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脫硝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經濟問題。
從今年1月1日起,《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為了提高火電企業脫硝的積極性,國家發展改革委相繼出臺了火電脫硝電價補貼政策,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電廠,每千瓦時加價0.008元。今年一季度已經過去,據了解,各地火電企業的脫硝工作已開啟大幕。
多省出臺政策促脫硝
近期,我國多個省份的環保廳都就本省火電脫硝及電價問題出臺了相關政策和規劃。
山東省物價局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華北電網電價的通知》等文件規定,對省內安裝并運行脫硝裝置,且經過國家環保部驗收合格的4家企業試行脫硝電價。這也是山東省核準的首批試行脫硝電價項目。
江蘇省在3月份實施電價補貼政策,省內13.5萬千瓦及以上發電機組只要脫硝達標排放即能享受到每度電0.008元的電價補貼。
遼寧省下發了《遼寧省“十二五”期間電力企業脫硝計劃》,表示要從環保專項補助資金、省政府采取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貸款、開展排污權有償調劑并用新建項目的總量調劑資金建立減排專項資金、讓脫硝企業盡快享受到脫硝電價優惠政策4個方面來“研究解決問題”。
政策嚴格力度加大
國家電監會《關于脫硝電價政策的研究和建議》的調研報告顯示,在電監會重點調研的多個省份中,脫硝設施投運率高低不一,實際脫硝效率與環保部所提目標相差不少。再加上減排目標已經被納入各省的評價考核當中,各省今年火電減排的政策嚴格力度不可謂不大。
江蘇省今年3月份執行的脫硝補貼電價規定,按照脫硝實績來考核,以發電機組的投運率為準,扣除氮氧化物排放超出的時間內實際發電量的脫硝補貼電價,再將一個月的考核累計相加,最終按照機組達標排放期間的實際發電量來兌現補貼電價。
湖北省則將11臺需要進行脫硝建設的機組名稱及脫硝工程最后期限明確公示。
山西省更是要求11臺未完成2011年脫硝任務的機組停產整治。
上海市將燃煤電廠脫硝項目列入201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山東省此次將獲準脫硝電價補貼的機組最低容量定為30萬千瓦,遼寧省將國家要求的脫硝機組從30萬千瓦的標準提升到20萬千瓦;此外,重慶、青海、河北等省也紛紛出臺了嚴格的政策規定。
補貼只可緩解成本壓力
大唐黃島發電有限公司是此次山東省首批核準脫硝電價4家公司之一,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了該公司的總工程師孫德金。
他說,“2008年由于當時煙氣脫硝在我國還屬于起步階段,主要技術和關鍵設備都依賴進口,脫硝投資成本較高。作為山東省第一家建設安裝脫硝系統的電廠,我們兩臺機組脫硝裝置共投資1.66億元,占節能減排總造價的25%,按照現在脫硝催化劑的價格測算,脫硝成本在1.23分/千瓦時,以目前脫硝電價的水平不能持平脫硝帶來的成本支出。”隨后,孫德金向記者算了一筆賬。
“如果機組運行按年利用小時數5500小時計算,脫硝機組年上網電量約為70億千瓦時,按脫硝90%投入率計算,脫硝電價收入約為4300萬元,而因脫硝投入增加成本支出約為6600萬元,差額2300萬元。雖然國家已開始試行每度電0.008元的脫硝電價補貼,因此目前試行的脫硝電價水平尚不能全額彌補脫硝成本。”有專家指出,通過綜合考量火電機組加裝脫硝設施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兩部分因素初步測算,同步建設脫硝設施的單位總成本約為1.13分/千瓦時,技改加裝脫硝設施的單位總成本約為1.33分/千瓦時。這顯然與發改委提出的0.8分/千瓦時的補貼標準相差不少。
脫硝達標仍需加大支持
據《關于脫硝電價政策的研究和建議》的報告稱,我國目前火電裝機容量大約是7億千瓦,其中脫硝機組約1億千瓦。尚有6億多千瓦機組需要進行脫硝改造。其重點調研省份已投運脫硝機組容量為5565萬千瓦,占燃煤機組裝機比例僅為16.15%,平均實際脫硝效率在70%左右。
對于減排的壓力,孫德金表示,“在當前發電企業經營困難的時期,較高的成本使得發電企業不堪重負,脫硝設施的投入更是增加了發電企業負擔。”“氮氧化物減排任務不僅是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也是發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光榮使命,目前脫硝電價補貼雖不能與脫硝成本持平,但至少彌補了企業65%的脫硝成本,脫硝電價政策的實施可有效地促進節能減排工作更好的開展,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孫德金補充道。
業內專家建議,未來應該對脫硝電價補貼政策進行完善,例如可根據具體項目逐年到位實現加價,而非一次性加價;同時,應區分煤種以及項目類型是新建還是改造脫硝設施,來制定不同的電價補貼。在具體的電價補貼標準上,報告建議,未來同步建設脫硝設施機組加價1.1分/千瓦時,而技改加裝脫硝設施加價1.3分/千瓦時。
此外,除通過價格政策給予一定收入補貼外,還應通過氮氧化物減排降低排污費等成本支出,利用價格政策與環保收費政策共同補償企業脫硝成本。
來源:發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