:擴大風電的配置范圍和規模,稀釋風電的不確定性;合理配置電源結構,推行合理的補償機制;開發適應風電特點的用電負荷;建設一些大規模的儲能設施,特別是開發風電供熱市場。
“風電的建設應和火電聯系起來,”史立山認為,在風電集中的電力系統中,應該建設一定的火電容量作為補償,同時還應研究相應的補償機制來統一不同的利益主體。
對此,施鵬飛也強調說,之前在做風電規劃時對其他的電源、電網考慮得不多,應該將風電的發展放到整個電力系統中統籌規劃,同時,“調峰電源的配置、功率預測、就地消納以及智能電網等,這幾方面都是未來解決風電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匹配的方向!
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看來,中國風電目前還面臨一個大問題。由于人為的分割,一個大風電項目往往被分成若干個小項目,其直接結果是一個風電場有十多個開發商,十幾種風機,有直驅的,也有雙饋的,有3兆瓦的,也有1.5兆瓦的。
“這么多不同型號、不同技術路線、不同容量的風機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怎么保證電網的安全?”李俊峰反問說,把若干個復雜的風電場整合成在一個區域內穩定運行的風力發電系統,已經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了。
風電設備競爭熱點已轉移
對于中國的風電設備制造商來說,2011年并不容易。且不說市場的下滑,并網的制約,單是不斷發生的各類事故,就讓這個一度風光無比的行業黯淡了不少。
大規模的風機脫網,施工期間突發事故,風機起火、倒塌,葉片材料不合格導致成批更換等!皢栴}確實存在,”施鵬飛坦承,包括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嚴格,風電場施工中的管理跟不上,沒有嚴格的標準等,“但是從事故分析來看,還沒有發現機組設計上出問題!
對此,史立山提醒說,風電的長遠、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設備的可靠性和技術的先進性。當前我國的風電存在盲目發展、無序競爭等問題,企業必須增強風險意識。
“風機制造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沒有足夠的積累很難成功。目前我國的風機還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考驗,運行時間最長的風機也就三四年,這其中潛伏著很大的系統風險,希望制造商和投資商要有長遠意識!
在業內看來,未來風電制造行業競爭的熱點已經轉移。
首先,制造商必須要很快地按照中國不同區域的實際風況量身定制新機型,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從最初的許可證生產、聯合設計,再到自主開發,我國風電制造業的發展是從最初的技術引進開始的。但當時引進的都是歐洲技術標準,而實際上歐洲標準與中國有的風況有很大區別。
“現在必須要針對中國的風況開發出性價比最好的機組。”施鵬飛強調說,比如中國的風速沒有歐洲那么高,維斯塔斯和金風科技就推出了適合低風速區的機組,而這就是競爭能力。
其次,售后服務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一般情況下,風電機組的質保期是兩年,而后進入者為了爭取客戶,搶占市場就提出了五年的質保期,比如三一電氣。該企業還承諾賠償因機組故障損失電量的電費。
此外,國際市場的開拓勢在必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近百家風電制造商中,單第一梯隊的產能就已超過國內市場的需求了,開拓國際市場已迫在眉睫。據悉,截至目前,中國的風機已經出口到了美國、埃塞俄比亞、印度、古巴、英國、泰國和巴西等!半m然各國市場環境各不相同,但中國的企業必須要千方百計地拓展國際市場。”施鵬飛說。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