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之前,相當于1.5個葛洲壩水電站的三峽地下電站將正式投產,6臺地下機組發電后,每年將為三峽電站新增35.11億千瓦時的發電量。
對比三峽地上電站總發電量,三峽地下電站可能并不顯眼。然而,在三峽電站的電量分配方案未改的背景下,飽受“電荒”之苦的各省市已將其視為“爭奪”的“香餑餑”。
5月29日,本報記者多方了解到,這部分新增電力預計將全部供應給湖北。目前,國家發改委雖然尚未正式下文批復,但原則上已經同意此分配方案。這意味著,這部分新增電力將被湖北全部“收攬”,對每年季度性缺電的湖北來說,將帶來極大的緩解作用。
三峽地下電站的資產,已被長江電力收購,從賬面上來看,三峽地下電站的收購是一樁賠本的“買賣”,然而,對于理順與控股股東的關聯交易及長遠的考慮,地下電站的隱性價值可能超出市場想象。
湖北不能再錯過三峽
回首過往,許多省市的執政者們應該沒有想到,如今他們會如此需要三峽電站的電量。
2001年,全國供電市場屬于供過于求的局面,各省市對三峽電站電能并不感冒。最后各方妥協的結果是:三峽每年發電830億千瓦時,其中分配華中337億千瓦時、華東342億千瓦時、南方151億千瓦時。這個方案一直執行至今。
“在這個時期內,三峽總裝機中只有13—15%的電量供給湖北。”湖北省發改委人士告訴本報,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全國范圍內,包括湖北的用電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種背景下,每年,湖北的用電缺口也都高達幾百萬千瓦時。而缺煤、少油、乏氣,能源匱乏的湖北只能依靠火電。華中電網公司董事長謝明亮說,全省用電量的60%依靠火電,98%火電用煤要從外省購入。謝明亮還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華中電網最大電力缺口在1000萬千瓦左右,湖北最大電力缺口在230萬千瓦以上。預計2015年,湖北省最大電力缺口約1000萬千瓦,保證電力供應的壓力很大。
“湖北有爭取三峽電量的客觀需求。”上述發改委人士表示,而三峽大壩建在湖北,為其建設,湖北也“犧牲”很多,因此,湖北有爭取更多三峽電量的資格。近幾年來,湖北多次向國家發改委申請,希望能加大三峽電站的分配份額,地下電站的發電量也是一直在爭取的對象。
三峽地下電站是屬于新增電力,三峽集團內部人士指出,2001年制定的三峽電站發電量并不包括這部分電力,因此,新增電力成為包括湖北、重慶在內的諸多省份爭取的“香餑餑”。然而,目前,對于這部分電力到底配給給誰,最終還是要由國家發改委決定,三峽集團和長江電力配合執行。
不穩定的電量
若三峽地下電站的電量如數全部供給湖北,湖北在高峰期的用電荒將能得到大幅緩解。然而,橫亙在這一計劃面前的另一現實是,三峽地下電站的電量并不穩定。
根據公開的設計方案,地下電站6臺機組全部投運后,三峽電站可增加年均發電量35.11億度,水量利用系數由92%提高到97%以上。三峽地下電站設計的主要功能體現在汛期發電、電網調峰、檢修與事故備用、環境效益等四個方面。
“假若碰到枯水期,或者長江汛期的水量達不到預期設計的發電條件,當年地下電站可能"產出"銳減,湖北借此緩解用電荒的計劃恐難實現。”一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事實上,這一不穩定曾給長江電力收購三峽地下電站帶來一些麻煩。當時的長江電力的收購公告顯示,公司將花費120億元,從控股股東三峽集團中收購該資產,受益期為44年。但令人意外的是,這項投資每年創造的凈利潤僅為96萬元。業內按此計算,這意味著長江電力可能在受益期內只能收回一半左右的投資成本。
“地下電站的投資收益,其實更多的表現在理順與控股股東的關系。”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收購三峽地下電站是對2009年整體上市承諾的履行,也是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后續工作。完成地下電站收購后,公司能徹底解決目前三峽發電資產分置的問題,有利于規避與三峽集團在水力發電業務領域的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而從長遠投資效益來看,若未來實行峰谷電價,可增厚公司業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