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是當今世界電力系統發展變革的最新動向,被認為是21世紀電力系統的重大科技創新和發展趨勢。2009年5月,我國國家電網公司首次向社會公布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國家電網分階段穩步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其中2009年~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2011年~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2016年~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當前,我國智能電網發展阻力何在?如何推進智能電網的發展?在日前舉行的“智能電網發展與監管――中國、美國和德國的經驗”專家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應該進一步合理制定電價機制,進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電網接納能力是阻礙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巡視員高廣生認為,當前,我國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非常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潛力非常大,但是,電網的接納能力障礙成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障礙。由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和不連續的特點,當風電、光電所占并網發電超過一定比例以后,將對局部電網產生明顯沖擊,將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這是目前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問題。
目前我國80%的裝機是火電機組,其中,有96%以上的機組屬于燃煤電廠。因此,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減排效果會非常好。一組數據可以表明事實的趨勢,“十一五”期間,我國風電上網裝機由127萬千瓦增加到3100萬千瓦,增長了24倍;光伏發電上網裝機由7萬千瓦增加到80萬千瓦,增加了12倍。
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的增長遠遠高于上網接納的速度。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及核電等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其中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
高廣生認為,當前,國內可再生能源發展仍然面臨著并網和儲能等一系列中間環節的問題,應該進一步合理制定電價機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電價上體現對能源的保護和資源利用。
歐洲智能電網的發展
近年來,歐洲各國結合各自的科技優勢和電力發展特點,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智能電網研究和試點項目,英法德等國家著重發展泛歐洲電網互聯。
2006年,歐盟理事會能源綠皮書《歐洲可持續的、競爭的和安全的電能策略》明確指出,歐洲已經進入新能源時代,智能電網技術是保證電能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發展方向。保證供電的持續性、競爭性和安全性是歐洲能源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也是歐洲電力市場和電網必須面對的新挑戰。未來整個歐洲的電網必須向用戶提供高度可靠、經濟有效的電能,并充分開發利用大型集中發電機和小型分布式電源。
目前,歐盟多個國家都在加快推動智能電網的應用和變革。與美國不同,歐洲智能電網主要側重于清潔能源的利用,特別是將大西洋的海上風電、歐洲南部和北非的太陽能電融入歐洲電網。同時,歐洲電網還將接入大量分布式微型發電裝置――住宅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家用燃氣熱電聯產裝置等,以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集成性跳躍式發展。據測算,如果歐洲1.83億用戶全部接入智能電網,可以降低12%的電力消耗(18GW)。
發展面臨多方面挑戰
中國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曉莉表示,中國電力需求呈“先快后穩”的走勢,在目前狀況下要做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與此同時,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在政策、標準、投資、技術等多個方面也都面臨挑戰。
面對可再生能源并網和儲能等問題,走在前面的德國和美國開始關注的是智能家居和智能電表這些終端用戶,以便對相關光伏、風電進行更為靈活的應用和處理。現在的問題是,擁有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面臨并網儲能難題,導致這些電不能被廣泛應用。黃曉莉認為,要讓立法、監管合作推動智能電網的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從用戶端考慮可再生能源的上網問題。來自德國的專家介紹了德國以市場為導向,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設想。來自美國的代表表示,美國未來將發掘電力部門的創新潛力,并通過與用戶互動,完成智能電網的優化。
來源:中國建設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