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資委主任王勇率30家央企入渝,與重慶簽訂了總金額達3506億的投資項目。
在簽約儀式上,王勇要求央企要深入研究重慶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結合自身優勢,“科學謀劃在重慶的產業布局和結構”。
而借助這些投資,長期困擾重慶發展的能源困局有望得到緩解。重慶市副市長童小平在簽約儀式上介紹,“十二五”期間,能源類央企在渝投資將達到1620億元,占到“十二五”央企在渝總投資的一半以上,最終該類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煤炭運輸不能根本解決重慶能源困境
今年一季度重慶GDP增速依舊保持在14.4%的高位,但電、氣、石油等基礎能源保障對全市的制約越發明顯。
本月初,國家電監會華中監管局發布年度報告顯示,重慶去年用電負荷增速達到14.46%,名列六省市第一。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年初曾表示,去年重慶的裝機容量缺口已經達到了400萬千瓦,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500萬千瓦,而占到重慶能源消費結構70%的煤炭屆時會面臨近4000萬噸的缺口。
去年8月,重慶和貴州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支持貴州筆記本配套基地和汽車、摩托車園區的建設,來換取參與開發貴州畢節等地煤炭資源的優先權。按協議計劃,今年貴州將向重慶運輸500萬噸煤炭,之后以每年200萬噸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達到1300萬噸。
但即使到2015年1300萬噸黔煤得到保障,也只相當于滿足了今年一年的煤炭缺口,屆時還有1700萬噸煤炭沒有著落。
在與貴州聯盟之前,負有全市30%煤炭保障任務的重慶能投集團更將觸角伸向了新疆。2009年,重慶能投獲得了哈密地區首期30億煤炭資源的開發權。去年,該集團還和美國愛依斯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在哈密共同開發風電。
但這些都不足以根本解決重慶的能源困境。據重慶市政府的統計數據,盡管重慶發電屢創新高,但今年的電量缺口仍會達到76億千瓦時,到2015年對外能源依賴度將達到50%。而煤炭今年會面臨1300萬噸的缺口。
雅安-重慶-皖南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建設呼聲高
“煤炭自給,川電保渝”曾經是重慶能源供給的寫照,往年,水電豐富的四川一直是填補重慶電力缺口的“救星”。但隨著重慶用電飆升和川電外送范圍擴大,這一切已成為歷史。
根據國家電網的信息,已建成和已開工的“川電外送”特高壓線路有三條:宜賓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線路;西昌錦屏-蘇南800千伏線路和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線路。無一例外,幾條線路的目的地都是華東地區。德寶線路則為川電北上打開了通道。
重慶為此多方呼吁加快“川渝第三交流通道”建設,即雅安-重慶-皖南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它被列為重慶“外電入渝”的重頭戲。
四川電力極大地受到季節的支配:豐水期川電可以大量外送,而枯水期則深受電荒困擾。
據國家電網的介紹,這條特高壓線路的另一作用正是在枯水期將東部電力倒送四川進行支援。
目前“外電入渝”主要依靠國家電網從其他區域協調。根據國家電網的計劃,今年重慶外購電量將從去年的145億千瓦時增加到180億千瓦時。
在重慶向中央申請多年后,以向東部供電為主的三峽工程也在今年首次將重慶納入了計劃用電城市,把年內對渝輸電量提高到了40億千瓦時,占到重慶目前外購電量的兩成。
據本報記者掌握的資料,此次央企能源項目的投資主要來自于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電投、、大唐集團、華能集團和神華集團等七家能源類央企。
由于外購電力的作用越發有限,重慶已經把“外電入渝”的希望寄托在專門支援重慶的特高壓線路的建設上。
在簽約當天,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透露,國家電網“十二五”期間將投資800億元用于加快重慶電網建設,是“十一五”在渝投資的兩倍,相當于再造一個重慶電網。其中,雅安-重慶1000千伏特高壓和哈密北-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線路將于年內開工。
重慶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員表示,“這條特高壓線路建成,重慶用電就再不用擔心了。”
該研究員還透露,為求多重保障,重慶下一步還將申請內蒙古-重慶的特高壓線路。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