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宏觀數據低迷穩增長政策出臺預期漸強。
國家能源局14日公布,7月我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從6月的3.3%回落至3%。工業用電增速的回落反映出當前工業未見好轉的現狀。與此同時,進出口、投資、消費等多個已公布的7月宏觀經濟指標均表現低迷。專家綜合分析認為,當前穩增長的任務仍然較為艱巨,穩增長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
低谷工業用電增速降至3%
數據顯示,7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4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略高于6月份的4.3%,但遠低于去年同期13.94%的增速。從用電量結構來看,除第一產業用電量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繼續維持增長之外,其它數據均有所回落,其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回落幅度分別達到0.8%和0.2%,這也將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從6月份的3.3%拉低到了7月份的3%。
“7月用電量增速的略微增長,主要是受益于夏季城市居民用電增長。但由于今年時常下雨,氣溫不高,用電比往年要少,這從城鄉居民用電9.11%的同比增速上就可以看出來,按照正常情況城鄉居民用電增長至少在兩位數以上。當然,用電量更多還是和經濟尤其是工業有關,工業用電比重占到70%到72%,7月工業還是沒有好轉,外貿也不景氣,這從工業用電增速的回落上可以看出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業用電支持力度的不足可以從日前國家電監會發布的用電量排名上得到進一步印證。數據顯示,7月用電量位列前五的依次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京津唐,而這些省市都是經濟發達地區,而非傳統工業密集地區。
據歐陽昌裕介紹,6月全國用電負增長的上海、吉林、河南、浙江四地中,除吉林外,其它三地在7月的用電量增速已經由負轉正。新疆、甘肅、云南、海南等省、自治區更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新疆7月的用電增速接近25%,這與西部大開發下的投資拉動和高耗能行業向西部轉移不無關系。
不容忽視的是,7月重慶、吉林、河北、天津的全社會用電出現了負增長,增速分別為-5.4%、-3%、-1.6%和-0.7%。“6月用電負增長的省市,除了吉林是-3%,上海、浙江、河南都不到-1%,比較容易轉為正數,而重慶等四地負增長幅度要更大,主要是由于大工業增速的下降。”歐陽昌裕解釋說。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也認為,用電量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未見起色,而且稅收政策、結構調整政策等很多政策都還沒有完全到位,預計在低谷徘徊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
乏力多個宏觀數據低迷
除了工業用電數據之外,7月已經公布的多項宏觀經濟數據也普遍表現低迷。尤其是進出口數據更是雙雙大幅低于預期。海關發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7月當月我國出口總額同比僅增長1%,分別比5月和6月的增幅回落14%和10%,為6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春節因素,已經為2009年12月以來的新低。進口方面則延續6月降勢,從6.3%降至4.7%,為近3個月來最低。業內普遍研判未來數月我國外貿仍難言樂觀。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表示,7月的出口顯示出外部需求非常疲弱并且有進一步下降的風險。歐債危機的影響很大,無論是從持續的時間還是擴散的范圍來看,其影響都超過了此前的預期,而我國對日本和美國的出口也出現了乏力的跡象。宋泓指出,雖然有單月波動的因素,但是7月外貿數據也反映出下半年外貿形勢仍存不確定性。綜合來看,下半年外貿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當前外貿面臨“三座大山”的挑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指出,一是外需嚴重不足。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遲遲不見明顯回暖,美國增長乏力,歐盟持續萎縮,日本繼續低迷,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同樣不樂觀。全球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需求減少;二是國內成本過快上升,影響了部分企業部分商品出口的競爭力;三是貿易摩擦增多與貿易風險加大并存,使得貿易環境日益嚴峻。
經濟增長的另外兩駕馬車———投資和消費的情況也不樂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上漲20.4%,與1月至6月的增速持平,低于市場預期。零售額增速也有所放緩,7月零售額同比增長13.1%,創下2011年3月以來的17個月新低。
“實際消費增速已有連續3個月的小幅度反彈,但消費毫無疑問仍處于低迷期。”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表示,根本原因是需求持續不振對就業已經形成不利影響,這勢必成為消費的掣肘。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中國7月各項實體經濟指標均低于市場預期。鋼鐵、水泥以及原油的產量仍在低位徘徊。從投資增速來看,鐵路投資仍然為大幅負增長,而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也從上月的-7.1%進一步下滑至本月的-9.8%。在消費領域,家電及汽車的銷量依舊表現不佳。如果未來兩個月的數據仍保持目前的疲態,那么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可能再度低于8%。
預期穩增長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
從7月各項指標來看,穩增長的任務仍然較為艱巨,市場預期穩增長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
“7月數據顯示通脹走低,經濟下行趨穩但是企穩的基礎尚不穩固,穩增長仍將是近期的重中之重。CPI有望在三季度保持低位,這為繼續寬松穩增長創造了空間。預計三季度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有望雙降。然而此輪調控中應更加注重運用財政政策工具,特別是減稅以及在民生領域的支出,這有利于將短期穩增長與長期調結構的目標結合起來。而上半年財政仍然實現9900多億元的盈余,財政放松的力度可以再加大。”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君瑋說。
劉利剛也認為近期有可能再次降準降息。他說,整體來看,如果未來兩個月的數據仍保持目前的疲態,那么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可能再度低于8%。我們認為,央行將很快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另外,由于降準預期的廣泛存在,市場利率也存在著一定的下行可能。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則強調應該進一步減稅。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這對短期內保持經濟穩定非常有意義,尤其是“加大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這一條。
蔡志洲說,今年以來國家統計局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持續負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的上漲。本輪物價上漲具有明顯的成本推動特征,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一定會導致企業同時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雙方面的擠壓,所以利潤下降不可避免。而且由于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很難在短期消除,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預計工業企業利潤都將處于較低水平,甚至再次出現負增長。要幫助企業渡過經營難關,關鍵還是要推動結構性減稅工作的展開。多年來中國稅收增長速度一直快于經濟增速,營業稅和消費稅漲幅更是偏大。營業稅和消費稅主要由企業負擔,減稅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維持經營利潤。
但是蔡志洲也強調,上述做法的效果大多是短期的,從中長期看,還要進一步加速體制改革。如果不轉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及時地把以粗放擴張為主的經濟增長轉變為以技術進步推動的經濟增長,不及時地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總量失衡和結構失衡,在目前的總量規模以及經濟結構上,中國就有可能像那些曾經進入過“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些國家一樣,經濟增長出現徘徊。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國時間效率的繼續提升要以要素效率的提升為杠桿,而實現要素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就是以深化的市場化改革帶動的體制創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